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26 返回首頁    go 搜狐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累計輸水100億立方米

記者3日從中國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獲悉,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累計輸水100億立方米,沿線北京、天津、河南、河北4省市5310萬人喝上長江水。

截至3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共調水100億立方米,已向4省市供水95億立方米,其中,向北京供水27億立方米、天津供水22億立方米、河南供水35億立方米、河北供水11億立方米。工程效益好於預期。根據設計規劃,中線工程為受水區各城市的補充水源,通水後,現已成為北京、天津等多地的主力水源和社會經濟發展的生命線。中線工程在緩解受水區水資源供給矛盾、提高供水保障率、改善水質、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有效減少自然災害等方麵,正在發揮重要的戰略性基礎作用。

據了解,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受水區人均水資源量遠遠低於中國平均水平,北京、天津、河北僅為全國的十分之一左右,僅靠本地水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水資源需求。南水北調中線建成通水,有效緩解了受水區水資源供需矛盾。

其中,該工程在北京市沿西四環和東、南、北五環建成了一條輸水環路,並建設了向城市東部、西部輸水的支線工程以及密雲水庫調蓄工程,連通了地表水、外調水、地下水和各大水廠,形成三水聯調、環向輸水、放射供水、高效用水的首都供水安全保障格局,每年可接納南水北調水10.5億立方米以上,為中心城區及城市副中心、房山、大興、門頭溝等新城打通了新的水源輸送通道。

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麵,記者了解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前,天津河道大多斷流,河湖水域麵積萎縮,河道水質難以保證。中線工程通水後,城市生產生活用水水源得到有效補給,替換出一部分引灤外調水,有效補充農業和生態環境用水,同時變應急補水為常態化補水,擴大了水係循環範圍,水質環境明顯好轉。

同時,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促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據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提供數據顯示,目前天津、北京等地綜合用水效率和工業用水效率處於世界先進水平,其中萬美元GDP用水量在100立方米左右,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和城鎮管網漏損率好於全國平均水平。

在減少自然災害方麵,2014年,河南省遭遇63年來最嚴重夏旱,部分城市出現供水困難,特別是平頂山市,主要水源地白龜山水庫蓄水減少,已低於死水位97.5米,供水水源不足,嚴重影響城市供水安全,百萬市區人口麵臨斷水危機。針對嚴重旱情,中線工程從丹江口水庫向平頂山市和許昌市應急調水5800萬立方米,為平頂山市和許昌市緩解兩個多月的“水荒”,平頂山也因此成為河南段首個受益城市。

(原標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累計輸水100億立方米)

最後更新:2017-10-04 01:03:02

  上一篇:go “十一”長假加班費怎麼算? 前4天加班可拿3倍工資
  下一篇:go LME三個月期鉛價格升至6年來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