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5 返回首頁    go 搜狐


機構:值得在創業板中尋得機會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創業板指今日重挫1.87%,創出一年來最大周跌幅,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上證50再創近兩年新高。可以說,“上證50”與“創業板指”越來越呈現此消彼長式的“冰火兩重天”格局。為什麼通常能夠耗費主力更少資金、能夠博得投資者更多眼球的創業板指突然性感不再了呢?創業板中究竟掩埋著多少鮮為人知的地雷呢?

7月14日,上證50指數收盤上揚0.85%,再創近兩年新高;而創業板指則重挫1.87%,且本周下跌幅度達到4.9%,創出一年來最大周跌幅。創業板中,除三聚環保神霧環保溫氏股份等不少公司股價逼近年內新低之外,網宿科技掌趣科技鐵漢生態等創業板大權重紛紛破位閃崩。

藍籌白馬與小盤成長的不停裂變,使A股指數表現越來越像一場“宮鬥劇”。表麵平靜的滬深指數“後宮”之中,“上證50”與“創業板指”越來越呈現此消彼長式的“冰火兩重天”格局。此前性情木訥的“上證50”天生身材豐滿,今年來日益博得聖恩;而此前身材性感妖嬈的“創業板指”卻大失寵愛,甚至被人擔心會否被“打入冷宮”。

回首A股此前的牛市慣例,通常大盤小盤交錯前行,二者卿卿我我,親密無間,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而今年以來,以上證50為代表的白馬藍籌,與以創業板指為代表的小盤成長,卻聚少離多,形同陌路,分崩離析,分道揚鑣。而這也折射出資金從“天平座”到“處女座”的嬗變——此前增量資金不斷入場,你好我好大家好;而今存量資金為王,標的選擇上隻能更雞毛、更挑剔,但也更願從一而終。

當二者攜手而行的時代一去不複返,眼下的我們,究竟應該繼續緊隨一路高歌的藍籌白馬,還是逐步低吸已經從高處墜落的小盤成長呢?

1、並非隻有創業板“很受傷”

當小散分分鍾被碾成齏粉,我們說,創業板指人氣不行,氣人倒是沒問題。

下圖為一年來創業板指數的周線圖。其中,7月14日的創業板指數已經再度逼近前期低點。

為什麼通常能夠耗費主力更少資金、能夠博得投資者更多眼球的創業板指突然性感不再了呢?創業板中究竟掩埋著多少鮮為人知的地雷呢?

首先,“業績為王”的中報時代,創業板公司盈利表現卻隔三差五的讓人失望。

以溫氏股份為例,公司曾在2016年一舉奪下創業板“最賺錢公司”桂冠,並向來被市場視為“創業板藍籌”,但由於豬雞價格齊跌,公司隻得拋出一份業績下降超過7成的中報預告,瞬間點燃了投資者對於創業板公司業績的擔憂。加上“戴維斯雙殺”在創業板中向來容易發威,公司股價的放量下跌,直接帶動了創業板指的順勢而下。

其次,創業板中還藏有一顆重磅炸彈遲遲沒有引爆,那就是樂視網

隨著樂視網事件的持續發酵,市場對於創業板公司的成長安全性有所擔憂。而且投資者普遍擔憂樂視網複牌會給創業板指數帶來更大的衝擊,這也是現在對創業板影響最大的一個因素。

第三,從更深層次來看,除了IPO提速對創業板公司的“直接打擊”之外,一直以來蔓延於創業板公司的“外延式”成長道路越來越臨近“被證偽”階段。

從2013年開始的並購周期將上市地位帶來的四重殼價值發揮的淋漓盡致,殼價值隨並購借殼等高發帶來的正反饋水漲船高,也幫助中小創到2015年上半年迎來估值最頂峰。但從2016年開始,監管態度轉變,脫虛入實背景下監管政策明顯收嚴,並購、再融資和借殼難度均加大。此前,並購並表帶來的業績增長給上市公司帶來諸多好處,資金熱情參與;但是,負反饋周期內,業績高基數、並購難度加大而又必須要繼續往下走下去、收購對象業績不及預期帶來的商譽減值壓力、此前熱情參與其中的各方資金變成了解禁潮、收購後的資產整合需要的時間精力,因此創業板公司股價也不得不麵臨下行壓力。

實際上除了上證50與創業板指數的分化,或者說除了“漂亮50”與“要命3000”的分化,A股市場還發生了許多值得關注的變化——曾經備受市場寵愛的ST個股、次新股和高送轉,在最近的幾個月中集體“遇冷”。

因此,表麵上看到的僅是“創業板指”的失寵,實際上還有ST、殼公司、高送轉、概念股、次新股等一眾嬪妃都沒有能夠敵得過藍籌白馬。而這背後所折射的,是A股投資生態的變遷——這必將是一個重爭王後的新時代。

正如觀合(浙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合夥人王忠波分析指出的,未來可持續成長的優質公司將獲得市場給予的高估值。尤其在資本市場國際化與股票發行市場化持續推進背景下,“藍籌溢價”不僅會推動A股估值體係逐步向成熟市場靠攏,也將引領A股賺錢邏輯真正完成從“投機”向“投資”的轉變。

2、繼續追高還是謹慎低吸?

整體來看,存量資金已經越來越願意選擇低風險甚至無風險的投資模式,因此不少機構也紛紛建議順勢而為。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分析認為,“白馬股”不斷創出新高,績差股及高估值股票出現下跌,表明市場的選股思路是業績為王。

對於短期投資機會,科德投資也認為,“兩低一高”將是主要考慮。

首先,高分紅率。近期以銀行為代表的高分紅率個股受到市場資金的重點關注,較高的分紅率能夠覆蓋個股下跌的風險,這樣的機會對市場來說比較寶貴。

第二,低股價。從以往行情的經驗來看,在指數拉升之後市場往往會進入補漲階段,此時低價股走出一波補漲行情的概率較大,五元以下的低價股尤其值得關注。

第三,低市盈率。市盈率低往往意味著風險較低,在風險偏好較低的市場環境裏麵,低市盈率的個股關注度也會提升。

但有一點變化也非常值得關注。隨著上證50指數的持續走高,開始有越來越多的機構提示風險。錢坤投資便認為,目前的大盤股已經不再便宜。“近來股指的上漲,基本依賴於大盤藍籌股的強勢上行,資金集中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大盤股與中小創的行情繼續向極致前進。但就目前的價格而言,大盤股已經不便宜,不適合追漲。市場走到極致就會有均值回歸的過程出現,績優小盤股的彈性較強,成長性一旦被市場發現會有較大的估值修複空間。”

中銀國際同樣認為已經值得在創業板中尋得機會。根據統計,在已披露中報的創業板公司整體利潤增速由17年1季度的54%回升至66%,中小板增速32%,與17年1季度基本持平。對於創業板而言,對板塊利潤增速貢獻最大的是電子、化工、機械。整體來看,周期確定見頂回落,成長有望趨穩向上,部分錯殺機會值得把握。

存量資金永遠都是“處女座”,他們失之挑剔,卻亦能得之專情。隻是,在白馬藍籌與小盤成長之間,資金博弈將何時切換,目前仍是未知數,讓我們且行且珍惜。

最後更新:2017-07-14 20:53:49

  上一篇:go 樂視網修訂2016年年報多處內容 補充五家關聯方近9000萬壞賬準備
  下一篇:go 樂視網披露中期業績預告:預計虧損超過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