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
搜狐
中國平安躋身萬億市值 藍籌價值重估
一段時間以來,A股市場涇渭分明,一邊是以“漂亮50”為代表的大盤藍籌在觸底後持續上漲,股價迭創新高;另一邊則是以創業板為主的成長股跌跌不休。
伴隨藍籌強勢不斷推演,A股巨無霸批量製造。截至目前,A股萬億市值公司已由去年年末的3家變為6家。最新一家上榜的公司是中國平安,如今它已穩坐全球第一大市值保險公司。此外,千億市值隊伍也在大幅擴容。
藍籌股上演市值風雲的另一邊,以創業板為代表的中小市值成長股仍在調整。參照曆史,每年的四季度是通常最有可能出現結構性變化的時期,比如2014年11月起A股突然上演了大盤藍籌行情,工商銀行曾在一個月內漲逾20%。而行至2017年10月末,一些市場人士的投資策略上也出現了疑問:是繼續堅守強勢的藍籌還是布局成長股?
萬億、千億俱樂部擴容
據統計,截至10月23日收盤,A股總市值高達62.3萬億元。其中,工商銀行以2.12萬億元一馬當先,相較去年末的1.55萬億元足足增長了5700多億元,短短不到10個月的增量便高於交通銀行市值,略少於中國石化市值。緊隨工商銀行後的建設銀行、中國石油、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平安,市值分別為1.47萬億、1.41萬億、1.21萬億、1.15萬億、1.07萬億元。
今年以來6大萬億市值巨無霸二級市場股價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漲。除了中國石油僅市值微漲0.88%外,其他5隻個股中市值漲幅最小的建設銀行今年以來也實現了9.7%的漲幅,而中國平安漲幅高達66.97%、工商銀行漲37%。由於金融股的表現明顯強勢,中國石油也將第二大市值公司的位置讓位於建設銀行。
在萬億市值俱樂部成員數量實現100%增長的同時,千億市值軍團也在快速擴容。據統計,截至10月23日,市值規模在1000億以上的A股公司數量達到了76家,相比去年末的63家,多出了13家,增幅超過20%。排在市值第20位的是地產股萬科A,今年以來市值增長27%。算上萬科A,前20大權重股,今年以來全部實現了上漲。其中安防龍頭海康威視以126.7%的漲幅成為市值增長幅度最快的藍籌股。
拆解今年以來的藍籌行情,增速最快的時間段為上半年,當時的白馬股或者漂亮50概念股幾乎全線上漲;到了7月份行情出現分化,走出了約3個月分化和震蕩勢頭;10月以來藍籌行情繼續上演。
“A 股市場上半年一直是維持比較明顯的結構性行情,價值、績優屬性占據上風,大消費、大金融相關行業持續創出新高,市場提出了中國版‘漂亮 50’的概念,對標美國‘漂亮 50’。” 國開證券分析師孫征曾在7月份發布年中策略報告中如此指出。
孫征在這份年中策略報告中指出,A股中小盤成長股溢價高、業績增速回落、前景難以預料,所以消費品和大金融的低估值、穩成長成為資金的避風港。目前中國“漂亮 50”公司估值雖已普遍達到其曆史估值高位區,但與A股平均估值相比還是便宜得多。
在孫征看來,中國“漂亮 50”必然也是市場運行過程中的一個階段,並不會長期延續,其終結原因可能是經濟整體下行加速或成長股業績上行拐點來臨。
高市值能否延續
進入下半年後,A股藍籌股的上漲勢頭還在繼續。銀行龍頭工商銀行和第一大保險股中國平安7月至今漲幅均超20%,醫藥龍頭上漲28.7%。
在藍籌行情的帶動下,A股公司的國際地位大幅提升。興業證券張憶東統計,截至當前,全球前20大銀行中,中國占據了4席;保險業平安、人壽成為全球最大保險公司,新華、太保也躋身前列;中國汽車整車業,上汽、廣汽、吉利、長城、比亞迪的市值都居於世界前列;耐用消費品行業中,中國的家電公司已經成為當仁不讓的世界龍頭。美的、格力位居行業第二、第四,都在A股。
大盤藍籌市值躍進的同時,估值水平出現了同步上升。以上證50為例,今年以來累計漲幅約20%,最新的市盈率分別為11.6倍、市淨率1.37倍。這一估值水平相比一年前出現了明顯提升,一些謹慎的投資者出現了恐高情緒。
10月19日,滬深兩市的股王貴州茅台價格大漲3.8%,盤中創出了585元的曆史高位,也是A股市場的曆史高價,其後兩天出現了弱市整理,並帶動強勢上漲的白酒板塊及消費股整體性地出現整理走勢。與此同時,工商銀行最近兩個交易日也出現了累計約2.3%的調整,這更是加深了市場人士對於短期藍籌股的謹慎情緒。
關於今年以來的市場行情,一邊是藍籌股大幅上漲得到重組修複與重估,另一邊則是中小市值股票的股價與估值雙殺。以創業板指數為例,在去年大跌27.71%後,今年以來繼續下跌3.23%。截至目前,創業板整體估值42.4倍、市淨率4.66倍。
A股市場步入變盤概率的較高的一年最後兩個月之際,在藍籌估值修複與成長股調整過後,市場投資者最關心的無疑是接下來A股市場如何走,板塊行情如何抉擇。
聯訊證券分析師朱俊春稱,消費和金融是配置的核心資產雖然不變,但是作為長期配置,在短期消費股贏利兌現的壓力可能比較大;而成長方麵的配置在四季度應有所提高,接下來不僅受益於三季報,也將受益於資金麵的短期流動。
朱俊春稱:“傳統消費進攻性在失去,它的強勢表現已經提前反映行業性的利好,在無更多超預期的基本麵來臨之前,白酒、食品包括近期格外強勢的醫藥可能需要一段時間的調整。而金融作為市場穩定的核心力量,繼續持有以應對各種不確定性。”
對於券商人士的觀點,來自私募界的星石投資的看法卻是截然不同。星石投資稱,從需求端看中國長期處於消費升級的大趨勢,無論是消費總量還是消費結構,均處於明顯的改善過程中;短期在於消費的季節效應,9~12月的消費數據通常高於其他月份,帶動消費股通常在四季度和一季度也有不錯的表現。中國的消費藍籌,尤其是二線消費藍籌的漲幅遠遠低於發達國家,未來仍有廣闊的上漲空間。
華南一家大型基金公司投資總監對第一財經稱,近期市場表現弱於預期,指數雖然波動不大,但一些中小市值股票跌幅較大。不過慶幸的是,這也降低了下一階段的市場風險。眼下,市場看不到很大的風險,整體進入可操作的區間。
值得注意的是,眼下一些基金公司調研小中創公司的頻次上正在上升。5G、OLED等成長股也成為了近期它們調研的重點。上海一家私募基金董事長對第一財經記者稱,藍籌股的機會可能在於回調,對於成長股,走勢分化可能較大,一些符合經濟轉型、具有真正成長機會的公司可能會脫穎而出,不斷上演幾年數倍的收益,但大部分沒有成長性的公司長期機會並不大。
(原標題:中國平安躋身萬億市值 藍籌價值重估)
最後更新:2017-10-24 00:4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