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8
搜狐
10大銀行9家基金7大保險很緊張!人保部考核年金管理
萬億企業年金迎來三年一次的大考!
2017年7月即將到期的企業年金機構管理機構在6月中旬剛剛完成了年金資格延續資料的上報。和三年前的考核相比,這次考評用暫停新業務取代了資格考察(1年)的評定;在取消資格的評定中,增加了市場和業內形象負麵等因素,都比以往更加嚴格。
工農中建交等10大銀行,華夏、工銀瑞信、易方達等9家大基金公司,7家保險公司或旗下養老、資管子公司,2家券商、2家信托公司和1家養老金公司,合計31家企業年金管理機構都在等待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險部(簡稱人保部)的企業年金管理機構延續通知。
人保部辦公廳還專門發函給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商請提供相關銀行、信托、基金、券商和保險機構過去三年被處罰的情況。
五種情況下會被暫停新業務
中國基金報記者從人保部官網上獲悉,2017年6月初人保部辦公廳向31家企業年金管理機構發出了《關於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機構資格延續有關問題的通知》。
據悉,2005年7月認定、以及2008年7月、2011年7月和2014年7月通過認定延續的31個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機構資格,將於今年7月到期,按現行規定應進行資格延續。
人保部的此次機構資格延續中有三種評定,分別為資格延續、暫停開展新業務和取消管理資格。
人保部根據申請報告、現場檢查結果、市場評價情況、日常監管記錄、有關監管部門意見等,由評審專家提出評審意見,由監管部門根據評審專家意見做出資格延續、暫停開展新業務、取消管理資格的決定。
對於符合規定條件、遵守準入時承諾、合規開展業務、市場表現和業務發展良好的企業年金管理機構,將允許資格延續。
值得關注的是暫停開展新業務的評定,三年前的評定時沒有這一項,而是資格考察(1年),相比此前的資格考察,這一次的暫停新業務更加嚴格。
人保部規定了五種情況下,企業年金管理機構將被暫停新業務。
1、近3年因企業年金業務存在違法違規行為受到監管部門行政處罰的;
2、申請報告陳述不夠清晰、不完整,重要內容的陳述與機構實際情況不符的;
3、企業年金管理製度不健全、風險控製製度不完善的;
4、正在被國家司法機關、有關監管部門調查,或者正處於整改期間的;
5、公司治理、決策機製不健全的。
其中,第2條為新增內容,人保部還要求“被暫停開展新業務的機構,應提交業務整改或發展報告;暫停開展新業務期限結束後,根據整改情況確定資格延續或取消資格。”
而在三年前的評定中,“被認定資格考察的機構,應提交業務整改或發展報告,考察期結束後根據事實情況確定資格延續或資格注銷。”2017年的此次考評比三年前的處理結果更嚴一些。
市場和業內形象負麵要被取消資格
人保部規定了在五種情形下,機構將取消企業年金管理資格。
1、未按時提交申請報告的;
2、申請報告有虛假陳述、隱瞞有關情況或者重大遺漏的;
3、違反資格準入時的相關承諾,企業年金管理服務持續不適應市場要求,委托人(受益人)、業務合作機構及監管部門方長期給予負麵評價的;
4、公司治理、決策機製持續不健全,或者企業年金管理製度、風險控製製度持續不完善,在市場和業內形象負麵,且影響到企業年金管理業務發展或基金安全的;
5、近3年有三次以上違法違規記錄或者一次以上經責令改正而不改正的。
和三年前的考評相比,新增的是第4條規定,特別是其中的市場和行業形象負麵的內容,顯示出企業年金機構管理更加嚴格。
第3條還進行了比較明顯的修改,三年前考評的第3條為:“違反資格準入時的相關承諾,未設立專門機構、未配備一定數量專職人員,企業年金業務持續發展緩慢或持續負增長的”
該通知中規定的企業年金資格延續申請的受理時間為2017年6月15日和16日,中國基金報聯係的多家企業年金管理機構均表示,已按照人保部要求的時間提交了延續申請,等待7月到期後人保部的企業年金資格延續通知。
人保部發函給三會 提供相關機構被處罰情況
中國基金報記者還從人保部官網獲悉,人保部辦公廳2017年6月已經發函給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商請提供相關銀行、信托、基金、券商和保險機構2014年7月以來被處罰的情況。
該函列出的銀監會管轄的銀行和信托公司分別由7家和2家,分別為工行、中行、建行、交行、浦發銀行、招行、光大銀行、華寶信托和中信信托。
該函列出的證監會管轄的基金和券商分別有9家和2家,分別為海富通基金、華夏基金、南方基金、易方達基金、嘉實基金、招商基金、富國基金、博時基金、銀華基金、中金公司和中信證券。
該函列出的保監會管轄的公司有4家,分別為平安養老、太平養老、新華人壽和華泰資管。
目前管理企業年金的31家機構,除了上述24家機構外,還有一些銀行、保險和養老金公司不在提供被處罰情況之列。
投資管理機構三年比拚 規模增長首尾相差23倍
中國基金報記者對比了2017年一季度和2014年一季度企業年金投資管理機構的發展情況,在企業年金市場整體增長81%的情況下,各家企業年金投資管理機構的規模增速和增長金額相差很大,有的暴增175%,有的僅增26%;有的規模增加近千億,有的隻增加41億。
據悉,2014年一季度到2017年一季度這三年時間裏,規模增速和增長金額最大的都是泰康資管,該公司從564.9億元增加到了1553.3億元,目前管理金額僅次於平安養老,短短三年增加了988.4億元,增幅達到了175%。
增長金額緊隨其後的是平安養老和國壽養老,分別增加了756億元和536.7億元,不過從增幅來看,平安養老和國壽養老均與行業平均增速81%相差不大。
在基金公司中,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和工銀瑞信基金公司的增長金額最多,分別為304.6億元、284.1億元和240.2億元。
從規模增速來看,僅次於泰康資管的是招商基金和銀華基金,增速均為168%;其次是易方達基金、富國基金和華泰資管,這三家機構過去三年的規模增速都在110%以上,明顯高於行業平均的81%漲幅。
從增長絕對金額來看,泰康資管過去三年新增的988.4億元比增長金額靠後的企業年金機構多出了23倍。
(原標題:10大銀行9家基金7大保險很緊張!人保部考核年金管理,5種情形會被取消資格)
最後更新:2017-06-29 23: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