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810 返回首页    go 搜狐


李白最凄凉的一首诗,以贾谊自居,为自己辩白,却让人倍感苍凉

李白最凄凉的一首诗,以贾谊自居,为自己辩白,却让人倍感苍凉

盛唐有李白,乃是盛唐之幸;李白在盛唐,乃是李白之幸。

用李白却描绘盛唐,恰如其分;也唯有在盛唐,才会有李白如此的人物。

诗人李白

然而,即便是两者如何的契合,却总有不合时宜的地方。

而这一切,都在李白的这句“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当中。

这句诗看上去好像是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但是实际上不是。

这句诗出自李白的一首题目为《黄鹤楼闻笛》的古诗,全文如下: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书法欣赏·黄鹤楼闻笛

这是一首七绝,实际上表达的诗人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

对于李白来说,一生都在追求仕途,一生都渴望位极人臣,渴望用自己的智慧治理天下。但是很遗憾,李白的一生,虽然有短暂的荣光,但是更多的还是仕途失意。尤其是在他生涯的末年,接连遭遇政治事故,被贬谪是很常见的事情。

李白·经典形象

而这首诗,就作于李白被贬谪的路上。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意思是,一旦成为贬谪之人,就像贾谊到了长沙,日日西望,望不见长安,也望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意思是,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使这五月的江城又见到纷落的梅花。

李白·黄鹤楼闻笛

在这首诗里,诗人的内心还是很豪放的,但是显然带有了哀怨的味道。诗人以贾谊自居,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也含有自我辩白之意。

诗人遭贬谪,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感到格外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

李白·黄鹤楼闻笛

这首诗写于李白人生的最后几年,这次贬谪也最终宣告了李白政治生涯的结束。对于这个诗人来说,经历过少年的狂放,青年的豪气,到了晚年,虽然内心依然豁达,但是却也架不住现实的接番蹂躏。所以诗人的内心何其悲哀!

李白诗中以贾谊自居

但是诗人却依然对仕途心怀理想,才会有如此之愁。若能真的如他早期的诗歌“明朝散发弄扁舟”,相信李白也不会愁到今日。

这是李白的选择,也是李白的宿命。

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江城五月落梅花”,为什么是梅花?

笛声呜咽

一则是因为曲子是《梅花落》;二则,则是因为在我们的观念当中,梅花都是寒冬腊月才会开放的,为什么在五月就会开?实际上,这是诗人在诗中运用到的通感的表现手法。在诗人看来,笛声呜咽,充满悲凉,让人感到极致的冷落之痛,不亚于在春意盎然的季节感受到冬日的寒冷,而冬日之寒冷,以梅花最具代表意味。

在这种苍白的辩白之后三年,李白溘然长逝。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最后更新:2017-11-03 09:38:31

  上一篇:go 潘玮柏吴昕约会被偶遇,吴昕下豪车似老太太,这仪态网友看了都嫌弃
  下一篇:go 林心如霍建华逛商场被偶遇,霍建华似大爷坐等,林心如乖乖买咖啡变贤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