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78 返回首頁    go 搜狐


經濟參考報:懲治金融欺詐須紮緊監管籬笆

我國互聯網金融高速發展暴露出的安全風險問題一直備受關注,據數據顯示,每天平均發生的金融欺詐行為達5萬次。另據媒體報道,一個名為IGOFX的外匯交易平台打著“躺著賺美金”的口號,以“高收益”誘惑“人拉人”瘋狂發展下線。近日被曝出,近40萬名投資者約300億元人民幣“被騙”。

對此,網民表示,金融詐騙花樣不斷翻新,讓人防不勝防。這一方麵反映出我國一些投資者自身安全意識薄弱,另一方麵也凸顯我國打擊金融亂象的緊迫性,未來亟須填補監管空白,紮緊監管籬笆。

暴利背後暗藏風險

業內人士稱,金融欺詐新花樣頻出,一些平台在沒有風控能力情況下開展互聯網金融業務,還有個別企業打著互聯網金融旗號行集資詐騙之實。

網民“莊未眠”說:“按照常規思維,暴利的背後往往隱藏著不為人知的風險。事實上,當你麵對所謂的豐厚利潤與回報,不去調查它的真實性而盲目投資,其結果便已注定。”

網民認為,很多受騙者即使發現騙局,為了保護自己的投資,還是會故意或被迫用謊言吸引更多下線,堅信隻要有後來人,高額利息就不會斷,自己的本錢總有一天會回來,最終變成“全民尋找接盤俠”的悲劇。

網民“薑兆華”說:“近年來,各類理財公司、投資擔保公司、P2P公司、保險代理公司等非銀金融機構鋪天蓋地。但是目前,這些公司從注冊、審批到經營,並未納入當地的金融監管。工商、金融辦、監管辦到底誰來負責監管這些機構,一些地方存在相互推諉的現象,因此形成了監管空白。”

網民“4月先森”建議,奉勸各位想做外匯、黃金、原油等金融投資一定要找正規平台。

金融監管應聯合發力

網民認為,根除這類金融亂象,既需要監管部門嚴厲打擊,填補監管空白,紮緊監管籬笆,也需要投資者自身提升安全意識。

網民“趙占領”建議,一方麵公安執法部門要加大打擊力度,在事前或事發之初就想辦法製止。另一方麵,投資者也不要輕信高額回報的項目,一般情況下,年化收益在10%以上的投資都需要警惕。

網民“董希淼”認為,一是要從源頭上加強製度建設,把好入口關、資質關。二是采取多種針對性措施,對日常行為實施嚴格監管。完善部門聯動機製,金融監管部門與公安、法院等部門加強協調配合,打出治理金融亂象的組合拳。三是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嚴厲處罰。

網民“徐忠”認為,對於違反監管規定的所謂“金融創新”,應嚴格進行取締,比如近年來部分P2P平台以金融創新的名義發展的資金池業務。對規避監管或進行監管套利的金融產品,有關部門也應主動打擊。

(原標題:懲治金融欺詐須紮緊監管籬笆)

最後更新:2017-07-25 06:47:40

  上一篇:go 房企並購加速規模擴張 3年涉資1.2萬億元
  下一篇:go 聖農發展上半年淨利降逾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