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0 返回首頁    go 搜狐


中國證券報:完善製度 根治A股“退市難” 頑疾

新都酒店近日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深交所作出的終止公司上市的決定,引發市場對退市製度的討論。

《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製度的若幹意見》於2014年10月發布,被稱為“史上最嚴退市新規”。這一製度實施以來,退市股票的數量有所增加,但整體退市率仍較低。

退市率低的原因並非A股上市公司優於其他市場的公司,而是“退市難”。一些本應退市的上市公司借助各種手段規避退市的命運。例如,通過變賣資產、資產重組、“報表重組”等方式實現盈利。有的公司通過會計手段,財務報表在連續兩年巨虧後實現第三年盈利,從而規避退市。

這些情況的存在導致A股在很大程度上被視為“隻進不出”。部分投資者對“垃圾股”有炒作預期,間接造成“退市難”。此外,上市公司退市還牽涉地方政府、債權人等多方利益。

強化剛性退市是完善退市製度的關鍵。剛性退市要求嚴格信息披露,杜絕人情後門,做到程序性退市,應退必退。例如,出於地方經濟發展、稅收收入以及名譽等考慮,地方政府希望推動當地明星企業上市,不願看到當地上市公司退市。應改變行政力量對資本市場“入口”、“出口”的幹擾。

同時,應確定全方位、多元化的強製退市標準。

目前A股強製退市製度中的數量化標準較寬鬆,指標單一。例如,對於“連續虧損三年”的規定,上市公司可以通過盈餘管理來規避,“虧兩年賺一年”。對此,可以通過引入多元化的交易指標、財務指標對上市公司進行多維度全方位考察,杜絕打擦邊球蒙混過關的情形。一個有效的強製退市製度應強化交易指標,明確財務指標,細化退市程序,並給予觸及強製退市標準的公司整治和重新達到標準的機會,同時嚴懲存在欺詐行為的上市公司。此外,退市標準應具體、明確,具備多樣性和操作性,退市程序兼顧效率和節奏,注重公平性和靈活性,提升退市製度的有效性。

應建立退市賠償機製,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退市製度的設計和完善應向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傾斜。對於因上市公司違規等原因造成的退市,應建立投資者賠償機製。

作為資本市場一項重要的基礎性製度,退市製度不僅能使資本市場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而且有利於提高上市公司整體質量,從源頭上保護中小投資者切身利益。隻有不斷完善退市製度,才能真正解決退市率低、“退市難”等問題,退市製度改革紅利才能惠及股市。

(原標題:完善製度 根治“退市難”)

最後更新:2017-09-26 02:47:47

  上一篇:go 美油大幅收漲
  下一篇:go 79隻個股股價逆市創曆史新高 水井坊等9隻個股有望再漲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