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9
搜狐
監管層定調投行回歸本源 內控新規重塑“大包幹”生態
《指引》最關鍵一點是打擊了“承包製”。投行人士認為,未來中小投行“大包幹”的承包模式將成為曆史,而這對中小投行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或將迫使它們尋求轉型。此外,獎金遞延三年規定也成為業內討論熱點。
9月14日,證監會副主席薑洋在北京CBD國際金融圓桌論壇致辭中也提到,要督促證券基金期貨等行業機構回歸本源,專注主業,扭轉不顧風險過度追求規模和利潤的傾向,使投資銀行真正成為連接實體企業和投資者的紐帶,讓期貨公司真正為實體企業安排生產經營發揮引導作用,堅決防止“脫實向虛”、“以錢炒錢”。
監管層的表態背後,是一係列對投行生態的製度重塑。
9月8日,證監會就《證券公司投資銀行類業務內部控製指引(征求意見稿)》(下稱“指引”)正式公開征求意見,而這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投行內控指引”或將重塑整個券商的投行格局。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早在6月份,證監會就開始對內控指引在投行內部進行了征求意見。“比預期來得早一點。”深圳一家大型券商高管向記者表示。
《指引》最關鍵一點是打擊了“承包製”。投行人士認為,未來中小投行“大包幹”的承包模式將成為曆史,而這對中小投行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或將迫使它們尋求轉型。此外,獎金遞延三年規定也成為業內討論熱點。
不過,征求意見稿最核心問題還是有關內控,包括質控、內核、合規、風險管理。例如《投行業務內控指引》要求證券公司建立“三道防線”為主的內部控製體係架構,並對各道防線和各內部控製職能部門的職責分工和責任邊界進行了明確。《指引》還要求,投資銀行類業務專職內部控製人員數量不得低於投資銀行類業務人員總數的 1/10.
“按照《指引》規定,未來券商在內控結構方麵會有比較大的補充和調整,對整個公司的組織架構、人員方麵都要進行調整。”一家中型券商合規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此外,《指引》的核心影響還包括明確規定證券公司分支機構不得開展除項目承攬等輔助性活動以外的投資銀行類業務;明確證券公司在開展投資銀行類業務時,應當在綜合評估項目執行成本基礎上合理確定報價,不得存在違反公平競爭、破壞市場秩序等行為,禁止惡性競爭。
“《指引》的出台,對當前投行內控工作麵臨的一些共性問題和挑戰作出了製度性回應。” 某合資券商風控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小投行或迎洗牌
《指引》要求,證券公司不得采取投資銀行類業務團隊按比例直接享有其承做項目收入的薪酬機製。這意味著,未來“承包製”模式將不複存在。
事實上,多位投行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投行內控指引”最核心的點就是打擊了承包製、“大包幹”的過度激勵現象,而承包製、“大包幹”是絕大多數投行、尤其是中小投行的特色。
目前,投行業內“包幹”現象主要分為“大包幹”和“小包幹”。“大包幹”團隊的項目提成可達70%-80%,其餘歸券商平台。而“小包幹”模式下,團隊所拿項目提成比例在10%-20%。
“大包幹相當於團隊承包了一個投行牌照。這也是中小券商普遍采用的方式。因為小券商沒品牌、沒項目,所以隻能用高提成來吸引團隊。”南方一家大型券商高管向記者表示。
而在“大包幹”模式下,弊端顯而易見。風險無法掌控,也導致造假頻現。有多少券商希望借助投行實現逆襲,然而帶來成績的同時也隱藏著巨大風險。
地處重慶的西南證券憑借投行業務曾一度在業內位居前列,投行利潤成為業績的重要貢獻者。但西南證券因涉嫌大有能源欺詐發行,九好集團忽悠式重組一年內兩次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這幾年一些中小券商發展很快,就是搞了承包製,提高了大家的積極性。小投行有很多掛靠團隊。”一家中型券商保代告訴記者。通過對證監會立案調查的案例進行統計可以發現,大多造假案例集中在“大包幹”模式之下,中小券商尤其明顯。這背後則是巨大的利益驅動。
滬上一家合資券商風控負責人表示,所謂“大包幹”的承包製是過往小券商、小投行搶占市場和客戶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有相當程度的“賭博因素”,過往市場出現問題的項目也大都源於該種過度激勵機製下的主要弊端。
無疑,《指引》對承包製的封殺將會使小投行遭遇到巨大打擊。13日,一家中小券商的保代人士就向記者直言,“對我們小投行影響確實比較大。”
根據Choice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在IPO業務上,業績居前的前20家投行累計承銷項目249家,市場份額占據80.06%。累計承銷金額1235億元,市場份額為81.50%。有近40家券商今年尚無一單IPO項目。
“承包製”取消後,大投行的集中優勢更加凸顯,小投行的生存可能更加艱難。“取消項目提成,隻能提高基本工資,但沒項目券商就會虧損。小投行完全沒有品牌優勢。未來生存會更加艱難。”上述投行高管認為,未來投行必然是重新洗牌。
此外,《指引》還規定,證券公司分支機構不得開展除項目承攬等輔助性活動以外的投資銀行類業務。“分支機構涉及到的業務主要是新三板和債券,受衝擊較大仍是一些小券商。”南方一家投行高管表示。
上述合資券商風控負責人認為,遊戲規則的優化和變革,也將倒逼中小券商轉型。“轉型任務十分艱巨,它們也更加需要根據當前內控基礎和發展需要,對內控工作進行不斷完善。” 該人士表示。
“投行的洗牌每天都在發生,從量變到質變有個過程,合規、風控做得不到位的券商首先被洗掉,未來慘遭淘汰的一定是合規、風控做得不到位的投行,不管所謂‘大小’。”一家中小券商副總裁向記者表示。
薪酬體製變革
“包幹”模式的取消,意味著依靠項目提成的暴利收入方式也將不複存在。
“大包幹”模式下,薪酬構成主要為基本工資+項目提成。這意味著項目越多,提成越高。在這種模式下,年薪百萬甚至千萬並不少見;“小包幹”模式下,薪酬構成是基本工資+獎金+項目提成。不過,項目提成比例僅在10%-20%。
有投行人士預計,在“包幹”模式下的投行,未來的激勵機製也將發生變化。取消項目提成後,所有投行從業人員的基本工資將有所提高。
“未來券商薪酬模式或大多為基本工資+獎金+年終獎。未來模式下,獎金主要根據級別和貢獻,所以未來在投行中級別將變得很重要。”南方一家券商高管表示。
業內關注的另一個熱點為獎金遞延規定。《指引》要求,證券公司應當建立業務人員獎金遞延支付機製,不得對獎金實行一次性發放。獎金遞延發放年限原則上不得少於3年。投資銀行類項目存續期不滿3年的,可以根據實際存續期對獎金遞延發放年限適當調整。
“很多小券商一次性發放很多獎金,如果分三年發,跟去大投行沒什麼區別,還不如去大投行。”一家中小券商保代人士認為。
實際上,一些成熟的大投行獎金發放早已采用遞延方式。例如中信證券、華泰聯合等均已要求獎金分幾年發放。“證監會沒有規定遞延比例,所以我認為獎金遞延影響並不大。這不是重點,但是會重新有個公司和投行討價還價的過程。”一家投行排名位居前列的券商高管表示。
某合資券商風控負責人認為,獎金分三年遞延會帶來兩點正向溢出效應。“第一,投行人員的流動性或會降低;第二,投行人員的短期功利化傾向或有緩解,這無論是對投行的短期發展還是長遠發展都是一個利好的製度舉措。” 該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他認為,從長期來看,獎金遞延不僅不會減弱投行對專業人才的吸引力,反而會擠出那些過於看重即期利益的投機人士,有利於國內資本市場和證券行業的持續、健康、有序發展。
“對公司有歸屬感的同事而言,獎金遞延本質沒有區別。要建立一個有文化的投行,有員工歸屬感的投行,文化一定是更有吸引力的。”一家中小券商的副總裁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事實上,對於獎金遞延方式業內也有些不同看法。“我覺得獎金分配方式應該由券商自行決定。隻有市場化的競爭薪酬才會吸引更多的人才。強風控、防風險我非常讚同。但方式有很多,比如出現造假券商可以吊銷牌照。我相信這樣的方式會比限製薪酬更有效。”13日,滬上一位投行人士向記者表示。
內控全麵升級
造成中小投行頻出問題之一在於內控的形同虛設。“以前有的券商風控部門沒什麼實權,以後將會很重要。”滬上一位券商人士向記者直言。
事實上,“投行內控指引”最核心的問題就是有關內控,包括質控、內核、合規、風險管理,對各內控部門要求更加嚴格,職責劃分更加清晰。
“其實各家券商都有合規、內核等風控部門,但有些時候職責不是很清晰。《指引》對各部門都進行了清晰的劃分,明確提出了各項職責。我們在這方麵的後期投入會增加。” 南方一家中型券商的合規負責人表示。
《指引》指出,內核機構可以在公司層麵的內部控製部門內部設立,也可以在公司層麵單獨設立,但應當獨立於投資銀行業務條線。員設置等都會有較大調整。
《指引》還要求,要求證券公司應當為投行類業務配備與其規模相適應,具備相應專業知識和履職能力的內部控製人員,獨立開展投行類業務內部控製相關工作。從事投行類業務質量控製、內核、合規、風險管理等內部控製工作的人員數量不得低於投行類業務人員總數的 1/10.
“據我所知,很少有券商可以滿足這個人員比例的要求。所以我相信接下來各家券商都會在內控方麵補充大量人才。”一家中型券商的合規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此外,《指引》最重要的核心影響為明確了內控三道防線。《指引》要求,證券公司應當構建清晰、合理的投資銀行類業務內部控製組織架構,建立分工合理、權責明確、相互製衡、有效監督的三道內部控製防線。
其中,項目組、業務部門為內部控製第一道防線;質量控製為內部控製第二道防線;內核、合規、風險管理等部門或機構為內部控製的第三道防線。
某合資券商風控負責人認為,投行內控工作的終極目標是“先知先覺”,要努力從“後知後覺”的“治事”導向,朝著“當知當覺”與“先知先覺”相兼並重的“治製”方向轉型,不僅能打活兔子,還要能抓看不見的活兔子,將投行內控工作打造成為投行業務的對外品牌聲譽和核心競爭力之一。
(原標題:監管層定調投行回歸本源 內控新規重塑“大包幹”生態)
最後更新:2017-09-15 08: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