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31 返回首頁    go 搜狐


U盾專利糾紛4年未決 恒寶股份5000萬訴訟案現反轉?

隨著移動支付時代到來,“U盾”已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但有兩家公司圍繞該產品的專利訴訟仍未落定。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複審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利複審委)的一紙決定書又給案件增添了變數。

11月15日下午,恒寶股份(002104,SZ)就其與北京握奇數據股份有限公司(曾用名北京握奇數據係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握奇數據)5000萬元專利訴訟案涉案專利召開新聞發布會。恒寶股份方代理律師、中倫律師事務所律師合夥人馬東曉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按照司法解釋,複審委的決定書使得握奇數據的訴訟基礎已不存在,已提交駁回申請。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U盾專利案”一審判決恒寶股份賠償握奇數據共計5000萬元,目前該案二審尚未開庭審理,而此次專利複審委作出的是“部分無效”決定。11月1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聯係到握奇數據法務人員,但對方請示領導後表示,暫時不接受采訪,以後再聯係。

涉案專利“部分無效”

聞名於知識產權圈及資本市場的“U盾專利案”始於2014年。

根據恒寶股份的公告,握奇數據2014年第一次起訴恒寶股份侵犯其專利權利,但不久後撤訴;2015年2月底,握奇數據在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再次提起訴訟,並在2016年4月將訴訟請求的賠償金額由100萬元增至5000萬元。

2016年12月,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作出一審判決,判處恒寶股份賠償原告握奇數據經濟損失及訴訟合理支出共計5000萬元。隨後,恒寶股份就一審結果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請求撤回一審判決書,並駁回被上訴人握奇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

圍繞“U盾”技術專利權爭執的雙方是何來曆?據一財網報道,握奇數據擁有超過230項國際專利,1130餘項國內專利,其中85%是發明專利。

而素有“卡王”之稱的恒寶股份在其2016年年報介紹道,公司專注的智能卡技術在移動通信、金融等領域應用先後獲得了數百項專利和軟件著作權,2016年度營收13.53億元。

四年訴訟曆程、一審判決5000萬元賠償款,變數來自於專利複審委11月1日作出的《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書》(以下簡稱決定書)對握奇數據2005年獲得的發明專利作出“部分無效”的決定。

值得注意的是,專利複審委作出的是“部分無效”決定。與恒寶股份有深度合作關係的北京卓特專利代理事務所總經理段宇在發布會上解釋稱,專利複審委對無效宣告請求的審查決定有三種:全部無效、部分無效、維持有效,“宣布無效的專利權視為自始即不存在”,而握奇數據提出主張的權利要求1和16在此次無效宣告範圍內。

這意味著什麼呢?馬東曉介紹,根據最高人民法院2016年3月的司法解釋,法院可以裁定駁回握奇數據基於無效權利要求的起訴,“我們已向法院提交駁回申請,結果請拭目以待”。

專利訴訟或陷“持久戰”

而針對專利複審委的《決定書》,握奇數據將采取什麼策略維持訴訟請求?對二審結果有何判斷?11月15日,記者聯係到握奇數據法務人員,但對方表示,經請示領導,決定暫不接受采訪。

馬東曉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其律師團隊與恒寶股份已就握奇數據剩餘有效專利進行向專利複審委提出無效宣告請求,這是握奇數據2005年所獲專利第三次被提起無效宣告請求,這也同時意味著,恒寶股份與握奇數據之間的專利訴訟可能還會持續較長時間。

目前,二者之間的“U盾專利案”尚處在二審之中,結果有待法院判決。“不是錢的問題,是聲譽的問題。”11月15日,恒寶股份董事長兼總裁錢京向媒體記者表示,“我很感謝這次的訴訟,這讓我們深切地認識到我們在知識產權領域的薄弱,我們將借此機會進一步加大在知識產權領域的建設”,錢京說道,“我也唿籲所有企業,知識產權方麵,一定不要掉以輕心。”

做出這番感慨,恒寶股份付出的學費代價不菲。因一審敗訴,恒寶股份於2016年12月計提或有負債5000萬元,使得其2016年度營業外支出較上年度大漲3501.0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下降幅度超過60%。另外,據《證券時報》報道,恒寶股份在披露“U盾專利案”一審判決結果後,2016年12月9日當天股價下跌7.09%,市值蒸發6.7億元。

(原標題:U盾專利糾紛4年未決 恒寶股份5000萬訴訟案現反轉?)

最後更新:2017-11-16 02:19:05

  上一篇:go 控訴“勇剛勐”三兄弟 蘭世立打落麥趣爾股價
  下一篇:go 保監會擬修訂《健康保險管理辦法》 首次提出健康管理服務與醫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