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
搜狐
券商基金托管牌照有望擴容 一周兩家一線券商先後申報
隨著今年6月22日中國證監會核準國金證券證券投資基金托管資格,在銀行占據先機的基金托管市場,券商已占得13個席位,其中包括海通、國信、招商、廣發、國泰君安、華泰等一線券商。
近幾年公募業務不斷發展壯大,券商在基金托管領域跑馬圈地速度也得以加快。就剛剛過去的一周來說,已經有2家券商先後提交了申請材料,且均為一線券商。
申萬東方先後提交基金托管申請 目前4家券商排隊
基金君在證監會官網上看到,今年7月14日和7月18日,證監會先後收到申萬宏源證券和東方證券的基金托管資格申請,其中申萬宏源證券進度稍快,已經於7月21日將補正材料提交完畢,不過,兩家目前均處於最初的受理階段,並未到審查等後續階段。
根據《非銀行金融機構開展證券投資基金托管業務暫行規定》,券商申請基金托管業務,需要滿足以下6個條件:
1、最近3個會計年度的年末淨資產均不低於20億元人民幣;
2、有專門的基金托管部門;
3、基金托管部門的人員設置滿足條件;
4、具備安全保管基金財產、確保基金財產完成與獨立的條件;
5、具備完善的內部稽核監控製度和風控製度;
6、最近3年內無重大違法違規記錄。
從公開資料來看,申萬宏源證券2014-2016年的淨資產分別為375億元、650億元和523.05億元,東方證券近三年的淨資產則183.5億元、349.6億元和404.8億元。
除了申萬宏源和東方證券,目前處在公募基金托管資格申請人“排隊”狀態的還有兩家券商——安信證券和長江證券,不過這兩家的申請時間均較早,其中安信證券申請最早,為2015年12月3日,後者則是去年11月28日。也就是說,目前共有4家券商排隊申請基金托管資格。
根據中國證監會最新發布的證券投資基金托管人名錄,截至到2017年5月,我國證券市場基金托管人增至42家,其中證券公司12家,主要有海通、國信、招商、廣發、國泰君安、中國銀河、華泰、中信、興業、中信建投、恒泰、中泰等券商。不過,加上6月獲批的國金證券,目前已經有13家券商獲得公募基金托管資格。
券商“虎口奪食”仍需加強差異化增值服務
雖然券商托管基金熱情高漲,但不可否認,目前銀行依舊是基金托管的主力。根據最新的基金托管人名錄,截至到5月,共有29家銀行具備公募基金托管資格,是券商托管人的兩倍還多。
這巨大的反差背後是是公募基金托管政策的放寬和完善。2013年《證券投資基金法》修訂頒布,允許非銀行金融機構開展基金托管業務,之前由商業銀行一統基金托管業務的局麵被打破,而重獲“入場券”的券商更是成為搶奪基金托管蛋糕的急先鋒。
根據財匯大數據終端統計顯示,截止到2017年3月31日,在獲得基金托管資格的券商中,隻有廣發、國泰君安、國信、海通、華泰、招商、中國銀河和中信建投以及中信證券正式開展了基金托管業務,合計托管產品96隻,較上年末增加14隻。其中,招商、廣發、國泰君安、中國銀河托管產品數量超過10隻,分別為22隻、16隻、19隻和14隻,其他券商托管產品數均在1位數。
而這個托管數字和銀行相比則不值一提。忽略整體,就那單個銀行來說,如平安銀行,其目前公募基金托管產品數量就已經突破百隻,達107隻,同比增長149%,其中當年新增30隻。再如民生銀行,通過推進“托管+代銷”,成功上線了65隻公募基金托管產品,新上線產品規模達750億元,基金托管規模實現翻番增長。
業內人士指出,銀行由於進入基金托管市場較久,市場占據度較高,如果券商要想從銀行的“虎口奪食”需要加強自身的差異化優勢,並根據自身優勢為基金產品提供差異化的托管增值服務,該人士指出,券商基金托管的優勢就在於短期權益類投資者較多,對券商而言,基金托管業務隻是開始,隨著券商對於券商資管和基金托管業務的完善,托管業務範圍將擴大。
行業要聞>>>
券商比賺錢能力緊盯ROE:17家超10% 華林、華融、東莞挺進前三
最後更新:2017-07-23 23:3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