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19 返回首頁    go 搜狐


兩市629項回購計劃要買800億元股票 327億沒著落

盡管股票回購在A股和B股市場並不多見,一般股民關注度也不高,但作為真金白銀回饋股東的方式之一,股票回購比“高送轉”要靠譜N倍,以至於能夠在2015年股市大幅波動中成為護盤利器。

尤其是在2015年,有多家上市公司先後出台多個回購計劃、提振信心。然而,兩年時間過去,上述回購計劃中有多個仍在等待董事會、股東會審批通過,還有多個公司直接宣布中斷或放棄回購計劃——這這這,光說不買了?

據券商中國記者統計,截至日前,A股和B股市場累計披露了629項股票回購計劃,以披露的回購資金上限計算,這些回購計劃最高將買入809.97億元市值股票,其中已正式公告將回購股數累計達到60.7億股——涉及市值482.53億元(含未完成部分)還有327.43億元的回購計劃仍未有著落,占比達到40.43%。

就回購計劃的狀態來看,上述629項計劃中有402 項已經完成,占比達到63.91%;有179項仍處於“董事會預案”和“股東大會通過”狀態、未進入實施階段,占比為28.46%;同時有22項計劃為失效、未通過和停止實施狀態,占比達到3.5%。

據了解,作為上市公司的利潤分配方式之一,股票回購通過減少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來提高每股淨資產和每股淨利潤,多用來上市公司分配利潤、提振市場信心。此舉有時也成為一些公司並購重組項目的配套內容之一。

新湖中寶完成回購,買入19.67億元股份

截至目前,兩市共有402項回購計劃宣告已經完成,占全體回購計劃的63.91%,合計回購57.16億股,涉及回購資金達到205.49億元,其中回購金額前三名分別是石化油服、新湖中寶和美的集團。

值得注意的是,石化油服實施了內地股票市場最高金額的回購計劃,但該回購計劃是中石化石油工程公司2014年借殼上市的配套項目之一,並非是在2015年股市大跌背景下才出台用來穩定市場信心的舉措。

根據重組方案,2014年*ST儀化將出售全部資產負債給中石化股份公司,回購中石化股份所持其24億股股份(占比40%),同時向中石化集團增發股票購買中石化石油工程公司100%股權並宣布配套定增方案。數據顯示,該項回購計劃已經實施完成,回購金額達到63.03億元,在內地股票市場中涉及金額最高。

新湖中寶實施的回購金額位居市場第二,它推出回購計劃時明顯考慮了二級市場的影響因素。2016年1月,在經曆了熔斷式下跌後不久,中湖中寶即發布了股票回購計劃預案,公告稱回購的理由是“近期公司股票價格受宏觀環境、行業環境和二級市場走勢等多重因素影響波動較大,為樹立投資者信心,維護投資者利益”。

根據新湖中寶的預案,公司當時計劃回購10億元~20億元,且回購股份價格不超過5.20元/股。比較靠譜的是,新湖中寶在發布預案後不久即開始實施回購,截至2016年6月27日,新湖中寶已累計回購5億股,購買最高價為4.26元、最低價為3.71億元,支付總金額達到19.67億元。

和新湖中寶類似,美的集團在2015年6月底發布了回購預案,計劃按照股份回購金額10億元、回購價格上限48.54元/股進行回購,預計最高可回購2060萬股,公司很快就實施了該方案。截至2015年7月底,美的集團共回購2959.16萬股,回購資金達到10億元。

除了A股市場,B股上市公司也是回購的主要力量之一。例如,京東方B、長安B和晨鳴B都曾發布過回購計劃,分別已經回購2.66億股、1.72億股和0.87億股,以人民幣估算,回購涉及金額分別達到6.81億元、5.2億元和2.82億元。

萬科百億回購額度隻買了1.6億

盡管回購計劃是真金白銀回饋上市公司股東的舉措,但回購計劃一天沒有進入實施階段,都存在被中途停止的可能性,而就算真的通過董事會、股東大會批準,也可能因為股價不合適而隻回購了一小部分股份。

海通證券曾在2015年7月發布最高達216億元的回購計劃,稱“近期A股和H股股票市場大幅震蕩,為保護投資者利益”,公司決定回購部分公司股份,預計可回購股份不超過11.5億股,回購資金總額最高不超過216億元。

如果上述回購計劃得以實施,海通證券將完成內地資本市場最大回購計劃。然而,2015年12月,海通證券宣布停止了這一項回購計劃。海通證券解釋稱,是由於在該年11月2日分別召開的一係列債券持有人會議上,未能就相關議案形成有效決議。

海通證券表示稱,“繼續強行推進回購股份事宜可能會引起公司對相關債券持有人提供額外擔保或履行提前清償義務,將給公司帶來較大經營風險,影響公司的正常經營和資產流動性,並可能影響公司的國際信用評級。”為此,海通證券經慎重研究和評估,現根據股東大會的授權,決定停止實施回購公司股份事宜。

相比之下,萬科則是喊著要回購百億元股份,最後卻隻買了1.6億元。

2015年9月,萬科公告稱,“近期A股股票市場大幅震蕩,為保護投資者利益,公司在綜合考慮業務增長、財務狀況、未來發展戰略以及合理估值水平等因素的基礎上,擬以自有資金回購公司A股股份。”

該份回購預案給對回購的股價給出了一定標準。預案稱,“在回購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100億元、回購股份價格不超過人民幣13.20元/股的條件下,若全額回購,預計可回購股份不少於75757.6萬股,占本公司目前已發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6.86%。”

同時,公告也說明了,“具體回購股份的數量以回購期滿時實際回購的股份數量為準。”這意味著,萬科的回購計劃規模達百億元——一開始說的就隻是上限額度。

2016年1月,萬科宣布回購計劃實施完成,期間累計回購1248.0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0.113%,涉及金額1.6億元,其中回購最高價為13.16元/股,最低價為12.57元/股。這意味著,100億額度回購計劃最後隻用了1.6%。

此外,同樣停止實施回購方案的公司還包括中興通訊、交大昂立和盛和資源,它們曾計劃最多回購10億元、1.5億元和1億元。

中興通訊稱,停止實施回購方案的原因是,A股證券市場總體上已經趨於穩定,且公司股價從8月27日起未出現低於回購股份價格上限的情形,公司認為,將擬用於回購股份的資金用於戰略產品的研發和核心市場的拓展更有利於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交大昂立在2016年4月宣布取消回購計劃,1.5億元額度1元未用。交大昂立稱,“由於公司正在進行收購事項、年報窗口期、近期股價回升等原因,2016年1月26日至今,符合要求可供回購股票的天數較少,公司實際回購股票數量為0股。鑒於公司有意非公開發行股份,擬對員工激勵再做安排,故決定終止在1.5億元額度內回購部分社會公眾股份事項。”

盛和資源則認為,由於公司股價已經恢複常態化波動,且由於公司已於2015年8月10日正式進入重大資產重組停牌階段,股份回購事項已經不適用於公司的戰略發展,因而決定終止1億元額度的回購計劃。

(原標題:兩市629項回購計劃要買800億元股票,但327億還沒著落,22項遭放棄)

最後更新:2017-10-06 08:06:24

  上一篇:go 深圳連續出台互聯網金融監管措施 行業自律監管不斷推進
  下一篇:go 28家上市券商實控人揭秘:地方財政國資占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