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0 返回首頁    go 搜狐


專家稱粵港澳大灣區企業稅率已具備世界一流灣區競爭力

粵港澳大灣區目前的企業稅率跟其它世界一流灣區比起來已經占據優勢,接下來是如何進一步優化。

9月5日,澳洲會計師公會大中華區分會副會長、稅務委員會主席何耀波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做了如上表述。他說,東京的企業稅是30.86%,美國企業一般需承擔近30%的企業稅,粵港澳大灣區內中國香港的企業稅為16.5%,中國內地的企業稅為25%,相比而言粵港澳大灣區的企業稅是最低的。

7月1日,《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在香港簽署。根據建設時間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建成一流世界級城市群,2030年位居全球灣區榜首,成為全球先進的製造業、創新、國際航運和金融貿易中心。

在何耀波看來,上述四個中心的建成都離不開稅務方麵的支持,但由於粵港澳大灣區內各地發展水平的不均衡,各地政府應根據實際需求對不同企業給予稅務優惠,比如針對當地政府想要鼓勵的行業,或吸引某一類別的企業前來投資,就單獨製定優惠政策。

他同時建議,對於將利潤或股息再投資於在大灣地區運營的企業,或作為資本投資在大灣區內任何地區設立另一企業的投資者,實施利潤再投資的稅收減免。

個稅方麵,珠海橫琴和深圳前海此前都已經出台政策,對於港澳人才給予個稅補貼,降低個稅稅率差對其薪酬的影響。

按照橫琴新區港澳居民個稅差額補貼政策,凡是在橫琴工作的港澳居民,可按規定就11項個人所得申請個稅補貼,補貼額度為在橫琴實際繳納的稅款與按港澳稅法測算的應納稅款的差額。

前海則實施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雙15%”的政策。符合產業優惠目錄的企業,企業所得稅減按15%繳納,同時製定實施前海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認定辦法,通過薪酬、職務等市場化方式認定人才,對境外人才繳納的個稅超過15%的部分給予補貼。

此外,何耀波建議,若采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即PPP)模式或資產證券化(ABS)安排來推動大灣區內的基礎設施建設,可以為引入的社會資本提供稅收減免,包括從項目公司轉移資產而產生的流轉稅和所得稅等。

“政府還應該研究一下,允許投資者在已獲批的灣區基礎設施項目中,申請增值稅進項稅額抵免的可行性。這將有助於減輕項目的現金流量壓力和財務費用,並有助於鼓勵在大灣區開展更多的基礎設施項目。”何耀波說。

最後更新:2017-09-06 13:47:25

  上一篇:go 鄧海清:央行重啟28天逆回購意在嗬護資金麵
  下一篇:go 國土部:雄安新區場地穩定性和工程建設適宜性總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