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07 返回首頁    go 搜狐


2020年解決一批製約中醫藥發展的關鍵科學問題

針灸銅人成“國禮”、青蒿素為全球數百萬病患帶福音……傳統的中醫藥“國際範兒”越來越足,而如今麵臨優勢弱化、質量控製等多方麵挑戰。日前,科技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印發《“十三五”中醫藥科技創新專項規劃》,提出發展前沿關鍵技術與創新方法、提升中醫藥防治重大疾病水平等今後5年的重點任務,推動實現中醫藥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傳統的中醫藥如何借力技術融合發展的“風口”?規劃強調,發展前沿關鍵技術與創新方法,加強多學科前沿技術與中醫藥的深度交叉融合,切實促進中醫藥研究策略的優化和複雜係統研究方法學上的變革,深入揭示證候、中藥方劑等中醫藥關鍵問題科學內涵。到2020年解決一批製約中醫藥發展的關鍵科學問題。

天然藥物成為新藥開發來源的國際新趨勢已出現,中藥研發及中藥標準的國際競爭也日趨激烈。對此,規劃提出到2020年形成不少於50項藥典標準和100項行業標準,完成5—10個中成藥品種在歐美等發達國家作為藥品注冊,推動健全中醫藥標準體係。

基於獨特的臨床療效優勢,“十二五”時期,16類重大疾病中醫藥防治療效獲得循證依據。為讓傳統的中華瑰寶進一步發揮好在治療重大疾病中的協同作用和在疾病康複過程中的核心作用,規劃指出選擇重大疾病、難治性疾病,係統開展臨床評價、療效機製及中醫個體化辨證論治能力提升等研究。

規劃還強調,重點突破中藥新藥發現與評價、中藥新藥安全性評價技術等核心技術瓶頸問題,為重大新藥創製提供源頭創新。

最後更新:2017-06-18 00:57:43

  上一篇:go 韓媒:中國產機器人三年後將占據全球市場半壁江山
  下一篇:go 四川省將選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