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13 返回首頁    go 搜狐


證券行業下半年預計將迎來一大波新規!

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將於7月14日在北京召開,作為中國金融界最高規格的會議,將對下一階段重大金融改革問題進行定調。

國泰君安證券發布報告認為,前三次金融工作會議主要集中化解國有銀行、農信社風險;同時推動金融監管組織架構的改革,從混業走向分業監管模式,形成“一行三會”監管框架。到第四次會議時,工作重心從銀行業拓展到非銀行金融機構。

金融工作會議內容的變化,折射出近些年來中國金融業的廣泛發展和深度變化。

2017年,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也將為證券市場進一步改革指明目標和方向。市場人士預計,證券行業將迎來一大波製度新規,同時,金融會議也將為證券市場的發展撥開重重迷霧,指點方向。

資本市場分量逐次增加

通過梳理此前四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內容發現,資本市場被提及的次數和內容篇幅在不斷上升。

曆次會議提及資本市場的內容:

第一次會議:現代金融體係和金融製度仍處於初建階段,國內金融機構發展方興未艾,會議內容尚未細化到證券市場和證券機構。

第二次會議:證券市場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規範和發展證券市場的方針不會改變。

穩定是發展的基礎。要繼續貫徹“法治、監管、自律、規範”的方針,強化監管、綜合治理、正確引導、循序漸進、穩步發展,逐步使證券市場規範化,不斷提高直接融資比重。要加快培育合格的市場主體,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完善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和內控製度。

要加強和改進證券監管,提高市場信息的真實性和透明度,依法嚴厲打擊造假賬、發布虛假信息、操縱市場和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穩步推進證券市場體係建設。

第三次會議:要構建多層次金融市場體係。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和比重。加強資本市場基礎性製度建設,著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嚴格信息披露製度,加大透明度。加快發展債券市場。擴大企業債券發行規模,大力發展公司債券,完善債券管理體製。第四次會議:會上提出的金融改革任務有多條內容提及證券市場、證券機構。例如,推進股權多元化,切實打破壟斷,放寬準入,鼓勵、引導和規範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服務領域,參與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改製和增資擴股;加強和改進金融監管,切實防範係統性金融風險。證券業要完善市場製度,強化行為監管,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加強資本市場建設,推動金融市場協調發展。促進股票期貨市場穩定健康發展,堅決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建設規範統一的債券市場。

一位券商高管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令我印象最深的是2012年1月舉行的第四次全國金融工作會,會議直接提出,要深化新股發行製度市場化改革,抓緊完善發行、退市和分紅製度,加強股市監管,促進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協調健康發展,提振股市信心。這在以往會議中不曾有過,可以發現,資本市場在金融體係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金融監管均值回歸

2017年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將為資本市場帶來什麼?

“會議重點其實有跡可循。”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教授胡俞越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金融安全、金融監管肯定是重點話題。”

在2017年4月25日政治局第四十次集體學習中,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指出“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維護金融安全,是關係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一件帶有戰略性、根本性的大事。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

為保障金融安全,去年以來,金融監管均值回歸。市場人士一致認為,金融工作會議後,這種態勢也不會改變。

申萬宏源證券發布報告指出,上半年已經頒布了再融資新規,出台“減持十條”,強化信息披露,嚴格執行強製退市,新三板審查力度超市場預期,市場基礎製度逐步完善;金融機構全麵去通道、去杠杆,完善金融機構全麵風險管理製度,確保風險防控耳聰目明。

一位券商業人士指出,引導資本市場回歸主業、服務實體經濟的監管導向已經非常明確。

去年下半年以來,證監會主席劉士餘頻繁出席證監會係統內各自律監管單位會員大會,凡參會必對“高送轉配合減持”、“鐵公雞”、“忽悠式重組”、“清倉式減持”等市場亂象嚴肅批評,同時要求交易所、券商會員做好本職工作,如對投行,就要求回歸本源、專注主業,真正講誠信,做天使。

申萬宏源證券報告預計,2017年下半年資本市場穩中求進的基調不會改變,防控金融風險,確保國家金融安全將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而這個“進”字將重點體現在強化資本市場基礎性功能,新股發行實現常態化但新股發行審核趨嚴;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穩步推進方麵,新三板集合競價和大宗交易製度有望推出,以解決新三板市場流動性難題;資產管理行業實行穿透式監管推動統籌監管進階等。

均值回歸可能是雙向的,創新過頭的緩一緩,監管較嚴的鬆一鬆。

申萬宏源證券李慧勇團隊指出,金融安全是經濟穩定的前提,要通過繼續推進金融去杠杆,降低金融風險,為經濟提供穩定的金融環境。

但是,應注重金融去杠杆的節奏,防止去杠杆過快帶來的金融動蕩及其對實體經濟的衝擊。在金融去杠杆的過程中,監管和政策趨緊帶來了實體融資成本的大幅度上升。貸款平均利率尤其是票據利率大幅飆升,國債收益率和信用債收益率大幅走高均會對實體經濟造成衝擊。

從監管和政策與經濟的動態平衡來講,該團隊預計利率再度大幅走高的概率不大,但在經濟出現顯著下行壓力前,監管和政策仍將保持既定的方向,利率整體也將繼續高位震蕩。預計融資成本對經濟的衝擊在四季度可能會體現得比較明顯,屆時監管和政策的力度可能會稍顯緩和,利率可能會有階段性的下行機會。

國泰君安證券認為,今年以來,金融領域去杠杆取得初步成效,但同時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擔憂與質疑,資本市場短期內存在一定的壓力。本次會議後,金融去杠杆的路徑、力度和節奏預計將更為清晰,不確定性會下降,將有效引導市場預期。

金融股行情可以期待

對於股民來說,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也關乎自己的切身利益。因為金融工作會議之後,A股市場往往出現上漲。

國泰君安證券就通過比較前4次金融工作會議前後A股市場表現發現:不管會議前市場整體表現如何,會議召開後,A股市場通常可以獲得正收益。

興證策略王德倫團隊總結,四次金融會議召開時,股市有三次處在熊市期間。

1997年的第一次會議是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股市整體低迷,震蕩下挫。

2002年的第二次會議召開時,股市處於在2001年-2005年的5年大熊市低迷期間。

2007年的第三次會議召開時,股市處於2006-2007年的大牛市。

2012年第四次會議召開時,股市處在2011年-2014年的4年熊市期間。

該團隊強調,雖然四次會議中有三次是召開於股市低迷階段,但金融工作會議召開在中短期而言會大概率利好股市。除了第一次金融工作會議之外,第二、三、四次金融工作會議召開的當天及之後,股市均出現了上漲。

國泰君安指出,從板塊表現來看,第二次、第三次和第四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後,金融板塊較上證綜指取得了更高回報。同時這種超額收益,隨著交易日的增加更趨顯著,即會後第30個交易日的超額收益較會後第1個交易日更為明顯。這可能反映了市場解讀消化會議對金融業的影響,需要一定時間。

王德倫團隊也指出,金融監管趨嚴或將有利於大金融龍頭。

監管趨嚴下的金融業類似去年轟轟烈烈的周期品供給側改革,過去幾年加杠杆激進的小企業在去杠杆趨勢下業務量將會下降,行業格局優化過程中,穩健的龍頭股有望不斷受益,估值得到提升修複。

在大金融板塊中,該團隊首推大銀行股。

銀行尤其是大型銀行股將取得更好的收益,短期銀行理財規模壓縮對於銀行業整體影響偏負麵,但從基本麵上銀行趨穩,淨息差預期不再繼續下降、不良率在經濟基本麵的複蘇下企穩等當前對於大銀行龍頭的邊際改善更加強;其次,銀行理財等監管趨嚴的情況下,大銀行龍頭相比小銀行資產端更為安全。

該團隊也看好保險、券商股。

保險消費作為一種服務型消費,具備消費升級屬性。當前估值雖有提升但並未超過曆史均值,且上市公司均為行業龍頭,在行業格局優化的環境中有望得到估值溢價。不過,保險經過5月的大幅上漲估值,已有一定回升,券商估值卻仍在均值減1倍標準差的下界附近。在當前市場尋找估值窪地的過程中,券商行業有望出現估值修複。

回顧本輪金融去杠杆過程中,券商監管是最早進行,也是最嚴厲的。從券商幾個主要業務來看,當前監管政策已收縮至相對極限的位置。

國泰君安認為,本次會議有望提升風險偏好、改善流動性,進一步推動龍馬行情擴散切換。

會議後,對監管風險、政策風險的預期將從分歧走向一致,風險偏好或進一步提升,流動性的邊際改善預計將得以延續。以“漂亮50”為代表的龍馬行情將向二線藍籌、中盤藍籌、創藍籌進一步擴散,基於行業景氣度改善的切換邏輯也會有所表現。

(原標題:聚焦全國金融會議 | 證券市場行情與曆次金融工作會議共振,證券行業下半年預計將迎來一大波新規!)

最後更新:2017-07-13 07:29:14

  上一篇:go 上半年化解過剩產能千萬噸 央企打響煤炭鋼鐵去產能攻堅戰
  下一篇:go 互聯網金融發展勢頭強勁安全問題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