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6
搜狐
廣州白雲蝶貝蕾喊冤:冒用風波幾乎讓公司癱瘓
白雲區蝶貝蕾精細化工有限公司:被傳銷團夥冒名10多年飽受困擾
近日,東北大學畢業生李文星在天津誤入傳銷組織“蝶貝蕾”喪命一事引起輿論熱議,而遠在數千裏之外的廣州白雲區,一家與傳銷組織名稱相似企業——廣州蝶貝蕾精細化工有限公司,也因此成為調查對象。8月4日,白雲區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已組織對廣州蝶貝蕾精細化工有限公司進行了現場核查,暫未發現該公司參與傳銷或為傳銷提供貨源的證據。該公司負責人稱,自2006年起就不斷接到被冒用其公司名義進行傳銷的信息,且已多次公開聲明與“蝶貝蕾傳銷”一事無關。
調查:暫未發現公司參與傳銷證據
據《新京報》報道,記者在李文星屍體被發現的水坑西側百米處,發現疑似傳銷團夥遺留的“傳銷筆記”,其中,記有“蝶貝蕾”產品推薦稿,並提及了“公司合作夥伴是廣州蝶貝蕾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白雲區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已於8月4日組織對廣州蝶貝蕾精細化工有限公司進行了現場核查,暫未發現該公司參與傳銷或為傳銷提供貨源的證據。
執法人員全麵檢查了廣州蝶貝蕾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廠區,核查其產品並調閱生產記錄,顯示該公司現為一化妝品OEM企業,產品均為代加工產品,未見自主品牌產品,所加工產品均能提供加工合同、客戶營業執照。經初步調查,廣州蝶貝蕾精細化工有限公司於2013年接待過天津市公安局北辰分局調查,結論為天津傳銷案與該公司無關。
該公司負責人李冬敏稱,自2006年起就不斷接到被冒用其公司名義進行傳銷的信息,該公司於2010年6月5日曾在廣州日報頭版發布聲明與“蝶貝蕾傳銷”一事無關,並在其公司網站首頁予以聲明。
目前,執法人員對現場檢查情況進行取證,並將對廣州蝶貝蕾精細化工有限公司進一步調查。白雲區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稱,蝶貝蕾傳銷組織是否確實假冒廣州蝶貝蕾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名義需綜合天津警方的調查情況進行認定。
公司:冒用風波幾乎讓公司癱瘓
據了解,廣州蝶貝蕾精細化工有限公司位於白雲區龍歸園夏村。公司官網資料顯示,1999年由中美韓三家大型化妝品公司合資創辦,主要經營化妝品加工代工。
該公司負責人李冬敏告訴記者,公司隻代工生產化妝品,本身並不經營化妝品品牌,也從未生產過蝶貝蕾牌化妝品。說起被冒用,李冬敏表示,第一次知道此事大約在10年前,李冬敏介紹,2006年12月,央視就曾播出節目《瘋狂蝶貝蕾,直擊全國最大傳銷團夥》,隨後,企業馬上向當地工商、公安機關報案,並多次發表聲明,當時,白雲區工商局調查後,作出了“與傳銷無關”的結論。
經過努力,那次風波才平息,公司生產經營恢複正常,接到的投訴也很少。2013年10月,天津北辰公安分局來到廣州蝶貝蕾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內進行調查,我們做了詳細說明。“這次風波讓我們差點遭遇滅頂之災,合作商幾乎全部走光了,企業幾近癱瘓。”
訴苦:合作商退出
招工也更難
“不止是市民,甚至有客戶因為這個名字不再信任我們。”李冬敏介紹,10多年以來,不少化妝品品牌商因不願和“蝶貝蕾”扯上關係,選擇離開。
此外,讓李冬敏更為困惑的是,招工也不好招了。“2013年以來,公司招工都是在網上發招聘啟事,有意求職者在網絡一搜索,當看到網上公司名字和傳銷聯係在一起時,誰還敢來。”無奈之下,李冬敏隻能要求員工在所有對外場合向他人介紹時隻提公司全名,弱化“蝶貝蕾”三個字,盡量消減負麵影響。“希望國家能強力打擊傳銷犯罪行為,還我們企業一個清白!”李冬敏說。
被困擾了10多年,為何不換個名字?李冬敏表示,由於化妝品生產證件和大量客戶包裝已印有廠名,更名要幾年時間才能完成,合作商化妝品包裝材料更換會造成很大損失。“無論是時間成本,還是金錢成本,都太巨大了。”白雲區相關部門表示,目前還未收到關於該企業變更公司名稱的申請。
(原標題:白雲“蝶貝蕾”喊冤:我們與傳銷無關)
最後更新:2017-08-06 11:4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