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
搜狐
公司債發行有多冷?規模降幅超七成 46隻推遲或發行失敗
“公司債的好日子已經過去了,看看下半年債券市場是否會有所改變吧!”券商提起今年公司債的發行情況,多會這樣感慨到。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截至6月8日,今年以來公司債發行總額為3576.04億元,而2016年同期該數據為12868.36億元,同比下降了72.21%。從公司債發行數量來看,今年以來共發行544隻公司債,比去年同期1362隻減少了818隻。
而這也成為今年信用債各品種中,發行規模下滑最為勐烈的一種。
“今年公司債發行規模大幅縮水主要受政策和市場環境的影響,尤其是監管層收緊了房地產公司和地方平台融資後,對公司債發行打擊很大。”深圳某中型券商債券部相關人士表示。
公司債發行為何縮水?
公司債在2015年放開後,一路高歌勐進。尤其是進入2016年後,公司債發行規模增長速度之快令人瞠目。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2015年券商共承攬公司債1080隻,發行規模達1.02萬億。2016年券商承攬公司債數量增至3148隻,發行規模接近2.8萬億,同比增長1.75倍。去年公司債發行數量一度超過企業債、中票、定向工具等券種,成為第二大信用債品種。
但在公司發行規模井噴式增長之時,諸如風險應對能力未能同步提升、低價競爭等一係列問題開始浮出水麵,監管之風隨之吹向債券融資市場。
進入2017年後,公司債的發行規模隨著整體市場環境的調整,迎來了急劇收縮。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截至6月8日,今年以來公司債發行總額為3576.04億元,同比下降了72.21%。如果與去年全年券商承攬公司債總規模2.78萬億相比,僅占12.89%。
“受監管從嚴和資金麵相對緊張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公司債發行全麵下滑。”北京某大型券商固定收益部總經理表示,目前發債成本不斷提高,導致部分企業放棄了債券融資。尤其是資質相對較好的企業,開始轉向銀行去做貸款。
“高等級債券嫌利率過高不願意發行,而低等級債券想發但又沒人買。”上海某上市券商債券部相關人士稱,四月初實施的“新發中低等級公司債將無質押功能”這一新規也對公司債的發行產生了重要影響。
對於新政策的實施,有業內人士稱,在信用風險頻發情況下,提高質押式回購資格準入標準,既可管控中國結算作為中央對手方的風險,亦符合當前金融防風險的監管思路。但從發行人的角度來說,加大了非優質企業發行公司債的難度。
46隻公司債推遲或發行失敗
華創證券研究所債券分析師周冠南分析稱,受監管從嚴和資金麵相對較緊等因素影響,整個債券市場自2017年以來一直處於調整期。今年以來公司債之所以大幅縮水,一方麵是部分企業主動取消發行,另一方麵也是募集環境較差,企業發行公司債以後募集不滿,甚至發行失敗。
數據顯示,自去年10月以來,公司債的收益率便一路向上,從10月份的3.7%一路上漲至5.3%左右。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債市再現取消發行潮。據統計,截至6月8日,今年以來推遲或發行失敗的公司債多達46隻,涉及發行規模為211.94億元。這其中,有12隻公司債的債券評級達到了AAA級。
去年同期,推遲或發行失敗的公司債有39隻,涉及發行規模204.55億元。

從表格上來看,剔除多券商聯席承銷的推遲或發行失敗的公司債,今年以來中信建投主承的推遲或發行失敗的公司債最多,有9隻;其次是海通證券7隻;暫列第三的是國融證券,有4隻公司債推遲或發行失敗。
僅16家券商公司債發行超10隻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截至6月8日,今年以來75家券商累計承銷公司債3576.04億元,占整個券商承攬債券規模的25.87%。而去年同期公司債發行規模占券商承攬債券發行總規模的58.75%。從這一比例數據上來看,再次看到今年公司債發行規模嚴重縮水。

如上述圖表顯示,今年以來公司債承銷金額過百億的券商隻有8家,去年同期公司債承銷規模過百億的有33家,其中中信建投證券去年同期承攬公司債規模還超過了1700億元。
而今年,中信建投雖然繼續保持領先優勢,但承銷規模僅有285.08億元;緊隨其後的是國泰君安,公司債承攬規模235.5億元;海通證券暫列第三,公司債承攬規模為227.67億元。此外,廣發證券、平安證券、長城證券、開源證券、招商證券公司債承攬規模也在百億以上。
從券商承攬公司債的數量來看,今年以來,公司債發行數量超過10隻的券商有16家。其中,中信建投承攬公司債44隻,排名第一;國泰君安承攬36隻暫列第二位;排名第三的是海通證,承攬32隻。而廣發證券和平安證券承攬公司債數量,分別為29隻和21隻。
其餘,招商證券、開源證券、中山證券、東吳證券、德邦證券、國海證券、光大證券、華泰證券、中信證券、長城證券和中金公司公司債承銷規模在10至20隻之間。
(原標題:公司債發行有多冷?規模降幅超七成,46隻推遲或發行失敗)
最後更新:2017-06-18 01: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