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58 返回首頁    go 搜狐


7月以來產業資本增持超百億 大股東借錢“買買買”!

數據顯示,7月份以來,共有185家上市公司獲得產業資本增持,合計增持參考市值達100.29億元。分析人士指出,產業資本逆勢增持或意味著企業已經到了價值窪地,投資者可以考慮配置獲產業資本增持且有業績支撐的優質藍籌股。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產業資本“趁低吸納”進行戰略布局外,部分大股東為後期資本運作或換取股票流動性,不惜“借錢”增持,目前已有中介機構為大股東提供“增持+市值管理”的服務。但對於增持“自救”或為後續資本運作做高股價的情況,分析人士提醒投資者,應避免成為“接盤俠”,由於增持資金成本較高,增持方一旦達到訴求或會快速套現離場。

就算借錢也要增持

近日,包括中泰化學華聞傳媒、泰豪科技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密集披露增持公告。數據顯示,7月份以來,共有185家上市公司獲得產業資本增持,合計增持股份數量為9.05億股,增持參考市值達100.29億元。

具體來看,7月份以來共有25家上市公司產業資本淨增持市值在1億元以上,39家淨增持市值超過5000萬元。其中,遼寧成大、中泰化學、東方園林龍淨環保等上市公司增持金額居前。

在轟轟烈烈增持潮之下,除了使用自有資金增持外,部分大股東甚至不惜“借錢增持”。“這周我們接到好幾單這樣的業務,大股東想增持,過來找我們想辦法,”一位券商機構業務部負責人透露,“現在提供的方案主要是做信用貸,利率約在10%到15%之間,為了穩妥起見會簽暗保協議,由上市公司兜底。”

“也有上市公司股東過來接觸,想從銀行借。目前銀行借貸利率大概在7%、8%左右,相對券商便宜很多,但額度很緊,普遍放不出去。”某大型銀行投行團隊負責人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近期不少中介公司正積極為上市公司提供增持服務。一位中介機構業務人員告訴記者,可以為無法從市場募集到足夠資金,但有意願增持的大股東提供增持服務,同時全麵參與市值維護,要求“標的沒有退市風險、最近2年盈利”。

上述券商機構業務部負責人解釋道,中介機構收費包括前端和後端,前端指資金借貸利息,利率在6%-8%之間。“前端借貸利率要低於銀行利率,因此這類增持常常配套市值管理,大股東增持完畢後,中介機構找資金把股價抬一抬,雙方再就股票增值部分進行分成,”該負責人表示,“中介機構後端的分成在20%-50%之間,極端情況下,中介甚至會放棄前端收費,直接拿走50%的增值部分。”

抄底?護盤?謀劃資本運作?

各自有心裏的“小九九”

choice數據顯示,獲得增持的185家上市公司中, 7月至今48家股價上漲,135家股價下跌,另有兩家企業停牌。其中,10家跌幅超過20%,38家跌幅超過10%。

分析人士指出,從曆史數據來看,產業資本增持潮的到來往往預示著市場正在構築底部或階段性底部,增持的主要原因是認為股價存在低估,希望借機抄底、趁低吸納,業績良好、股價卻持續受挫的個股更受青睞。

從已發布的2017年中報預告來看,獲增持的上市公司中,有66家上市公司業績預喜或預增,占比達35.67%。增持金額排名前十的上市公司中,目前有7家發布業績預告,其中6家淨利潤預計將較去年同比上升。如東方園林預計2017年1-6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30.00%-60.00%;中泰化學預計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上升351.81%~370.17% .

“除了趁低抄底外,不少增持的上市公司,尤其是借錢增持的企業,出於後期資本運作或換取股票流動性的目的,也有拉高股價的衝動。” 上述大型銀行投行團隊負責人告訴記者。

某股份製券商投行部負責人指出,近段時間上市公司進入了收購的集中期,近期閃崩的個股不乏主業不振的上市公司,目前這些公司收購優質標的、謀求轉型發展的意願強烈。

維持高市值有利於並購,如果以發行股份加支付現金方式收購資產,在市值較高的時點操作一方麵不容易稀釋控股股東的股份,另一方麵標的方也會願意以上市公司股份作為支付對價。

現在股東退出和變現難度加大,股價這樣跌下去,沒有哪個標的方敢用股份作為對價,上市公司需要通過‘增持+市值管理’提振市場信心。

另一券商營業部機構部負責人認為,前期的股權質押存在爆倉危險也會促使公司增持“護盤”。7月17日,滬深兩市遭遇“黑色星期一”,就有三家公司因股權質押觸及平倉線或約定質押率而停牌。而僅7月18日一天就有8家公司發布了補充質押公告。

雖然股權質押率和利率在不斷調整,但相對於其他渠道,股權質押融資成本仍然較低。部分後續有較大股權質押需求的上市公司,或選擇前期先用成本較高的借貸資金將股價抬起來,後擇機進行股權質押。

機遇還是深坑

謹防當“接盤俠”

一位私募機構負責人指出,相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產業資本身處企業內部,往往能夠掌握更多、更準確的公司內部信息,因此其增持往往是市場走勢的領先指標。產業資本逆勢增持或意味著企業已經到了價值窪地,投資者可以考慮配置其中有業績支撐的優質藍籌股。

值得關注的是,獲得增持的個股中,根據披露的增持均價來看,中昌數據羅牛山普洛藥業等多家公司其最新收盤價低於或接近月內實際控製人增持均價。有分析人士指出,獲增持的個股如果跌破了增持價,就意味著增持方的股份已經虧損,後市或有繼續加倉的可能,這類個股存在更多的機會,其中被錯殺的績優股更值得關注。

也有券商分析人士指出,不論是產業資本增持“自救”,還是大股東為後續資本運作做高股價,都不能忽略高成本資金帶來的風險。“當前市場利率非常高,借貸資金的成本也是很高的,如果是通過外部融資來增持,增持方一旦達到自身訴求,很可能會套現,投資者應該小心不成為”接盤俠。

上述私募機構負責人指出,目前看股市持續震蕩格局短期不會較大的變化, 或要經過很長時間徘徊之後,才會見底。如果普通投資者近期要操作,建議還是要尋找價值窪地、市盈率低的藍籌股。

(原標題:7月以來產業資本增持超百億,大股東借錢“買買買”!抄大股東底的機會來了?)

最後更新:2017-07-22 00:38:55

  上一篇:go 證監會核發9家企業IPO批文 籌資總額不超過44億元
  下一篇:go 美股開盤 標普500指數低開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