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5
搜狐
如果达尔文还在,微信和支付宝就还会因为小程序“掐”起来吗?
有一个地方,人们为了保护鹿的生存,消灭了所有的狼。但是后来由于长时间不再奔跑,这些鹿体质下降,数量不增反降:这就是着名的狼鹿效应。这种案例还有很多,想必学过生物的人都清楚“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概念和意义,一旦有人违背此法则,带给人们的将会是更大的一场灾难。类比到当下的市场经济,也是如此。市场的有效健康发展,也离不开达尔文“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
现下,虽说拥有资本和流量是王道,但当产品回归市场,能否存活还是市场说了算。最近支付宝和微信因为小程序发生的纠葛,实际就是市场作用的体现。当初微信小程序上线2-3个月,无论是市场还是用户都反应平淡,而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在一些第三方企业的尝试下,小程序又“火”了,有市场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更热闹了些。
互联网巨头扎堆“小程序”之争,吃瓜群众也要表示一下存在感,小程序的未来如何?我们来看下由阿拉丁提供的最新小程序使用排名前100的数据显示,前20名基本均为工具类小程序,这些小程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1、使用低频,不定期使用或消费;
排行榜上的小程序大多数拥有使用时间短、频次少、操作快的特点。频次少?你可能有疑问,我们如何定义高频和低频?前20名小程序中,排名第一的出行和数量最多的餐饮与零售,对用户来说是“需要”用到的但不是“想要”用到,需要是一种生活所需,而“想要”是一种情感,对于我“想要”用,“喜欢”用的服务,小程序的入口还没有APP来的方便,真正高频使用的我就下个APP。对于需要的服务,我需要的时候能找到地方使用,不需要的时候,桌面上的一个位置都不想给。那么,我是它的忠实用户吗?
2、是工具,但不是载体
前20名小程序中,有哪一个是没有APP的?
小程序作为连接一切的工具,尤其是连接线下线上的消费场景,这对第三方企业来说,能够获取一定的用户流量,但是小程序毕竟是轻应用,目前来看,它还没办法承载更多的服务和用户运维,想要做好用户留存,企业还需要在APP上多做考量。
3.小程序入口还待优化
微信小程序已经逐渐与微信打通融合,在“发现”里,小程序拥有独立入口,用户使用过的小程序向公众号一样排列显示,没有介绍、标识、评价、排名,用户挑选服务像买瓜挑菜一样随意,注意力被各类小icon瓜分,对于企业来说,如何让用户持续使用小程序是一种考验。对用户来说, 如何通过小程序挑选满意的服务,同样是考验。因为小程序满足的并不是用户的线上方便,而是线下便利。
所以,由此看来,小程序应该是低频使用的短频快类产品的最佳解决方案,能够有效的服务线下体验。受互联网冲击,线下很多实体经济衰退,那有了小程序,它就能活过来吗?不会,因为这是市场的选择。
对于企业来说,小程序锦上添花可以,但是不能作为看重战场,我们还是要把重心放在app端,而不是在小程序上开战甚至有大的投资举动。
关于小程序或app给客户的体验哪个更好,今天暂且不讨论。小程序号称在帮助短频快的企业做连接用户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但是类似于人类进化史的优胜劣汰,市场也需要正常的淘汰机制。一个企业到底是否适合大众,时间和市场会给出判断。虽说app的开发和运维成本很高,但这也是一种健康的筛选门槛,如果企业连原生开发或借助类似APICloud这种高效、低成本的APP开发模式都没法承担,如何能给用户足够的保障和可靠的服务质量呢?那么,如果达尔文还在,微信和支付宝就还会因为小程序“掐”起来吗?
最后更新:2017-08-25 15:5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