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34 返回首页    go 搜狐


移动支付硝烟起:热议无现金日 拒收人民币现金或违法

当前,出门通过移动支付进行消费,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习惯,而各家移动支付机构关于“无现金日”的营销推广活动的“战火”也在不断升级。

实际上,在微信支付推出的“8·8无现金日”还未到来之际,另一巨头支付宝就宣布举办8月1日~8日首个“无现金周”。此外,银联钱包、苹果支付等也通过推出补贴活动,抢夺移动支付市场。

与此同时,关于“无现金日”或者“无现金周”的概念以及在其背后隐藏的用户数据安全和隐私安全也引起行业的高度关注。

四成人出门带现金少于百元

根据腾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益普索联合发布的《2017智慧生活指数报告》显示,在用户日常消费习惯调查中,有40%的人出门带现金少于100元;52%人月均消费里仅20%用现金;超70%的人表示,只能用现金支付时才会使用现金,100元现金可以使用超过一星期;84%的人表示“不带钱、只带手机出门”可以很“淡定”。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的最新报告显示,从全球可比口径看,中国非现金支付笔数增速是全球平均速度的4倍以上。

在移动支付已融入不少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当下,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机构也在推出一波又一波的无现金营销活动。据易观国际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份额分别为54%和37%。

7月31日,支付宝宣布将从8月1日~8日一周内提高支付宝支付的“奖励金”,消费2元以上可能有4888元奖励。同日,微信支付也宣布,从8月1日开始,持续整个8月,微信都会投入巨额资金以鼓励金、代金券和现金红包等渠道推动支付。

而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大肆渲染“无现金”支付的同时,无现金的主张该由谁主导、个人信息安全如何保障等问题也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针对上述问题,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傅蔚冈撰文称,在货币银行学的领域,现金更多指的是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包括现钞、借记银行卡(活期存款)、第三方支付方式中以电子货币形式存在的各种现金方式。而第三方支付公司提倡的无现金城市和银行卡组织的长期以来的目标“替代现金”,更多针对的是流通中的纸币、硬币。“无现金社会给人带来了各种便利,但如何创建更加富有包容性的支付体系、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恐怕是从业者和监管当局,乃至整个社会都应当考虑的问题。”

拒收人民币现金或违法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某超市拒收人民币现金将无现金支付推向更高的舆论漩涡。

接近央行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商家拒收人民币现金属于违法行为。在任何一个场景里,如果只有一种支付形式存在,一定是国家主权货币——人民币。

中国政法大学金融创新与互联网金融法制研究中心副秘书长赵鹞公开表示,任何国家的货币体系本质是公共品。现金和货币服务绝对不能丝毫具有商业活动的排他性,即任何个体都不能因任何原因被剥夺使用现金和货币服务。同时,现金与货币服务是非竞争的,任何人接受现金与货币服务时不能妨碍其他人同时接受和使用这样的服务。

作为“无现金社会”的发起者——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也纷纷出来表态。

蚂蚁金服集团CEO井贤栋在此前发出的公开信中表示,呼吁商家无差别公平对待顾客的不同支付选择。此外,还表示“无现金城市周”主旨是希望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感受到移动支付的便捷生活。同时,这也让商家收获移动红利,促进打造智能化与绿色低碳的现代化城市。

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支付宝方面表示,公司希望打造一场移动支付的体验活动,让更多普通人感受到移动支付的便捷生活,让更多商家伙伴共享消费升级时代的红利,让更多城市离移动智能更近一步。

对于“无现金日”的推广备受质疑,微信支付团队方面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移动支付是现金支付的一种新的补充,微信支付此次联合银行和全国各地商家发起活动,不是为了“消灭现金”,而是为了推行环保、时尚、高效的生活理念。微信支付认为,用户需求和商业规律决定了,完全的“无现金社会”永远不会出现,但一个新的智慧生活时代已经到来。

对此,易观支付分析师王蓬博对记者表示,无现金日其实也是科技进步的一种体现,方便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让商业生态再进化。“当然无现金不是说以后就不用现金了,它不过是代表了一种趋势。很多中老年人还是习惯刷卡或者现金支付,现金也不会强制取消,但这事如果不是市场的力量去推动,可能速度就会很慢。”

在赵鹞看来,在我国现行的支付工具中,现金支付仍旧占据绝对比重。据统计,2015年银行卡刷卡消费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之比,即银行卡渗透率只有47.96%,也就是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52.04%的交易仍然使用现金支付,这远低于西方国家甚至少数非洲国家的非现金支付交易比例。大量使用现金,交易成本高、效率低,不利于税收征管、反洗钱和反腐败,其弊端多多。

而无现金社会则需要付出社会代价。赵鹞指出,现金支付的最大好处是能够最大程度保护交易双方的交易信息与个人隐私。无现金社会全程、全面记录个人的支付信息,其中难免涉及个人隐私,一旦这些敏感信息被大规模泄露,将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甚至形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特别是在我国,互联网巨头们几乎全面渗透把控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无现金社会更加需要监管部门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加大信息泄露与不当使用的法律惩处力度。”赵鹞说。

移动支付网分析师慕楚认为,无现金的好处显而易见,最直接的就是提高了商户与用户之间交易的效率,节约时间成本。而在移动支付巨头们力推无现金支付的背后,或许更加看重的是用户们的数据。

“现在大家都在利用大数据做征信、做风控,而用户平时的消费痕迹和生活习惯则是最能够体现一个人真实情况的数据,而这也是最有价值的地方。”慕楚对记者表示,但这些交易数据是否能够真正保管好,对于用户来说至关重要。

王蓬博认为,用户数据安全一直存在争议,但实际上和用户账户安全是两个事情。账户安全的保证,现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已经做得足够详实,包括实名制、四项验证、同卡进出等。“提及用户数据泄露,我现在接到的骚扰短信特别多,这说明我们的基本信息早已泄露,这不是一个行业的事情,而是涉及到很多行业,和监管、立法都有关系。”

(原标题:移动支付硝烟起 “无现金日”引热议)

最后更新:2017-08-05 09:48:01

  上一篇:go 两公司因司法判决不利下调中报业绩
  下一篇:go 抵大楼押豪宅换3370万美金背后:贾跃亭在美国究竟有多少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