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1 返回首頁    go 搜狐


銀行股分化有何玄機

編者按:國金證券張波認為,滬指繼續高位震蕩,成交量始終不見放大,即使後續滬指能夠突破,但有效性也逐級減弱,要警惕回探3300點。不過創業板走勢卻讓人振奮,資金布局跡象明顯,創業板前期下跌的四方麵因素正在逆轉。

A股炒作周期就像不可測且無節操的宮鬥戲,絕大多數人做不到的,是在題材股魅惑麵前不動如山。這不,在“強監管+大擴容”的股市政策背景高壓下,連向來有壓艙石之稱的銀行板塊,25隻銀行股走勢冰火兩重天,硬生生地整出結構性行情。

銀行板塊指數逼近曆史峰值

緣何題材炒作和波段持有成為A股“王道”?因為逾九成股票都是高換手率、高估值、低股息率,還有,市公司高圈錢衝動和大小非高套現如劍高懸。在長期持有難賺大錢和短線炒作惡化股市生態的兩難困局之下,股市政策回歸監管本位,去散戶化的配套措施應運而生。兩大標誌性事件是:今年3月下旬,證監會監管重拳指向“搶板神器”(機構證券交易VIP通道)。通達信次新股板塊指數(880529)在3月23日見頂,從當日的7617點高位,跌至本周五的5737點。5月初,一行三會協同監管全麵補漏。題材股遭遇政策重擊,銀行板塊指數(880471)異軍突起,5月12日從1521點起步,最新收盤點位為1830點,較曆史峰值(2007年11月1日觸及1976.86點)僅有8%的差距。

在“牛短熊長”的A股曆史中,銀行股常因抗跌性和同步性,被風險厭惡者視為熊市避風港。可是,今年以來避風港裏起巨浪:5家農商行年初飆升年中急跌;工農中建四大行齊步上漲超越滬綜指,成為監管緊縮期的受益者;股份製銀行走勢更是冰火兩重天,招商銀行年內大漲50%,民生銀行則大跌8.6%。

結構分化是茶壺裏的風波?

目前,25隻銀行股加權平均動態市盈率為6.55倍,平均市淨率為1.09倍,市盈率和市淨率中位數分別是6.87倍和1.08倍。以市盈率和市淨率的極限值來看,張家港行雙雙最高,分別是38倍和3.35倍,民生銀行市盈率最低,為5.39倍,光大銀行和交通銀行市淨率最低,均為0.82倍。相比之下,招商銀行以其8.47倍的市盈率和1.59倍的市淨率,顯示了市場的高認可度,這或是“好公司+有能力+好運氣”的疊加效應帶來的龍頭股溢價。

目前,招商銀行A股總市值為5442億元,是交通銀行(2540億元)+民生銀行(2453億元)+杭州銀行(538億元)的市值總和。銀行股內部結構分化,在於重倉銀行的多數機構更偏好其避險能力,即抗政策擊打力,其次才是業績成長,第三是估值水平。在所謂的金融去杠杆政策的驅動下,機構抱團取暖,集中資金推升政策受益品種,使得龍頭股溢價程度接近投機性估值水平。所謂政策利空,用市場主流的觀點來說,就是央行MPA考核掣肘銀行規模增長、銀監會微觀監管壓縮銀行套利空間、脫虛向實的一係列政策令銀行息差降低。於是,存款成本低和零售業務強的銀行在本輪行情中如日中天,同業和理財業務占比高的銀行則麵臨戴維斯雙殺——息差縮窄帶來盈利下滑和機構減持導致估值縮水。

需要判斷的是,外部環境的衝擊,對銀行經營來說,究竟是百川入大海式不可逆轉,還是茶壺裏的風波,為價值投資者提供買進良機?從中國式宏觀調控的逆周期主基調來看,市場狂熱或恐慌到了極致之時,往往是調控逆轉之日。在剛性兌付未打破和銀行大而不死的現實環境下,部分股份製銀行因為金融去杠杆而股價滯後,這是不是買進良機?

好公司出壞消息時買進

在茫茫股海中,多數人是“一入股市深似海,從此節操是路人”。也隻有美國股神巴菲特心硬如鐵,堅信“股災是上帝給價值投資者最好的禮物”。 8月29日,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公司行使美國銀行的認股權證,以遠低於市價的每股7.14美元購買了該行的7億股普通股,成為美國銀行的最大股東。截至本周四收盤,美國銀行收盤價為22.97美元,這筆十年前的“別人恐慌我買進”式投資,令伯克希爾大賺約110億美元。

美國銀行股價曾經曆過山車式瘋狂——從2006年11月21日的每股55.05美元高位,在2009年2月20日最低跌至2.53美元。美國銀行雖是巴菲特的心水(喜歡、偏愛)股,可是,當前股價較2006年的峰值仍是腰斬,而標普500指數較金融危機前的峰值大漲逾5成。不過,巴菲特還重倉了富國銀行,其最新股價則較2007年的峰值大漲約五成。

巴菲特偏好銀行股,選股標準主要有四:一、淨資產回報率高。二、不盲目模仿同行的管理層。三、規模大到不輕易死。四、好公司出醜聞時低價買進。1990年,美國銀行業財務醜聞曝光,巴菲特以不到5倍的市盈率買進富國銀行一成的股權。對照股神的賺錢經,富國和美銀的A股版是不是躍然出現?

目前,25隻銀行股動態市盈率低於7倍的有13隻,市淨率低於1倍的有9隻,估值明顯低於美股銀行板塊,和港股比隻是略高。統計顯示,8隻A+H銀行股中,A股較H股溢價在5.55%至27%之間,合理解釋有三:一是深滬股市整體估值高於港股。二是A股紅利稅低於H股。三是銀行股A股有打新收益。

銀行股中報顯示,證金公司二季度全麵買進銀行股,且隻增不減。證金公司逢跌買進,增持民生銀行高達1.55億股,持股比例升至4.99%。散戶棄若舊履,證金逆市海納。究竟誰是更精明的交易者?

(文章隻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紅刊立場)

(原標題:銀行股分化有何玄機)

最後更新:2017-09-10 08:47:39

  上一篇:go 股票質押新增4道緊箍咒!建黑名單、明確質押上限
  下一篇:go 國務院部署發展糧食產業經濟 增加綠色優質糧食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