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
搜狐
智能测肤程序本身就是坑,阿里巴巴何苦要抄袭人家?
扎心文案刚过,马云爸爸又要闹心了!一篇《在今天这个故事里,阿里巴巴就是四十大盗》文章在朋友圈疯传,创业者吴亮直指阿里巴巴假借合作名义,盗取他们的技术方案,全盘抄袭他们的APP。
吴亮晒出了自己公司开发的『你今天真好看』APP设计图,并与手机淘宝APP中的“智能测肤”模块进行比对:
吴亮称,自己的拍照教程一共迭代了5个版本,找了二十多位体验者,前后花了大半个月,结果淘宝只需几分钟就原封不动抄走。
阿里的抄袭功力堪称照猫画虎,连基本的开关声音功能都懒得改动一丝一毫,还有“人声引导按钮”可以算得上是像素级别的抄袭。
除了版面上的抄袭,阿里连最核心的检测功能也完全雷同,而且这么大的一个品牌,抄袭人家产品居然抄的这么烂,一看就是山寨级别的应用。
吴亮在知乎哭诉,自己耗费三年的心血,带着15人的小团队埋头研发,没想到就这样互联网巨头给抢走了,而在这起事件背后,远不只抄袭这么简单,而是无耻的盗窃行为!
按照时间逻辑线,天猫团队在今年3月份成立了“智能测肤”项目,而后阿里的健康团队主动联系上吴亮,当时阿里健康的运营总监还带队到吴亮的公司,双方很快达成合作意向,将“拍照测肤质”功能嵌入到手机淘宝,计划六月底上线。
而后,阿里又向吴亮索取了产品原型图、视觉设计稿、拍照模块安卓客户端代码demo、拍照模块iOS客户端代码demo、测肤相关的技术细节和解决方案等,而且中间还加入了手机淘宝团队。吴亮虽然把核心数据全给了阿里,但对方与一直故意拖着不签订合同。
吴亮称,拿到技术方案后,阿里只是口头上表示会继续做这个项目,实际上故意找各种理由拖时间。仿制版测肤功能上线后,阿里健康团队却表示对此毫不知情,并称团队决定不再做智能测肤项目。
当初,阿里眼巴巴地向人家寻求合作的时候,大有“曹操赤脚迎许攸”态势,而今拿到技术方案后,再无利用价值,视之如草芥,弃之如敝履。这样的团队至今还能葆有生机,实在是互联网一大不幸,然而这个不幸的主角,正是我们的互联网巨头。。。。
抄袭事件发酵后,阿里立即开启公关,先是搪塞说是另一个团队天猫美妆在做这个功能,并表示愿意出面协调,而后又拒绝直接沟通,最后又改口称有合作意愿,但是吴亮必须要发正式函件表示谅解,才能继续下一步合作。
狗血剧情发展到这里大家应该也能猜出个十之八九,明白君在此不作过多解析,换做是任何一个人,自己耗尽心血研发出来的产品,结果两个月不到就被别人以合作的名义窃走,那种感觉是多么愤怒、无奈和荒唐。
聊完了《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我们来分析一下“智能测肤”的科学性,据天猫宣传,用户只要拍一张照片即可实时获得对于肌肤年龄、敏感度、油性干性等方面的智能分析,而且还能根据测试结果提供一站式的皮肤护理解决方案。
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知道,所谓的测肌肤纯属幌子,借机推销化妆品才是真正目的。当初这个功能上线的时候,明白君也试用了一下,老腊肉皮肤在光线好的条件下,测出来的年龄居然只有18岁,好在当初没有截屏(现在功能已停用),不然又可以拿来吐槽一波。
对于智能测肤背后的技术原理,阿里直接搬出一大堆看似高深的专业用语,比如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技术,将人脸细化标记出68个关键点,并综合利用图像识别、沉浸式交互、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不得不说,在忽悠人方面,阿里还是有一定水准的。
(如果这些技术是真实的,阿里三月份立项,五月份引诱吴亮上钩,九月份产品就亮相,短短半年居然能写出这么牛逼的编程,阿里不愧是神灯附体!搓一搓键盘,代码就编好了。与吴亮的团队相比,耗时三年才研发出这么一套系统,你更愿意相信谁?)
回归正题,以上技术只不过是针对人脸的图像识别技术,能够从人脸的特征点上提取到皮肤的颜色、油面反光光泽、粗糙程度、毛孔粗细、痘痘、黑头等数据,与之对应的生成肤色、干油性、光滑性、毛孔等信息。
智能测肤对于以上特征提取可以做到很高的精准度,但与之对应的大数据分析的准确度如何就不得而知了,比如简单的肤色年龄,智能测肤给出的结果准确与否有谁去验证过呢?99.9%的使用者只是图个乐子而已,根本不可能去验证。
如果要检验智能测肤的准确度,必须要借助专业的智能测肤仪器来进行比对,而吴亮所在的公司仅仅完成了天使轮投资,团队总人数15人,根本没有能力招募大量的测试者来检验结果的真伪性,也就是说智能测肤背后根本没有大数据样本来支撑,仅凭照片上的直观数据下定论。
举个例子,用户是混合性皮肤,局部皮肤油脂分泌量大,假如智能测肤给出油性皮肤的错误结论,那么这个结论会一直错下去,所有的混合性皮肤用户都会被误判,因为团队根本没有拿这一类人的皮肤去做专业的测验,是干性还是油性,全凭代码决定。
(你说你是对的,你拿专业的仪器测验过吗?你说你有大数据,你招募了多少个实验者呢?除了代码,你什么都没有,还扯什么人工智能?)
最关键的是,人的皮肤状况十分复杂,受到环境、温度、心理状态等各种因素影响,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评估皮肤的健康程度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水份、弹性、PH值、薄厚、敏感度、皮沟走向等,这些数据只有专业仪器能完成,拍照智能测肤所测的那几组简单数据,根本不足以做出可信的评断。
所以说,所谓的智能测肤只不过是给用户图个乐子而已,不足以当作权威评判来参考,反而有可能因系统误判推销不合适化妆品,结果给用户造成副作用。
最后更新:2017-10-08 09: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