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搜狐
專家:完善市場製度 使得長線資金願意參與駐紮在市場
今日,證券日報與中國經濟網聯合舉辦“七問中國股市”論壇在京舉行。據介紹,為加強資本市場理論建設,壯大積極健康的市場輿論力量,引導市場主體更好擔當社會責任和市場責任,營造更有利於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和深化改革的市場生態的背景下,組織了此次論壇。會上,多位業內專家對當前A股市場中的熱點問題進行討論。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演講中表示,中國股市逐漸邁入初步成熟的發展階段,漸漸成為經濟的晴雨表。經濟的企穩是支撐資本市場發展的重要的邏輯。此外,他還表示,融資者的利益跟投資者的利益的平衡非常重要,一級市場跟二級市場的平衡也是非常重要的,引入資金的速度跟融資速度需平衡,保護好投資者利益等將有利於A股市場健康發展。
在談及如何完善退市製度在內的優勝劣汰機製的問題時,前海開源基金董事總經理楊德龍認為,股票市場有進有退,這樣才能保持供給平衡,保持市場中的優勝劣汰。這兩年可以說退市製度的完善一直是監管層工作的重點,並且今年退市公司的數量明顯增加,退市的節奏明顯加快,這也體現了監管層的決心,要逐步通過完善退市製度,推動A股市場的發展,改變了過去A股市場習慣於炒差、炒小和炒新的習慣,來引導價值投資理念。
萬博研究院新供給中心主任劉哲談及到當前中國並購市場現狀時表示,從美國產業發展曆史上,經曆了五次並購浪潮,雖然中國和美國的產業背景及政策背景存在不同,但其中一些經驗會有啟示。並購重組存在一些風險,加強監管有利於整個並購市場規範化的發展,讓並購市場夠有效的支持整個實體經濟的發展,從根本的需要讓整個並購回歸產業本質。
證券日報常務副總編輯董少鵬稱,中國股市形象要好起來,就要把長線資金吸引進來。“通過製度的完善,使得我們的長線資金願意參與市場,駐紮在市場,我們市場的價值投資和合理回報就會形成一個相對穩定的機製,但是會不會還有投機,熱錢總是有的,投機也是市場必不可少的部分此外,還需完善法律和製度的機製,補上法律機製的短板。”他表示。
此外,CCTV證券資訊頻道首席評論員鈕文新、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管理合夥人張連起、 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市場研究總監桂浩明分別從“IPO”常態化、“全市場常態化”,機構投資者、重要股東如何擔當穩定市場的責任、新三板市場建設等領域闡述了建設性觀點。
最後更新:2017-09-09 21: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