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97 返回首頁    go 搜狐


銀行存管大考 上線平台不足20%

銀行存管對互金平台而言是一道分水嶺,跨過了海闊天空,跨不過隻能改弦更張。目前,距《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暫行辦法》下發一年整的時間,互金行業銀行存管的上線率不足20%,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狀況,上線銀行存管係統需要哪些條件?

據統計,截止2017年7月,已有47家銀行開展資金存管業務,共有585家正常運營平台宣布與銀行簽訂直接存管協議,約占同期正常運營平台總數量的27.67%,其中有325家正常運營平台與銀行完成直接存管係統對接並上線,占行業正常運營平台總數量的15.37%。信和大金融位列上線平台之列。

這47家銀行中,廣東華興、江西、浙商、新網等銀行包攬了簽約總數的大半,可以看出城商行仍為存管的主力;從地域看,廣東、北京、上海三地簽訂存管的平台最多,分別為159家、152家和91家;由時間上看,325家平台中有189家是在存管指引下發後正式上線存管,占上線總數58.15%。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互金行業銀行存管進程並不理想,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上線存管的平台尚不足20%?究其原因,銀行對於存管平台選擇較為謹慎,實繳資本、股東背景、高管團隊等方麵是考察的重點,無形之中增加了資金存管的門檻,將一些中小平台拒之門外。

以信和大金融為例,在與新網銀行簽訂存管協議之前,新網銀行方麵從股東背景、股權結構、管理團隊、風控體係、交易量、資產狀況、投資人狀況、負麵輿論、係統兼容性、技術團隊力量對信和大金融進行了數論實地盡調,反複審核論證通過後雙方才最終確認合作。

此外,平台係統兼容性、技術團隊力量也是銀行方麵重點考察之一。銀行存管係統對接流程非常繁瑣,數據遷移、係統嵌入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這就對於雙方係統的兼容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技術團隊擁有快速查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信和大金融旗下平台與新網銀行存管係統對接耗時兩個多月,其中,係統對接研發、嵌入接口與代碼、聯調聯試就花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此外UAT測試與灰度測試也是存管上線的重點,需要技術團隊與運營部門反複測試,此流程包括了數據遷移、注冊、投資、充值、提現等,是用戶經常使用的功能,更需要萬無一失。

監管如此看重的銀行存管到底對用戶有什麼好處呢?首先避免了平台卷錢跑路,其次平台標的更加真實可靠,第三信息披露更加公開透明。信和大金融旗下平台上線銀行存管後,新網銀行將徹底隔離用戶資金和平台資金,並開設投資人、借款人專戶,避免平台挪用用戶資金;標的真實可靠,用戶所投資金不經平台,標滿之後銀行直接劃撥到借款人專戶;銀行還會監督資金使用情況,更好的保障投資人權益。

最後更新:2017-08-15 12:47:17

  上一篇:go 證監會:新三板市場為我國經濟發展增添新動力
  下一篇:go 證監會:並購重組已成為資本市場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