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
搜狐
瞄準“次新+業績” 資金注重價值投資
在當前市場形勢下,業績驅動下的價值投資生態悄然成型。隨著上半年業績預告逐漸增多,一些預計業績飆升的次新股成為資金關注的重點。
分析人士指出,次新股上漲未必可持續,但重演繼續向下恐慌殺跌的可能性同樣很小,基本麵優良、業績有保證的次新股有望迎來機會。
盯上多隻次新股
“對於次新股+業績暴增概念,資金的關注度非常高,盤子不太大的,少量資金就能搞出連板。”深圳一私募人士表示。近期,隨著上半年業績預告披露,遊資開始“盯”上這些業績暴增的次新股。龍虎榜單數據顯示,從7月3日到7月12日的8個交易日,開立醫療連續上榜,而7月3日到6日連續出現4個漲停板。
6月30日,開立醫療公告稱,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109.71%至127.68%。7月3日,開立醫療自5月份以來首次登上龍虎榜,當天即宣告漲停。龍虎榜數據顯示,當天買一和買二的席位分別為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溫州劃龍橋路證券營業部和華鑫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寧波滄海路證券營業部,二者買入金額分別為1989.84萬元和1026.83萬元。
7月4日開立醫療繼續漲停,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溫州劃龍橋路證券營業部即賣出2123.87萬元,實現獲利出局。後續幾天,不斷有營業部席位在開立醫療上反複進出,7月11日開立醫療大幅回調6.79%,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台州中心大道證券營業部買入1628.34萬元,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寧波中山西路證券營業部買入731.07萬元,7月12日開立醫療上漲2.41%,華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台州中心大道證券營業部賣出1314.29萬元。
與開立醫療類似,業績預告暴漲的寒銳鈷業同樣受到高度關注。不過,寒銳鈷業在6月23日就已公布中報業績預告,但資金在7月5日才開始對其發起攻勢,在7月5日和7日分別出現兩個漲停,但7月11日以跌停收盤。從龍虎榜數據來看,7月7日漲停之際,東方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東新區銀城中路證券營業部大舉買入了5881.14萬元。在11日跌停當天,該營業部賣出2389.32萬元,由於10日寒銳鈷業並未上榜龍虎榜,無從知曉該營業部是否已出貨完畢,但顯然該營業部的這一次出手並未有“太大成果”。
前述深圳私募人士表示,對於一些明顯已經受到遊資關注和操作的股票,即使業績非常好,散戶盡量還是不要參與。
股價分化嚴重
從近期市場情況來看,次新股分化嚴重。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了7月份以來次新股漲跌幅,同時除去6月份以來剛上市的新股因素,絕大部分次新股仍處於殺跌狀態,仍有30%以上個股上漲,其中上半年業績預告暴增的個股漲幅尤其明顯。
在除去6月份以來的新股後,7月以來10個交易日中,漲幅最大的次新股為匯納科技,漲幅達到45.6%,其今年上半年業績預增220%;漲幅次之的則是開立醫療,達40.87%;其他業績大幅預增的個股如高爭民爆、安車檢測、雪榕生物、寒銳鈷業等都獲得10%到20%以上漲幅。
業績大幅下滑的次新股股價則大幅下滑,如淨利潤預計最大跌幅近150%的樂心醫療,7月以來跌幅達13.92%,其餘個股如天能重工、高斯貝爾、同為股份等均有10%以上跌幅。
從整個板塊來看,次新股近期始終處於大幅震蕩中。華創證券認為,次新股板塊分化是大方向,板塊超跌而被錯殺的優質標的將迎來重要投資機會。一方麵,次新股整體收益風險配比和參與性價比相較以往都趨於下滑,在政策端未見有徹底轉向前,次新股板塊的係統性收益將持續承壓;另一方麵,發審從嚴和審核通過率持續降低,又將催生一批業績優良、代表產業發展方向的優質企業。並且,平均淨融資額以及流通股本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均大幅降低,新股上市後更容易吸引投機資金進入,次新股內外部籌碼之間的博弈將加劇。
分析人士指出,在這種市場風格下,次新股難有整體性投資機會,但估值進一步修複將為反彈蓄力,可關注質地優良的次新股龍頭。在“業績為王”的市場氛圍中,這些次新股更具安全性與吸引力,可以尋找結構性機會。
注重業績成主流
國海證券研究指出,從其研究的次新股來看,目前最優的策略是做趨勢性投資,次新股下半年大概率會有一波行情,小市值股票可能會成為遊資突圍的重點。
分析人士指出,對於目前注重“價值投資”和“龍馬”行情下的市場生態而言,部分中等市值規模、流通市值小、占總市值的比重也小的股票會成為遊資關注的主要標的。相比較而言,大盤藍籌股在當前的估值水平下,吸引力可能會下降。
深圳一位公募基金人士表示,次新股多集中於中小創,從中小創自身估值與增速的匹配來看,受製於外延邏輯的弱化,板塊利潤增速下行到20%附近,PEG仍高於1。總體來看,成長股估值泡沫的消化已經進入到中期,但目前相對主板仍沒有估值優勢。目前倉位處於行業較高水平,對龍頭白馬持倉較重,而且這種風格會持續下去。
對於目前主板與中小創行情形成的巨大反差,巨澤投資董事長馬澄認為這種反差與嚴監管有關。對部分遊資賬戶進行重點關注,使得很多遊資有所收斂,而這批遊資都是重點關注創業板或者成長股。但對於那些真正有價值有未來的成長股而言,則是個機會。
市場再融資在2016年下半年開始收緊之後,IPO提速造就了一批市值規模中等、流通市值較小的股票。同時,上半年業績預告對其價值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確認,這為二級市場的部分資金提供了標的。
(原標題:瞄準“次新+業績” 資金注重價值投資)
最後更新:2017-07-14 08:5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