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7 返回首頁    go 搜狐


萬科、碧桂園等六家房企銷售額環比連降兩個月

樓市調控效果顯現,部分龍頭房企業績環比連續下滑,拿地腳步也開始放緩。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數據統計,5月,10大龍頭房企中有6家房企銷售額連續兩個月環比下滑,另有6家房企拿地金額環比大幅下降,其中,萬科、保利、龍湖和碧桂園4家房企不僅銷售額連續兩個月環比下滑,而且拿地金額也環比下滑。

對此,接受記者采訪的部分業內人士認為,房企業績環比波動是正常現象,環比下滑不會持續,而布局三四線城市是選擇不是轉向,房企拿地重點仍是二線城市。

另有業內人士則認為,房企業績下滑隻是開始,未來半年到一年都會保持量縮的態勢,而房市先降溫,地市後降溫,目前拿地時機已經不太好,企業也會逐漸減少拿地熱情。

6大房企銷售額連續兩個月環比下滑

5月,中國指數研究院監測的10家品牌房企中有6家銷售額環比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碧桂園降幅最大,達25.12%;綠城次之,為19.15%。從同比數據看,除綠城、萬科和世茂外,其他重點房企銷售額均有所增長。其中,恒大同比漲幅最大,為75.91%。而綠城則同比降幅較大,為31.53%。

據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統計發現,萬科、保利、綠城、富力、龍湖、碧桂園等6家房企的銷售額已經連續兩個月環比下降,其中,萬科和碧桂園月均降幅較大。不過,從1-5月的累計銷售額來看,上述10大龍頭房企中除綠城同比下降8.94%外,其餘9家房企均同比上漲。其中,碧桂園漲幅最大,達155.73%;龍湖漲幅第二,為150.83%;萬科、金地、恒大漲幅也均超過5成。

對於部分龍頭房企銷售額連續兩個月環比下降,中國指數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蔣雲峰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環比波動對於企業是正常現象,同比來看,大部分企業都是增長的,而且累計來看,基本上沒有負增長的,碧桂園、萬科、恒大累計銷售額都是50%以上的增長。此外,環比下跌的多,也說明前幾個月衝得太勐了。

新城控股高級副總裁歐陽捷也認為,一方麵大家擔心下半年市場會有變化;另一方麵,可售房源都推出去了,能賣的都在搶賣,後續貨源跟不上了。他同時認為,業績環比下滑的現象不會持續。

不過,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則認為,龍頭企業的銷售業績是隨著全國主要城市的走勢走的,這些大企業主要布局這些大中城市,整個市場暫時處於勢跌中,大企業的業績也就隨著跌,而且這隻是跌的開始,未來半年到一年都會保持量縮的態勢。

6大房企拿地金額環比明顯下降

5月,中國指數研究院監測的10家品牌房企累計新增土地麵積487.96萬平方米,環比下降6.45%;拿地金額為573.44億元,環比下降38.28%。其中,碧桂園拿地數量最多,攬地26宗;恒大第二,拿地17宗;其他企業拿地數量分別為保利8宗,中海7宗,富力5宗,金地和世茂各4宗,萬科、綠城和龍湖各3宗。

據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統計發現,龍頭房企4月還拿地踴躍,重點布局一、二線熱點城市,到了5月則開始放緩了拿到的腳步,萬科、保利、中海、金地、龍湖、碧桂園等6家房企拿地金額環比明顯下降,其中,萬科、保利、龍湖、碧桂園降幅較大,並且布局重點更多是三、四線城市。

對於房企拿地金額環比大幅下降的原因,蔣雲峰認為,有部分房企確實有觀望的情況,拿地沒有過去那麼瘋狂了,如果調控持續,不排除開發商調整戰略的可能。

歐陽捷則認為,“最主要的還是市場供求關係,有些城市非常需要補倉,政府卻沒有供地,有些城市已經供大於求,房企無意戀戰。”

而對於三、四線城市拿地數量增多的現象,楊紅旭認為,有些企業覺得三、四線城市房價未來一段時間還會向上,所以拿地積極性甚至會超過一、二線。此外,他還指出,目前很多企業手裏錢還比較多,補庫存壓力也比較大,企業間相互競爭、排名壓力也較大,所以很多大企業還在拿地,但是目前拿地時機已經不太好了,慢慢企業也會減少拿地熱情。

歐陽捷認為,房企在三、四線城市會有一些拿地選擇,但不代表戰略布局轉向三、四線城市,大型房企拿地重點還是二線城市。

最後更新:2017-06-20 20:58:02

  上一篇:go 證監會:拉夏貝爾、嘉誠物流等5家公司首發過會
  下一篇:go 家電龍頭美的格力股價再創新高 美的或將問鼎深市市值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