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94 返回首頁    go 搜狐


多家上市銀行加速業務結構調整

8月29日,民生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江蘇銀行貴陽銀行發布2017年半年報。截至29日,共有20家A股上市銀行發布了半年報。通過梳理公開數據可看出,受到多重因素影響,多家銀行正在加速調整業務結構,一方麵收縮同業業務,一方麵加快投放表內貸款,尤其是部分股份製銀行,持續加大對零售貸款投放態勢明顯。

受到監管層政策指引以及金融市場利率中樞上升影響,銀行尤其是城商行同業業務規模明顯收縮。根據目前已披露的20家A股上市銀行半年報,相較一季度末,近三分之二銀行的同業資產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13家同業負債出現下降趨勢。

同業資產包含存放同業款項、拆出資金和買入返售金融資產三項。數據顯示,從下降幅度來看,無錫銀行的同業資產規模從期初餘額64.3億元降至中報本期餘額16.3億元,降幅達74.7%,是目前已經公布數據的上市農商行中,同業資產規模降幅最大的。南京銀行中信銀行華夏銀行寧波銀行四家銀行同業資產較2017年一季報下降23.64%、18.13%、16.87%和15.74%,三個月內降幅逾一成。

同業負債包含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存放款項、拆入資金以及賣出回購金融資產三項。常熟銀行中信銀行招商銀行、南京銀行四家銀行較一季度分別下降24.62%、13.87%、8.07%、7.56%。其中,南京銀行在同業負債端,已由去年上半年的1571.60億降至629.95億,在一季度681.47億的基礎上繼續下降。

同業業務的收縮對銀行收入和利潤也產生了一定影響,數據顯示,多家股份製銀行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出現下降。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上半年銀行的同業資產和同業負債都在下降,對銀行盈利結構的影響在於其所帶來的利息淨收入在營業收入中占比下降。

在壓降同業業務的同時,多家銀行在表內貸款的投放上持續加大力度。中信銀行數據顯示,上半年同業資產減少2817億,下降51.5%;同時確保信貸資產平穩增長,客戶貸款增加2132億,增長7.4%。

而銀監會此前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貸款增速開始超過同級的資產增速。今年上半年,銀行業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23.5萬億元,同比增長13.2%,增速快於同期資產增速1.7個百分點,這也是2015年以來的首次。

值得注意的是,信貸資源重點向資本占用及風險相對較低的個人貸款傾斜也成為很多銀行業務調整的方向。而從結構來看,上市銀行零售貸款增長主要集中於消費貸款、信用卡透支,以及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的增長。

以目標是“零售為核心,對公、同業協同發展,打造領先的智能化零售銀行”的平安銀行為例,上半年其零售貸款增量是公司貸款增量的9.2倍。平安銀行中報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其零售貸款餘額 6570.35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1.46%。華融證券報告分析稱,平安銀行的營收結構和利潤結構調整較大,零售金融業務的營收和批發業務的營收占比從去年同期的三七開,到今年大約四六開。中報數據顯示,在利潤的構成中,上半年平安銀行的零售金融業務利潤總額占比從去年的29%迅速提升至64%。

一直以對公業務見長的中信銀行也開始大力布局零售業務。中信銀行數據顯示,其上半年零售貸款增量達到公司貸款增量的18.41倍,其個貸占比比年初提升3.4個百分點到36.63%。中信銀行還重點發展信用卡業務,上半年末,其信用卡貸款餘額為3021.56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7.33%;實現信用卡業務收入165.99億元,同比增長49.75%。

更為平衡的發展零售和對公業務有其內在原因。中信銀行副行長兼財務總監方合英在發布會上表示,上半年中信銀行個人貸款定價比上半年新發生的對公貸款定價高,有比較高的收益率。董希淼也表示,銀行零售業務比重上升是個積極的現象,“這種轉型與經濟結構增長變化有關,消費升級發展給零售業務帶來很好契機,相對而言,對公貸款收入受到外部經濟環境影響較大,對公貸款不良率的升高也使得銀行更傾向發展零售業務”。但他同樣強調,零售業務需要銀行進行較大的前期投入,對於前期沒有太多基礎的中小銀行而言,短期發力零售比較困難。

(原標題:一手加快信貸投放一手收縮同業業務 多家上市銀行加速業務結構調整)

最後更新:2017-08-30 01:47:15

  上一篇:go 招投標法將修改 排名第一不一定中標
  下一篇:go 空調業迎近十年最好年景 利好之下警惕跌進“產能過剩”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