534
搜狐
再傳同業存單納入考核 47家銀行或突破監管紅線
近日,同業存單納入同業負債管理,並接受同業負債不超過總負債三分之一考核的時點又有新版本。有消息稱,中國人民銀行已經陸續開始窗口指導5000億元規模以上銀行,2018年9月後同業存單將納入同業負債進行考核。
不過這次,業內反應相當平淡,甚至有人士表示,由於相比此前業內普遍傳言的2018年初納入同業負債管理時間延後了不少,對行業算是利好。
事實上,同業存單市場度過了一段納入同業負債管理傳言的焦慮期之後,近期再次迎來快速增長。6月以來商業銀行同業存單合計發行20054億元,較5月份的12317億元環比大幅增加7737億元,增長62.82%。今年上半年商業銀行同業存單合計發行95089億元,較2016年上半年的60484億元增加34605億元,增長57.21%。
一位同業存單發行量排在前列的股份製銀行人士則告訴記者,同業存單納入同業負債管理傳言已久,但並沒有看到實質性監管動作,該行的同業存單業務一直在正常開展。
不過,興業證券對250家銀行的同業負債結果統計顯示,將同業存單納入同業負債管理後,城商行及股份製銀行同業負債將達到三分之一的監管紅線,一旦監管部門來真的,這部分銀行則會麵臨較大的轉型壓力。
47家銀行突破監管紅線
興業證券的匡算結果顯示,從總體上看,銀行業全行業(250家銀行機構)同業存單納入同業負債後,距離1/3的上限較遠。截至2016年12月末,銀行負債總規模約為169萬億元,同業負債占比為15.87%,加上同業存單約6萬億元存量後,占比也僅為19.42%,仍大幅低於監管要求。
但是由於同業存單本身就是一種銀行主動負債的工具,發行過程也是資金緊張的中小銀行通過同業市場向資金成本較低、資金寬裕的大型銀行融入資金的過程,所以對銀行業的結構性影響比較明顯。
興業證券研究院何津津對本報記者表示,根據他們的匡算,是否將同業存單納入統計對五大行和郵儲幾乎沒有影響,目前城商行的同業負債占比最接近監管上限 1/3,其次為股份製銀行,再者是農商行和外資行。相對於大行來說,城商行更加依賴同業存單進行主動負債,如果將同業存單納入統計,城商行的同業負債占比將由21.42%提升至31.13%。
更加詳細的數據則顯示,一些同業業務比較激進的銀行則麵臨同業負債超標的壓力。在興業證券統計的250家銀行中,如果不將同業存單納入統計共有11家銀行突破1/3 的紅線。
如果將同業存單納入,將有47家銀行突破監管紅線,其中30家城商行、13家農商行、2家股份製銀行和2家外資行;此外還有20多家會處於30%以上,接近 1/3的邊緣,其中包括6家股份製銀行、16家城商行和 5家農商行。
華泰證券研究報告則顯示,在有可查數據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中,如果不將同業存單納入統計,有2家農商行和1家城商行已經突破了1/3的限製(共3家)。如果將同業存單納入,將有3家股份製銀行、5家城商行、3家農商行突破1/3的限製(共11家),此外還有11家會處於30%以上,接近1/3的邊緣,包括2家股份製銀行、8家城商行和1家農商行。
華創證券首席宏觀研究院李超表示,同業存單納入後,個別銀行風險不容低估,除了可能突破監管紅線的機構數明顯增多,可能還會涉及部分股份製銀行。事實上,由於興業證券采用的是各銀行2016年年報的數據,在上半年同業存單同比大幅增長的背景下,有理由相信上述數據可能有所上升。
城商行、農商行麵臨壓力
同業存單總體風險不大,結構性風險存在的背景下,監管部門給出明確信號涉及企業自覺調整或許是一個皆大歡喜的路徑。近日傳出的2018年9月將同業存單納入考核的時點則有這樣的苗頭。
有消息顯示, 5000億元規模以上銀行在明年9月後將同業存單納入同業負債進行考核。在未來一年多的時間裏,銀行層麵將麵臨縮減同業存單發行規模,擴大吸儲,從而補充流動性的局麵。
李超的測算則顯示,如果將同業存單納入統計,可能會引發同業負債2萬億-3萬億的規模縮減,負債端的收縮必然會導致資產端的收縮,且同業存單籌集資金後,可能伴隨加杠杆行為,一旦開始拆解杠杆的過程,也會麵臨資產端的拋售。
他認為,目前銀監會出台的“三套利”等監管文件,商業銀行主要是自查整改,同時銀監會也會先摸底,自查整改階段後,同業存單納入同業負債概率較大。如果商業銀行不進行必要的調整,很可能麵臨更加嚴厲的措施包括罰金、處罰高管、停止準入審批(如高管資格、分支機構設立、牌照申請等)等。
何津津則表示,今年4、5月間,同業存單收益率出現明顯上行、發行量明顯下滑,淨融資額連續6周為負,但是從內部結構來看,發行量的壓縮主要體現在股份製銀行,這說明當負債端壓力較大、同時想要“留足子彈”應對流動性跨季備付需求之時,城商行與農商行負債端壓力更大,對於同業存單的依賴度更高,如果新規出台,該類機構負債調整轉型壓力更大。
社科院銀行業研究室主任曾剛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如果央行將同業存單納入同業負債進行MPA考核,超過比例的銀行可能會麵臨縮減同業的壓力,至少同業存單對應的資產將麵臨縮表。
不過,他認為央行不會對存量部分的同業存單推行比較嚴格的縮減措施,畢竟央行監管的目的是要在去杠杆過程中維持市場的穩定,而強行壓縮同業存單則可能造成相關銀行的壓力。
(原標題:再傳同業存單納入考核 47家銀行或突破監管紅線)
最後更新:2017-07-15 07:4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