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
搜狐
低油價高稅負致我國煤製油現虧損
在近日舉行的首個百萬噸級煤炭間接液化示範項目現場調研會上,《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煤製油示範項目均已實現穩定長周期運行。但也麵臨著一些難題,比如汙水處理投資和運營成本過高,在低油價、高稅負雙壓下出現虧損。
業內專家一致認為,煤製油示範工作應繼續發展和完善,但在低油價的情況下,應嚴格控製示範單位數量,不能簡單翻版擴產,煤製油要與傳統石油化工融合互補,向高端化工產品發展,才能提高效益,解決麵臨的難題。
示範項目均實現長周期穩定運行
陝西最北邊的榆林市,地處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地的邊緣。在廣闊平坦的榆橫煤化學工業園北區,近6層樓高的氣化爐和戴著“藍帽子”的巨大煤倉顯得格外醒目,這便是兗礦集團全國首個百萬噸級煤間接液化示範項目現場。
2011年2月25日,兗礦集團、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和陝西延長石油(集團)公司三方按照50%:25%:25%股權比例組建陝西未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下稱“未來能源”),規劃在此分兩期三步建設年產1000萬噸油品和化學品的煤清潔利用工程。
上述示範項目是一期工程啟動項目,采用上海兗礦能源科技研發有限公司自主知識產權的低溫費托合成技術,設計規模年產115萬噸油品。於2012年7月開工建設,2015年8月底一次投料成功,運行一年多即達產達效,不但已生產出清澈透明、不含硫、不含氮的汽油和柴油,超過歐V達到國六標準,還能生產出航空煤油。
這無疑是近些年來我國煤製油技術進步和提升的一個縮影。據了解,我國於20世紀80年代初恢複煤製油技術至今,目前已建成一個煤直接液化、五個煤間接液化示範項目,總產能達673萬噸。
“示範項目均實現了長周期穩定運行,煤製油技術工藝得到進一步驗證,能耗、水耗在不斷降低。同時,在煤製油大型工程設計、建設、運行和管理等方麵也積累了豐富的工程經驗,重大裝備生產和製造也取得突破,裝備國產化水平大幅提升,整體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院長史獻平介紹說。
中國工程院院士舒興田也表示,我國煤製油技術一直在進步和提升,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在工藝、設備、催化等方麵已取得突破,費托合成裝置也實現了長周期運轉,奠定了煤製油產業發展的基礎。
根據《煤炭深加工產業示範“十三五”規劃》,還將新建潞安長治、伊泰伊犁、伊泰鄂爾多斯和貴州渝富畢節煤製油示範項目,而被列入儲備項目的是陝西未來能源榆林煤間接液化一期後續項目、伊泰甘泉、寧煤二期等煤製油項目。預計2020年,我國煤製油產能為1300萬噸/年。
低油價、高稅負雙壓下現虧損
但不容忽視的是,在低油價和高稅負的雙壓下,煤化工項目盈利壓力巨大。
金聯創數據顯示,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間,國際原油價格下跌達2/3,成為20世紀70年代以來三次暴跌之一。由於原油生產商虧損減產造成的全球供給收縮,國際油價在2016年整體處於反彈階段,最低37.22美元/桶,而在年末漲至了57.21美元/桶。不過,今年油價整體處於寬幅震蕩回落的局麵,目前徘徊於50美元/桶左右。
“煤製油的盈虧平衡點一般是在油價50美元/桶至60美元/桶,有的甚至達到70美元/桶,不過還得看怎麼算賬,尤其是煤炭的價格,如果從市場上買煤,油價在50美元不掙錢。”史獻平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低油價下煤製油效益欠佳,行業出現虧損,而且煤製油行業稅費過高,示範企業難以承受。
據了解,2014下半年以來,為衝抵油價下跌,財政部於2014年11月、12月和2015年1月連續三次發文上調成品油(包括煤基製油)消費稅。經測算,消費稅提高後,煤製油示範項目柴油綜合稅負為36.82%,石腦油綜合稅負為58.98%。以2015年為例,煤製油企業每生產一噸柴油,虧損1592.85元;每生產一噸石腦油,虧損1835.99元。
近幾年,多位全國人大代表曾在兩會上提議國家減免煤製油消費稅或實行先征後返,以此推動產業發展。今年2月份,來自寧夏回族自治區國資委的消息稱,經國家七部委研究,已同意給予神華寧煤煤製油示範項目消費稅免征5年的優惠政策,並已上報國務院審批,不過目前尚未有公開文件。
“成品油消費稅是煤製油企業的一項重負,但企業不能寄希望於成品油消費稅減免政策,而要從企業和項目自身尋找效益增長點。在稅負政策上,建議研討對進口油品征收能源安全稅,用於補貼國內的煤製油示範企業。”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稱。
煤製油遭遇的難題並不僅於此。史獻平介紹說,煤製油工藝技術還有待進一步優化和提高,特別是係統集成優化、高附加值產品分離和利用方麵。同時,汙水處理投資和運營成本過高,按照濃鹽水結晶分鹽“零排放”工藝路線,百萬噸煤製油項目整套水處理係統單項投資接近10億元;噸水處理直接運行成本為30到40元。
從煤製高端化學品突圍
史獻平認為,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已經超過65%,煤製油示範工作對我國有戰略意義,應繼續發展和完善。但是,示範工作應圍繞技術優化、設備完善、降低投資、優化布局、多煤種適應等方向進行,而不是簡單翻版擴產。同時,示範工作應優先安排有技術生產基礎的單位進行,嚴格控製示範單位數量,同時在低油價時對示範單位實施稅收優惠政策,而示範單位也應積極探索提高產品附加值的途徑,提高企業效益。
這一觀點得到了眾多專家的認可。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基銘表示,我國煉油行業總體過剩,發展煤製油是我國能源多元化戰略,目前處於示範階段,在當前的油價下,不宜大發展,要適度發展。新建項目要有合理布局和規劃,避免行業發展亂象。大型項目應當遵循前期規劃要充分、建設階段要抓緊、投料試車要安穩的原則,充分了解產品經濟性,製定科學產品方案,選擇可靠技術路線。煤化工要與石油化工融合互補發展,向高端化工產品方向發展,才能解決麵臨的問題。
“生產大路貨產品越來越沒有出路,誰在高端產品多樣化上做得好,誰才能勝出。”工信部產業政策司巡視員辛仁周建議,煤化工產業要堅持創新引領,增強競爭力。同時,堅持融合發展,促進煤化工和相關產業協同發展。比如利用石油化工的成熟工藝,生產高質量的化工產品;積極采用國產化裝備,帶動相關裝備產業發展;與信息產業融合發展,提高煤化工裝置的智能化水平。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徐東華提醒煤化工企業,要考慮對資源的吃幹榨盡、循環利用;要依托國內大型示範項目實現技術、裝備國產化;重視輕資產化的發展模式,這樣有利於企業抵禦各類金融風險;項目須有很好的效益點,才能吸引資本關注。
未來能源顯然已認識到了這一點,正在著力建設煤間接液化一期後續項目,除200萬噸/年采用低溫費托合成工藝外,還將采用兗礦集團自主開發的200萬噸/年高溫費托合成工藝。“高溫、低溫費托合成相結合,產品鏈向下遊延伸,計劃種類28個,形成塑料橡膠、費托特色化工、紡織等多種產業集群,重點生產高附加值、精細化、差異化的化學品產品,提升裝置的盈利能力。”孫啟文如此介紹一期後續項目的特點。
舒興田認為,煤通過費托合成走油化一體化路線生產特色化學品,是低油價下煤製油項目提升經濟效益的一個非常好的思路。他建議要深入研究煤基石腦油的特點,好好加以開發利用。同時,科學規劃煤基化學品和煤基油品的流程,要堅持最短流程原則,提升煤基化學品競爭力。此外,把延伸產業鏈和技術合作、招商引資結合起來,項目單位可將力量集中在大宗化學品上,對於產業鏈上的一些小化工產品,可以考慮尋找有特點的企業合作開發。
據了解,未來能源一期後續項目供水、供電、土地、鐵路規劃等工作基本完成。項目申請報告、環境影響評價、水資源論證、節能評估等各項支持性文件正在編製中。其中,項目選址論證報告、水土保持方案、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已進入行政審批階段。項目工程設計已全麵開展,按照項目建設總體進度安排計劃,一期後續項目及配套煤礦預計2018年4月開工。
(原標題:低油價高稅負致我國煤製油現虧損)
最後更新:2017-08-14 07: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