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94 返回首頁    go 搜狐


打造“直通車” 證監會快速查處造謠傳謠

近年來,資本市場多次出現謠言,導致相關上市公司股票價格異動,有的謠言甚至對整個市場造成影響。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證監會近年來始終實時關注資本市場輿情動態,堅決查處各類編造、傳播市場謠言的行為。證監會稽查部門已與相關職能部門建立謠言快查“直通車”,對嚴重危害市場秩序、嚴重影響投資者信心與預期的編造、傳播虛假信息行為依法嚴懲,涉嫌犯罪的堅決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並全麵關注其中是否存在操縱市場、偽市值管理、利益輸送等行為,紮實貫徹落實“依法監管、全麵監管、從嚴監管”的工作要求,確保資本市場輿論環境持續向好。

謠言破壞市場秩序

“謠言因利而生。資本市場具有高流動性,是利益的聚集之所、轉移之所、變現之所。”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負責人田利輝表示,各國資本市場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謠言、小道消息和臆測之談。謠言會擾亂市場的正常運行,形成利益的錯誤分配,導致資源配置扭曲。謠言的來源往往是利益集團,如上市公司大股東或莊家。嚴查編傳謠言是切實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之舉。

新時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認為,謠言的產生原因很多。從微觀角度看,一些別有用心的市場參與者希望通過謠言拉升或打壓特定的股票價格,從而非法獲得利益;一些媒體希望通過傳播具有爆炸性的消息提升自身的關注度,不去驗證信息來源的可靠性。從宏觀角度看,在市場運行趨勢不明朗的時候,投資者迫切需要一些具有指導性的信息,市場上一些不負責任的言論可能契合部分投資者的心理需求,進而得到迅速而廣泛的傳播。謠言一旦形成,短期內會對相關標的甚至全市場產生衝擊,扭曲價格形成機製。如果謠言長期泛濫,將破壞市場秩序和投資者信心。

川財證券研究所所長陳靂認為,謠言不僅擾亂了資本市場的正常運行,並且如果長此以往,市場將把謠言納入價格考量體係,從而加大市場的投機性,擾亂正常交易,容易引發係統性金融風險。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認為,資本市場的謠言嚴重損害投資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公平投資權,損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製度的公信力,造謠、信謠的人越多,相信信息披露製度的人就越少。從宏觀上看,謠言破壞資本市場公開、公平、公正的秩序,破壞投資人和券商之間、投資者與上市公司之間、基金公司與上市公司之間的交易秩序以及上市公司之間、券商之間的競爭秩序。

嚴厲打擊造謠傳謠

嚴厲打擊編造、傳播證券期貨虛假信息的違法犯罪行為,貫徹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監管理念,一直是各國證券期貨監管機構的監管執法重點。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國內資本市場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案件呈現出違法主體大眾化、編造手法多樣化、傳播渠道網絡化、危害程度擴大化、行為目的複雜化等特點。在當前全媒體語境下,執法工作麵臨更多挑戰:信息初始來源難以追溯,傳播路徑不易複原,監管部門稽查執法權限與手段凸顯不足,法律規範層麵仍待進一步完善。

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證監會稽查部門已與相關職能部門建立謠言快查“直通車”,未來將進一步加大對證券期貨謠言的監測與線索發現力度,對嚴重危害市場秩序、嚴重影響投資者信心與預期的編造、傳播虛假信息行為依法嚴懲,涉嫌犯罪的堅決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並全麵關注其中是否存在任何操縱市場、偽市值管理、利益輸送等行為,紮實貫徹落實“依法監管、全麵監管、從嚴監管”的工作要求。

陳靂指出,信息的真實、準確、完整、公平是資金合理配置、市場有效運行的基礎之一。在信息傳播渠道尚不規範、甄別成本較高的時期,證監會對資本市場輿論動態進行監管、對情節嚴重的事件進行查處是必須的,隻有使散布不實消息者意識到行為的惡果,才能有效杜絕類似事件重複發生。

“關注資本市場輿情,及時查處編造、傳播謠言的行為,對建立規範的資本市場秩序有重要的意義,是建立成熟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環節。”潘向東表示,從長期來看,抑製資本市場的謠言需要係統性的製度建設。當資本市場更加公開透明、上市公司和機構更加誠實守信、監管部門的執法更加嚴格之時,投資者將更願意相信公開信息,從而自發抵製謠言。

建立預防和懲處機製

“目前信息傳播的渠道多、速度快,謠言對市場秩序和投資者利益影響大,快速有效應對、依法查處編造、傳播謠言的行為,十分必要。”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郭靂認為,預防和懲處資本市場謠言是維護金融市場安全的重要環節,應與對異常交易活動的監控結合,明確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加大對市場參與者教育的力度。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湯欣表示,資本市場要注重信息傳播的基本供給,除保證信息的真實、準確、完整外,應確保及時、易得,平白、易解,同時明確和健全各種相關法律製度。對於蓄意造謠行為,應追究相應法律責任,嚴懲不貸。

關於如何防治和懲處資本市場謠言,劉俊海認為,監管者要實現監管轉型,加大打擊謠言的力度,消除監管盲區、監管漏洞和真空地帶,關鍵是鑄造監管合力,提升監管公信。具體來說,證監會係統要善於與公安機關、網絡主管部門、工商部門等相關部門合作,打造無縫對接、有機銜接、二十四小時全天候、三百六十度全方位、跨市場跨地域跨部門跨產業、信息實時更新、公眾免費查詢的資本市場謠言執法監管合作機製。此外,造謠傳謠的人一定要納入失信黑名單,予以信用製裁。

“繼續加大的懲戒力度,讓造謠的成本大於收益,從而懲前毖後,讓造謠者有所忌憚。同時,在稽查過程中應區別惡意和無意傳謠,區分經常傳謠的職業人士和偶爾議論的‘圍觀群眾’,防止無心之失帶來過嚴懲戒,從而保障執法公正。”田利輝建議,從根本上預防和懲處資本市場謠言,需要在刑法上進一步明確操縱股票交易價格罪的條款,增大對於證券欺詐犯罪的刑事懲戒力度;需要加強投資者教育,使投資者明白編造和傳播謠言的嚴重後果;需要群防群治,借助廣大投資者的民間監督,及時發現並杜絕謠言。

潘向東建議,未來應進一步全麵把控信息的傳播渠道,與主流的信息平台建立合作機製,及時識別、斬斷謠言傳播的鏈條。對一些造成重大市場影響的謠言,應通過合適的主體及時澄清,同時盡快追查、處置謠言來源和相關責任主體,將處置結果公之於眾,對謠言的製造者和惡意傳播者形成震懾。此外,應在製度和實踐上加強對投資者的保護和教育,增強投資者對市場秩序的信心,引導投資者理性參與市場。

陳靂認為,應建立官方辟謠網絡平台,公示相關事項。加大對相關責任人尤其是造謠源頭的處罰力度。除事後懲處外,應建立完整有效的信息傳播渠道也很重要,要兼顧官方信息發布的權威性、及時性和傳播的廣泛性,積極發揮主流新聞媒體強大的輿論影響力,及時正本清源,淨化資本市場信息傳播環境。

(原標題:打造“直通車” 證監會快速查處造謠傳謠)

最後更新:2017-09-29 05:03:10

  上一篇:go 美國銀行股普遍收漲 但盤後走低
  下一篇:go 逾萬家機構6萬億元規模 創投升級中國經濟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