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
搜狐
重磅!阿裏巴巴今日召開史上規模最大的年會 訂7000多個房間才住得下
今天,距離1999年馬雲和蔡崇信在香港宣布阿裏巴巴成立的發布會,已經一晃過去了18年。
阿裏巴巴在這18年裏,已經從18個人的團隊發展到在全球擁有6萬多員工的巨無霸公司。在今天的年會上,這6萬多員工中有4萬名都要“回家”參加,其中包括來自21個國家的800多位外籍員工,是名副其實的“多國部隊”。據稱,本來參加年會的人數要更多,但受限於杭州黃龍體育中心的場地,才以抽簽的方式選中了4萬人參加。
4萬人次的接待量是什麼概念?根據相關報道,為了接待這4萬員工,後勤準備中包含了1700車次的大巴,平均每天超7000多間的酒店房間,100多班次的全球各航空公司的航班,6.7萬件T恤,12萬瓶礦泉水……
身為互聯網巨頭的阿裏巴巴,又怎會讓年會沒有互聯網精神?
住宿上,阿裏巴巴的員工們自發提倡共享住房,邀請外地來杭的同學年會期間入住,阿裏的部分高管也加入了該行動。電子化行程也被貫徹,除去少量麵向家屬和來賓實在不得已的紙質票外,阿裏員工全部使用34000張電子票。大會現場也將充滿科技感:年會現場每人都將配備一支手環,這4萬多隻手環采用阿裏自主研發的物聯網技術,可以達到毫秒級精度的響應量級,獨立接收和執行命令。
年會無論是從人數,還是從配置和理念上,都體現出了阿裏在互聯網界的巨頭地位。
互聯網“航母”養成記
那麼,阿裏這艘互聯網“航母”是如何打造的呢?
這首先是業務擴張的結果。從單純的電商網站,到推出餘額寶打進金融業務,再到成為一家數據平台,把支付寶打造成眾多業務的流量入口,業務規模的擴張必然為企業以事業部的形式橫向鋪開提供契機。
阿裏的擴張有個重要特點:除了在業務上已經有前期積累的部門有一部分是通過自建之外,更重要的渠道則是通過對第三方公司的投資甚至是收購。據統計,阿裏資本合計投資了超過210家公司,其投資在2015年的時候達到了頂峰,為67家;2016年則結束了勐增的勢頭,僅投資了52家公司。不斷投資的結果,是阿裏所對接的場景越來越豐富,所能為場景服務提供的技術支撐越來越堅實。
數據顯示,阿裏資本的布局當中,在企業服務、文化娛樂和電子商務投資最多,分別占比18.85%、14.66%、13.61%。截至2017年2月份,阿裏資本在文化娛樂、金融領域、電子商務這三個方向砸下重金,分別高達300億、269億、223億。而在投資的輪次中,阿裏資本投資最多的項目是在A輪(20.89%)、戰略融資(16%)、B輪(14.67%),並購占比高達11.56%。
可見,即便是在阿裏已經有很多積累的電商領域,阿裏依然進行了大量投資布局;且投資的公司多處於早期階段(A、B輪),需要阿裏在業務上予以對接以幫助其更好地發展,並購業務更是讓阿裏直接地參與到了並購企業的決策甚至經營之中。業務結構不斷複雜化不能不對阿裏的規模形成一種刺激。
鋪開海外市場也是造成阿裏規模一路攀升的原因。
2016年阿裏以10億美元的高價,買下東南亞最大電商Lazada,創下阿裏巴巴海外投資的單筆記錄。在非電商領域阿裏同樣毫不手軟:金融上,2016年螞蟻金服對印度版支付寶Paytm進行了投資;雲服務領域,阿裏雲通過在新加坡、中東等地建立數據中心的方式與亞馬遜雲服務(AWS)、GCE等雲計算巨頭在全世界範圍內競爭;在大IP戰略上,冠名了世俱杯這樣的全球化賽事。海外市場的開拓也讓阿裏的規模飛速增長。
未來之路:收縮?繼續買買買?
規模過大的隱憂在於,當維持這一業務體量帶來邊際成本遞增時,規模效應很可能會被不斷增長的成本蠶食掉,也有可能影響業務的專注程度從而麵臨主營業務上遭遇競爭對手“狙擊”的風險。更為可怕的是,等某一天這種影響體現在財表上的時候,卻發現已經尾大不掉。比如通用汽車就遭遇過這種從過度擴張到重組轉型的過程,剝離掉了貸款租賃、房地產等業務。
但互聯網行業又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是網絡效應導致的“贏者通吃”局麵刺激著企業不斷擴張、力拔頭籌。再者,互聯網行業中流量的意義更為重要,有了流量的串聯和導入,各業務的協同度更高,這也將規模效應的邊界進一步外推。互聯網行業的有效規模,極有可能比傳統行業要更大。
但由於互聯網行業仍在成長階段,不少商業模式還未實現盈利,因而受經濟周期交替,尤其是資本市場環境變化的影響較大。比如在2015年的“資本寒冬”裏,阿裏巴巴在這一年達到了投資數量的頂峰後,也開始反思自己的做法,直接的後果就是馬雲決心限製員工規模。
這一次大幅度的收縮就是2015年阿裏巴巴的停招。當時的員工數量已經達到3.4萬名,馬雲當時在網上的講話中向阿裏巴巴員工表示:“……把我們的隊形整一下,我認為三萬多人已經足夠了。”,微博上更是以決絕的語氣強調“今年我們整個集團的員工數不會增加一個人”。
而現在,員工數量已經達到6萬,相當於在2015年的基礎上增加了47%左右,可見阿裏並沒在“停招”之後真正放慢擴張速度。那麼,阿裏離一定要控製規模的關頭到底有多遠?
這個問題並沒有答案。互聯網時代下,風口和突破性技術層出不窮,阿裏不去並購,競爭對手就會搶占先機。在數據和金融服務上有著騰訊的競爭,在電商服務上有著京東的死追不放,阿裏在近期要收縮規模顯然缺乏條件。
目前可以關心的近在眼前的問題是,馬雲在這次規模空前的年會上,到底會表演什麼節目?
最後更新:2017-09-10 22: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