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05 返回首頁    go 搜狐


上半年恒指漲幅近二成 下半年“5+1”策略再出擊

港股市場本周漲勢勐進,恒指報收於26389點,五日漲4.14%。國企指數漲5.17%,報收於10782點;紅籌指數漲4.53%,報收於4133點。恒生一級行業方麵,原材料業表現亮眼,五日分別漲1.99%;電訊業表現稍遜,五日跌3.06%。

2017年上半年港股市場可謂好事多磨,一波三折。先後經曆了外資做空、仙股暴跌等市場大範圍波動,但好在有驚無險,目前恐慌情緒終消解。恒指本周站穩26000點,較年初漲19.95%,對比去年同期1.56%的漲幅,今年港股整體行情向好。另外,國企指數紅籌指數也呈向好姿態,年初至今分別漲14.19%和15.19%。

險資或成未來主力

自去年年底深港通開通以來,南向資金熱情高漲,在港股市場中的地位不可小覷。港股通自開通以來,累計流入達到4708億元人民幣。據統計,港股通周成交額在港股整體成交額中占比達15.56%。在上月外資做空中國恒大時,也正是內地資金的支持才使其免於停牌命運。

持股行業方麵,內地資金尤其偏愛金融業。2017年6月港股通持股中,金融行業市值占比44%,其次為消費品製造業,市值占比為13.5%;地產建築業和資訊科技業分列三、四名,市值占比分別為12%和9.5%。同時,南下資金對藍籌、汽車和內資行股票情有獨鍾。內地持股最多的港股通標的中,匯豐銀行建設銀行騰訊控股工商銀行吉利汽車分列前五,且內地資金持倉規模前20個股的市值總計超3000億港元,占港股通整體持股總市值超50%。

另一方麵,內地保險資金或成南向資金主力。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內地險資通過滬港通渠道投資港股規模已達1744億元,其中約1117億元為直接投資,約占滬深港通渠道總體南向持股額的29%。

我們認為,隨著保監會發布《保險資金參與深港通業務試點監管口徑》,開放內地險資參與深港通業務,在 a股舉牌模式受製約後,港股低估值藍籌股對險資吸引力更大,保險資金未來或將成南向資金主力。

重申“5+1”投資策略

我們認為,下半年港股市場將延續目前態勢,投資策略方麵,繼續推薦“5+1”策略。

1、短期關注非a-h藍籌股:h股漲幅一般高於對應的a股漲幅,2017年以來a-h溢價呈收窄趨勢,原因在於國內a股和港股的關注差異正逐漸收窄,建議關注適中估值(10倍pe以上)以及roe較高(10%以上)的非a-h藍籌股。

2、短期關注高股息股票:按短期保守投資邏輯,業績穩定的高股息股票猶如國債,可有效鎖定收益。深港通中有142隻股票的股息超過3%,其中有20隻股票的股息超過6%,以房地產、銀行、公共事業以及個別博彩公司為主。

3、關注a股稀缺的板塊:港股獨有的板塊將受到內地資金的青睞。以澳門博彩板塊為例,2016年以來平均漲幅超過40%,博彩回暖主要受惠於更多即日來回的內地旅客轉為過夜旅客。

4、關注新增109隻中小盤股:深港通裏麵新增的109隻中小盤股中不乏業績良好、估值偏低的成長股,加上a股的資金也比較熟悉中小盤玩法,尤其是tmt和醫藥板塊。長期來看,我們正在經曆a股與港股的大融合,以往存在的股息、估值、溢價的差異將逐漸填平,以往受到詬病的港股中小盤交易量偏低、無人問津的情況會逐漸改善。

5、關注國內熱門板塊對標:隨著a股投資者入場,板塊邏輯同樣適用於港股標的,a股今年表現優異的有色、新能源、家電和非銀板塊存在機會。

6、期待417隻深港通標的以外的中小盤股溢出效應:隨著a股與港股的大融合,港股“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效應終會溢出深港通的22隻標的,非深港通的中小盤股將會獲得溢出收益,為qdii機構投資者創造機會。

最後更新:2017-07-16 11:54:34

  上一篇:go 亞投行獲惠譽最高信用評級
  下一篇:go 教授:中國完全可以避開“中等收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