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
搜狐
内容、渠道、衍生品一个都不少 影视公司全产业链布局加速

近期,文化传媒板块2017年中报已公告完毕。聚焦具体业务板块的数据显示,传媒行业17H1营收和净利增速分别为 13.54%、23.87%,而影视剧板块17H1 缺少大剧确认,营收和净利润增速仅为 13%和 8%,院线类公司业绩小幅下降。业内人士认为,上半年影视行业不景气,过去以估值为主旋律、外延并购为武器的传媒行业,正逐步向以业绩为核心、内生主营为动力的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成为一个集内容、关系、服务于一身的综合服务体。
目前,国内影视娱乐上市公司尚无完全成型的平台生态型公司。因此,多家影视公司,如万达电影、华谊兄弟、当代东方(000673)等加速全产业链布局,新一轮的洗牌不可避免。
“内容+渠道”二者发力,夯实全产业链基础
内容是影视剧的精粹,也是全产业链的一环。当前,优质内容与实力派演员共同完成的精品剧成主流导向。
慈文传媒投资制作的《那年花开月正圆》掀起新一轮收视热潮;华策影视聚焦头部精品剧制作,提供、运营爆款影视娱乐内容,上半年首播全网剧如《谈判官》、《美味奇缘》等9部,开机全网剧11部共464集;当代东方持续强化精品剧的投资制作优势,参与投资的多部电视剧与电影相继完成拍摄或发行。其中三部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女儿红》、《热血长安》首播,均取得不俗成绩。
一方面,不少影视公司增加影视剧内容的优质性,另一方面,它们通过资本运作,并购院线或联手一线卫视和视频网站开拓渠道,最大程度发挥双方的平台、资源优势,实现共赢。
万达电影3亿入股博纳影业,凭借博纳影业旗下运营的41家自营影院,提升院线覆盖率,加码在国内影视上游的布局,持续推进电影生活生态圈建设,助力未来全产业链布局。
华谊兄弟完成大地院线定增认购,并联手上影集团、大地时创等各具优势的股东,投资设立了华影天下(天津)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其涵盖电影制作、发行、院线的全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完善。
当代东方则双管齐下,集中优势资源打造自有品牌管理输出。依托于当代浪讯、华彩天地、当代春晖等几家子公司,当代东方继续扩大影院数量与市场覆盖范围。中报显示,公司共拥有自营影院数量 32 家,较去年年底新增 15 家。与此同时,公司牵手河北卫视,开辟卫视频道运营新业务。经过半年的运营,已完成录制并播出如《中华好家风》、《中华好妈妈》的节目,增强了公司在渠道端的实力。
衍生品业务为全产业链布局锦上添花
随着影片制作压力的激增及消费群体的升级,“内容+渠道”已不能成为影视公司核心的竞争力。作为电影产业链上极为重要的一环,衍生品市场不仅能提高电影企业抗风险能力,同时也更符合今后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趋势,因此各大影视公司纷纷试水并打造完整产业链。
华谊兄弟2012年试水电影衍生模式,陆续介入电影院、音乐、游戏、主题公园等多个领域,成为有力的业绩增长点。
光线传媒与阿里达成协议,通过入驻天猫开传媒旗舰店,销售公司电影及艺人之衍生品,并在阿里巴巴各平台上进行旗下的实景娱乐主题公园如涉及门票销售及O2O业务销售。
相比之下,当代东方已完成“内容+渠道+衍生品”全产业链布局,具备后发优势。
衍生品业务方面。当代东方上半年通过收购耀世星辉,开展以《悦系列》节目为核心的时尚类电视节目投资制作;同时以子公司霍尔果斯当代陆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为主体,开展传媒数据服务业务,建立基于T2O 产业链及广电大数据开发与应用为核心的业务体系;并以子公司当代互动为主体,完成咪咕文化旗下阅读、视频、游戏基地的接入与运营工作,打造传媒全产业链跨国企业。
当前,当代东方已基本实现“内容+渠道+衍生品”全产业链布局1.0和2.0版本,形成了内生业务与外延并购相互促进发展的良性循环,为步入3.0时代蓄力。
(原标题:内容、渠道、衍生品一个都不少,影视公司全产业链布局加速)
最后更新:2017-09-11 23: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