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62 返回首頁    go 搜狐


不動產登記製度將無死角 紙質信息年底前移交係統

被視為牽涉多方利益的不動產統一登記製度的推進工作,其進展恐怕要遠遠高於外界對其的預期:截至目前,全國所有市縣的不動產登記工作均已接入全國不動產信息登記平台,相比於工作計劃製定的時間表,這一目標已經提前完成。

接下來,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下稱“住建部”)正在為消滅不動產統一登記製度最後的“信息死角”而努力。住建部已經要求地方住房和城鄉建設係統,在2017年底之前完成所有紙質房屋產權登記信息向不動產統一登記平台的複製和移交工作。

紙質房屋產權登記信息,被稱為不動產統一登記製度最後的“信息死角”。完成複製移交之後,任何產權人名下的房屋信息,將全部都在不動產統一登記信息平台上出現,這對於規範保護產權人利益、提高房屋產權管理效率,甚至對地方執行限購政策等,都將產生影響。

年底之前

“有很多房屋產權的登記信息,時間比較早的,都是以紙卡的形式登記存在的,在統一不動產登記信息的時候,我們也比較頭疼這個問題,解決起來需要時間。”9月27日,一位地方不動產登記職能部門的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

不動產統一登記製度是中國內地實施的一項基礎信息服務製度。不動產統一登記製度擁有統一信息登記平台和後台數據庫,按照相關規定,土地使用權、房屋產權、林權、草場、海域等產權信息,都納入不動產統一登記範疇,從而實現統一登記。

自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住建、海洋、林業、農業等部門,相繼向不動產統一登記平台移交或接入了本部門主管範圍內的不動產產權登記信息。但是,始終未能有效解決的,就是以紙質登記形式存在的房屋產權信息。這些信息一般在地方層麵掌握在房屋住建職能部門手中。

多位地方住房和城鄉建設係統職能部門的人士均向記者證實,住建部已經明確通知係統內的地方職能部門,必須在2017年12月31日之前,解決紙質登記的房屋產權信息的問題。“下了死命令,年底前必須完成。”一位地方住建係統職能部門人士向記者表示。

實際上,這項工作一直在進展之中,隻不過速度相對較慢。記者了解到,地方職能部門采用的方式基本上是移交一批、複製一批。

“因為工作量比較大,所以之前的進度較慢,現在我們已經增加了人力配置和設備資源,按照現在的工作進度,在年底前基本可以完成中央主管部門布置的有關任務,我們市裏麵的領導也非常重視這件事情。”前述地方住建職能部門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最後“死角”

在住建係統和國土係統內部,紙質登記的房屋產權信息,一直是一個頗為令人頭疼的問題。由於前一階段不動產統一登記信息平台主要是以接入的方式對接房屋產權信息,這種方式之下,能夠高效接入不動產統一登記信息平台的,都是本身即以信息化方式存在於房屋產權登記係統中的不動產產權登記信息。

正因如此,以紙質形式存在的房屋產權登記信息,在係統內部被稱為最後的的“信息死角”。海權、林地、草場等不動產登記信息,雖然也有紙質登記的情況存在,但是,相較於房屋信息,總量數量不大,通過過去一年多的補登、補錄等,已經基本完成了信息化覆蓋和移交接入。因此,紙質房屋產權登記信息,就成為了最後的“信息死角”。

“很多私產平房都是紙質登記產權信息的。”一位市級不動產登記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現在采用的方式是房產證換發不動產權證的過程中,完成紙質信息的電子化錄入。但是,由於不動產不實施“總登記”製度,即換發不動產權證是非強製性的,所以,如果僅以這種方式實施,工作進展進度相對較慢。

記者了解到,除了私產平房外,還包括一部分房改房的產權信息,是以紙質形式存在。所謂房改房,即是以已購公房為主,1998年,全麵房改實施,通過折算工齡等方式,單位職工通過自行購買方式,獲得公房產權。在不少城市,這部分房屋的產權登記信息,由於年代較為久遠,一般以紙質信息的形式存在。

“商品房基本不存在這方麵的問題,尤其是開始全麵實施網簽製度之後的商品住房,即便是有一小部分商品房市場化初期的住房,還以紙質登記產權信息的方式存在,因為年代比較近,信息化的問題,解決起來也比較快,現在基本不存在問題。”前述地方住建係統人士告訴記者。

(原標題:不動產統一登記製度和係統將無死角 紙質登記房屋信息年底前全部複製移交不動產登記係統)

最後更新:2017-10-07 08:33:10

  上一篇:go 反洗錢與反恐怖融資並列 打擊國際逃稅已成重要支點
  下一篇:go 央企混改大戲正輪番上演 三桶油混改:誰將成為下一個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