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
搜狐
上交所公布上市公司信披評價結果 27家公司獲“差評”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一直以來既是股民關注的焦點,也是監管層的監管重點。而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工作質量究竟怎樣呢?日前,上交所對滬市的上千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給予了最新評價,共分為ABCD四個等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上交所評價結果顯示,上千家上市公司中,被評價為A和B的占比約84%,但評價結果為D的上市公司也有27家。
逾八成滬市公司信披優良
日前,上交所在其官方網站公布了滬市上市公司2016至2017年度的信息披露工作評價結果。此次評價的截止日期為今年6月30日,主要考慮便是評價結果能夠充分反映2016年年報披露後的事後審核情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根據評價結果顯示,滬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質量整體向好,評價結果為A(優秀)、B(良好)的公司約占84%。其中,評價結果為A的公司共290家,占比24.6%,以大盤藍籌股為主,包括了70%的上證50指數成分股和約50%的上證180指數成分股。評價結果為B的公司則有700家,占比為59.3%。
而評價結果為C的公司共164家,占比13.9%,這些公司在信息披露、規範運作等方麵存在不同程度的瑕疵或問題,基本都受到過上交所的監管措施或紀律處分。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評價結果為D的公司共27家,占比2.2%,這較上一年度的7家公司增加了20家,增幅285.71%。上交所表示,評價為D的公司主要係因審計報告、內控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信息披露嚴重違規被上交所公開譴責等原因。
信披“差評”中多是ST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此次被上交所評價為D的27家公司分別為*ST天成、*ST新億、海正藥業、華儀電氣、*ST海潤、*ST柳化、安泰集團、*ST吉恩、億晶光電、*ST慧球、方正科技、中毅達、*ST中安、航天通信、*ST上普、*ST匹凸、中國高科、*ST大控、天津磁卡、*ST昆機、神馬股份、智慧能源、廈華電子、大晟文化、秋林集團、文峰股份、*ST智慧。
不難看出,在這27家獲得“差評”的公司裏,有12家為ST公司,占比達到44.44%。其中,*ST慧球因為信披不規範問題多次遭到監管層監管通報。在上交所的監管動態一覽中,近一年時間內,幾乎全是關於*ST慧球的監管通報信息。
資料顯示,2016年8月26日,上交所發出監管通報,就慧球科技(現名*ST慧球)信息披露中存在的問題,要求公司在9月9日前限期整改;如未完成整改,將對公司股票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處理。
在通報發出後,上交所通過電話、函件等方式先後多次督促公司切實整改。但截至當年9月9日17時,慧球科技仍然沒有提交整改報告,沒有在限期內完成其本應主動落實的整改要求。鑒於此,上交所對其實施ST處理,並轉入上交所風險警示板繼續交易。
上交所相關負責人對此表示,信披工作評價旨在通過建立上市公司信披“光榮榜”和“黑名單”製度,督促公司不斷提高信息披露的合規性和有效性。對評價結果為D類的公司,要求其參加上交所舉辦的相關培訓,強化自律意識、合規意識、誠信意識,並在日常監管中重點關注,督促其切實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和規範運作水平。
(原標題:上交所公布上市公司信披評價結果 27家公司獲“差評”)
最後更新:2017-08-23 05: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