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9
搜狐
“漂亮50”接班人浮現 A股七翻身概率有多大?
盡管今年以來上證綜指小漲3.68%,但多數投資者談起股市仍然愁眉苦臉,因為此前熱鬧上漲、不斷創新高的是屬於“少數派”的“漂亮50”,事實上超過7成A股今年以來錄得跌幅,特別是經曆了5月的快速下跌之後,不少股票股價目前仍趴在低位。
A股市場上素來也相信“五窮六絕七翻身”的說法。在金融去杠杆恐慌期過後,近期流動性之憂有所緩解,整體市場有了回暖的跡象,部分中小型題材股蠢蠢欲動,“七翻身”在今年7月實現的概率有多大呢?
“七翻身”實現概率大
據了解,“五窮六絕七翻身”的說法源自香港,總結了香港股市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的一個現象。這是由當時的經濟分析員總結了曆年香港股市升跌而得出的結論,即股市在每年5月的時候會開始下跌,到了6月跌得更凶,而到了7月就會起死回生。
據說這個諺語有不少信徒,有一眾小股民對此深信不疑。在上世紀90年中後期,甚至有人以各種措施來“預防”這現象,包括在踏入5月之前把手上的高價股票賣出,而於6月底大手購入各種低價的優質股票等。
在經濟學家宋清輝看來,這個諺語與現實中的股市,確實“存在較高的相關性”。其表示,清暉智庫統計了近10年來上證指數的月度漲幅,6月確實是比較危險的一個月份,10年裏跌多漲少。而7月份在過去10年裏,平均漲幅為接近3%,因此說成“七翻身”不算太為過。
相關數據統計也顯示,“五窮六絕七翻身”並不是那麼不靠譜。過去十年中,A股在5月份漲跌各半,但下跌幅度都比較大,例如2008年、2010年和2011年的5月跌幅均超過5%。過去十年中的6月,則有4年上漲6年下跌,其中2008年跌幅最凶,大跌20.31%,而2010年6月和2015年6月分別大跌7.48%和 7.25%。不過,由於此前出現急跌,今年6月A股反而上漲2.41%。
再看7月份,從近10年的表現來看,7月份A股漲多跌少,而且漲幅往往都較大,比如2014年7月份,A股大漲7.48%,2010年7月份則上漲近10%。
而“七翻身”更為靈驗,從過去10年中7月份的表現來看,A股7次上漲3次下跌,而且漲幅往往都較大,就是連2008年這個大熊市的7月份都是上漲的。2009年7月的漲幅高達15.30%,2010年7月和2014年7月分別漲9.97%和7.48%。
那麼,今年的情況又會如何呢?A股市場今年經曆了“一九”的極端分化,盡管今年以來上證綜指小漲3.68%,但熱鬧上漲、不斷創新高的是屬於“少數派”的“漂亮50”,另一個陣營“要命300”中目前仍有不少股票股價趴在低位。統計顯示,不計去年7月以後上市的次新股及期停牌股,在2856隻可統計的股票中,有2054隻股票今年以來錄得跌幅,所占比例約72%。今年以來僅628隻股票跑贏大盤,占比僅約22%,即是說接近8成股票跑輸大盤。
這種情況下,今年7月份的走勢更加令人矚目,業界普遍認為7月走好的概率較高。一位國信證券的分析人士認為,7月份上漲的概率高有季節性因素,主要有市場流動性年中考核結束、中報業績向縱深發展,而一季度政策麵開始也發力。
宋清輝也認為,“七翻身”在今年7月會實現的概率非常大,隨著中報行情逐漸的來臨,資金或會在七月份重新選擇相關股票,多數超跌低估股仍有補漲需求。而從整體來看,我國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來看,經濟發展正處於謹慎樂觀的期間,在經濟下行壓力逐漸減弱、經濟環境好轉、市場投資氛圍變好、投資者信心增多的趨勢下,股市有望整體走強。
金融去杠杆恐慌期已過
從近期的市場走勢來看,在經曆較長時間的下跌之後,從六月中下旬開始,大盤龍頭股的活躍度出現了明顯的下降,大盤股和小盤股的差異相對弱化,部分題材類板塊,例如鋰電池和石墨烯等板塊已經出現明顯異動,整體市場有了回暖的跡象。
申萬宏源認為,金融去杠杆的恐慌性預期已過,但其對經濟的滯後影響以及對流動性的負麵影響仍然存在。本輪金融去杠杆已經使得銀行間利率,債券收益率和社會融資成本出現上升趨勢。資本市場一度受此影響,產生過大幅回落。但從目前情況看,國債收益率曲線已經極為平坦化,甚至出現倒掛;銀行同業拆借利率超過基準貸款利率。以上現象說明目前的利率市場已經充分記錄了金融去杠杆的政策預期。
申萬宏源建議關注股市政策邊際的改善。其認為,近期股市政策友好程度有所提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一是限售股解禁新規的公布,盡管業內仍有爭議,但對市場嗬護的心態可見一斑;
二是新股發行速度總體有所下降,最近幾周的新股發行速度相比上半年開始有所下降;
三是管理層對收購兼並的看法有所改觀,近期購並重組上會數量明顯增加,管理層也表示資產重組是資本市場的重要功能之一。
宋清輝也認同,國家的相關政策決定了A股的進退。其認為,“十九大”是2017年下半年意義最為重大的會議,在會議前夕以及後期,市場會相對處於穩定階段,而且還將出現有關經濟發展、國家戰略、國計民生等方麵預期,從而有助於對7月份的證券市場起到提升作用。
不過,盡管市場出現了一定的活躍跡象,但目目前股市場的成交量處於逐漸萎縮的狀態,業界人士提醒,在去杠杆的大背景下,7月份市場流動性也並不寬鬆。
華鑫證券認為,7月仍存在流動性之憂,首先在於7月近萬億資金規模到期能否再續作。6月份以來,中國央行貨幣投放明顯有所增加。央行6月上中旬大量的逆回購投放量恰好橫跨半年度MPA考核期間,所以真正考驗央行態度的是7月份的巨量到期是否會續作。6月後兩周央行連續淨回籠資金,公開市場連續兩周淨回籠資金3800億元,7月央行如果延續謹慎的操作風格,那麼有理由擔憂7月資金麵將再度麵臨較大考驗。
華鑫證券認為,7月份央行的政策操作靈活度或將加強,在去杠杆與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之間把握好平衡,其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基調不會改變,所以不應奢望市場流動性層麵明顯轉暖。
市場將從“一九”向“三七”擴散?
7月份第一周,上證綜指上漲0.80%,“七翻身”露出了苗頭。近期“漂亮50”出現了一定的調整,而中小盤個股在六月下旬開始走出一波反彈行情,不過題材輪動快速。在這種市況下,投資者應采取什麼樣的策略呢?
國信證券表示,在今年行情第一階段,行業優勢地位確定、低估值、基本麵顯著改善的“漂亮50”率先啟動。而目前各個行業已開始普遍認同“龍頭”的投資價值時,意味著投資邏輯慢慢從公司的短期基本麵轉向中期的行業競爭格局重構,市場行情的第二個階段,將從“漂亮50”擴散到各個行業優勢企業。
海通證券同樣持“擴散說”,維持A股整體偏價值的風格不會變的觀點。其表示,4~5月因為金融監管力度大,市場風險偏好回落,出現了“漂亮50”獨領風騷的行情,隨著市場環境轉暖,市場結構有望從“一九”回到“三七”,從一線藍籌價值向二線價值成長擴散。其所指的二線價值成長股,主要是市值在100~500億元公司,集中在醫藥、機械、通信、電子、汽車等行業,數量占比29%。
國信證券判斷,從6月份以來的市場變化來看,在個股大幅度下跌之後,個股的反彈空間已經被有效打開,特別是在7、8月份市場中成長性個股已經具備一定的反彈操作的空間。MSCI成分股則在7、8月份陸續走出或延續趨勢性的行情。其認為,七月份市場的波動空間仍然相對有限,但個股已經具備10~20%的反彈空間。因此在7月份可對中小盤個股進行反彈操作,而對中大盤個股則仍然進行適當的趨勢性交易。由於管理層倡導價值投資,在未來的行情之中仍然以價值為主線,以成長為輔助。
(原標題:“漂亮50”接班人浮現,A股七翻身概率有多大?)
最後更新:2017-07-07 23:2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