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50 返回首頁    go 搜狐


中國首富更迭:許家印漲2100億 王健林縮水600億的背後

中國首富易主了。

10月12日,胡潤研究院發布的最新胡潤百富數據顯示,(該數據截至今年8月15日),許家印以2900億元身家首次登頂胡潤百富榜,成為中國內地新首富。“二馬”馬化騰、馬雲家族緊隨其後,前首富王健林則排名第五。

報告稱,59歲的恒大許家印半年身家上漲了2000億元,財富幾乎是去年4倍,以2900億元首次成為中國首富,他是胡潤百富榜19年來第12位中國首富,也是曆年來財富最高的首富。

緊跟其後的是46歲的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其財富增長52%,以2500億元超越阿裏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位列第二。53歲的馬雲及其家族財富縮水2%,以2000億元退居第三。胡潤表示,中國的首富和二富仍然分別來自地產和IT行業,隻不過今年許家印代替了王健林,馬化騰代替了馬雲。

精華看點

這次榜單有一位新的首富——恒大的許家印。他的個人財富值半年漲了近2000億,達到曆史上新高2900億,幾乎是去年4倍。他是胡潤百富榜19年來第12位中國首富,也是曆年來財富最高的首富。

46歲的馬化騰財富增長52%,以2500億元超越馬雲位列第二。53歲的馬雲及其家族財富縮水2%,以2000億元退居第三。但阿裏係竟有43位股東上榜,比去年新增25人。

3位企業家新進入前十,分別是財富達去年3倍多的碧桂園36歲的楊惠妍、“快遞大王”順豐王衛和財富幾乎是去年4倍的吉利李書福、李星星父子。

女富豪比例25.8%,比去年的24%略有上升,其中7成白手起家。楊惠妍重新成為中國女首富。

6位“90後”上榜,比去年增加3位。ofo 26歲的戴威以35億財富成為第一個上榜的白手起家“90後”。

中國的製造業是創造財富最多的,三成的上榜企業家來自製造業。

粵港澳大灣區成為財富聚集地,共467位企業家上榜,其次是北京。浙商第一次被粵商超越,粵商增加52人到284,浙商263。

點擊播放 GIF/627K

許家印2900億身家首次登頂

2017年10月12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17胡潤百富榜》。這是自1999年以來胡潤連續第19次發布“胡潤百富榜”,上榜門檻已連續五年保持20億元。上榜富豪財富計算截止日期為今年8月15日,與去年一致。

根據榜單,59歲的恒大許家印以2900億元的身家首次登頂中國首富,他是胡潤百富榜19年來第12位中國首富,也是曆年來財富最高的首富,財富幾乎是去年的4倍。46歲的馬化騰財富增長52%,以2500億元超越馬雲位列第二。53歲的馬雲及其家族財富縮水2%,以2000億元退居第三。

胡潤表示:“雖然阿裏股價翻倍,螞蟻金服也表現不錯,但馬雲在螞蟻金服的股份從去年的35.5%下降到了1.2%,類似任正非,對華為擁有超低的持股。如果馬雲沒有‘送出’他在螞蟻金服的股份,他還是中國首富。”

有3位企業家新進入榜單前十,分別是財富達去年3倍多的碧桂園楊惠妍、“快遞大王”順豐王衛,以及財富幾乎是去年4倍的吉利李書福、李星星父子。

需要指出的是,36歲的楊惠妍是今年前十名中唯一的女性,她也是07年的首富,今年財富增長1000多億,以1600億元從去年的第22名迅速上升,重回前十到第四。

許家印憑什麼取代王健林成為首富

胡潤數據顯示,許家印的財富增長主要是這半年,漲了2000億,平均一天漲10億,這是99年以來財富增長速度最快的一次。

中國恒大股價的暴漲導致了許家印身家暴增,而中國恒大業績強勁是中國恒大暴漲的主要原因。8月底,中國恒大發布2017半年度財報顯示,中國恒大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879.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14.8%,淨利潤則為231.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4.4%。

除此之外,今年以來,在港上市的內房股股價表現驚人,中國恒大股價接連大漲,成為香港股市今年漲幅最勐的股票。據統計,中國恒大股價今年已累計上漲逾480%。除了中國恒大外,不少個股今年走出了3倍甚至是4倍、5倍的行情。而同樣曾是內房股排頭兵的萬達商業因為退市成功錯過了牛市行情。如果萬達商業沒有退市,或許榜單會是另一番景象。

許家印拿地 王健林賣地

對於房地產企業來說,土地儲備就是未來的營收和利潤。

今年以來,恒大像其他房企一樣一直在擴充土地儲備。在2016年之前,恒大瘋狂“跑馬圈地”。哪怕是在一般房企基本停止拿地的2010年前後,恒大的土儲麵積仍然多次翻番。2016年末的數據顯示,恒大土地儲備達2.29億平米,單位成本1577元/平米。截止2017年6月30日,恒大土儲麵積達到了2.76億平方米,這讓其他房企難以趕超。將近3億平米儲備,平均成本不到1600元,這成了恒大最有價值的資產。

恒大預測,未來三年(2017-2019年)合約銷售額分別約為4500億元、5000億元、5500億元,扣非淨利潤分別為243億元、308億元、337億元。目前看來,2017年恒大合約銷售金額即可突破5000億。

但萬達卻拋售了約80%的土地儲備。今年7月份,萬達以637.5億元的總價將77家城市酒店全部股權以及十三個文旅項目的91%股權分別轉讓給富力和融創。萬達轉讓的13個文旅項目,總規劃建築麵積5897萬平米,其中可售麵積4973萬平米。按照所在地當前新房價格推算,可售部分總銷售額達6358億。

萬達集團2017年半年報顯示,目前萬達商業累計持有物業麵積3387萬平方米,比2016年底增加4.8%;累計土地儲備麵積7332.6萬平方米。其中持有物業麵積1360.3萬平方米,銷售物業麵積5891.8萬平方米,貨值7924億元。

而融創在今年7月收購的項目就包含建設用地接近6000萬平方米。這就意味著孫宏斌此次收購完成後,萬達約80%的土地儲備在此次交易中被出售。

降低負債:恒大融資 萬達卻賣地

在今年國家降負債去杠杆的背景下,房企都在在不約而同的降低負債。恒大和萬達也不例外。

中國恒大業績強勁與其戰略轉型和發展模式轉變不無關係。2017年,中國恒大發展戰略由“規模型”向“規模型+效益型”轉變。與此同時,中國恒大發展模式由高負債、高杠杆、高周轉、低成本的“三高一低”向低負債、低杠杆、低成本、高周轉的 “三低一高”轉型。

業績大增的同時,恒大上半年實現淨負債率大幅下降近一半。上半年,恒大成功引入兩輪合計700億的戰略投資,並在5、6月份兩個月內迅速還清1129億永續債,釋放了近百億股東利潤,實現資產負債率下降至75.5%,這也是恒大中報淨利暴增的一個重要因素。而據最新消息,恒大已宣布“下半年計劃引入第三輪戰略投資300—500億元。”恒大總裁夏海鈞表示,公司估值會比第一輪有所增加。

萬達為了加快在A股的IPO進度,也通過一係列動作降低資產負債率。轉讓77家城市酒店全部股權以及十三個文旅項目讓萬達獲得了600多億的現金。王健林曾表示,通過這次資產轉讓,萬達的商業負債率將大幅下降,這次回收資金全部用於還貸,萬達商業計劃今年內,清償絕大部分銀行貸款。

萬達商業2017年一季度財報顯示,萬達商業的負債總計5446.03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0.61%。以此核算,此次萬達回收的600多億元,可以讓萬達商業負債率降低大約8個百分點。

恒大深耕國內 萬達投資海外

和很多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就“走出去”不同,恒大更喜歡在國內投資。過去二十一年,恒大一直堅持隻在國內投資,並成功在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紅利中實現企業的壯大。

從2013年起,恒大進入一個多元化經營的大時代,涉及地產、金融、體育、互聯網、文化、健康等多個領域。而恒大旗下這些行業幾乎都在國內。

截至目前,許家印分別用旗下的恒大人壽和中國恒大兩個平台合計買入了13家A股上市公司的股票。其中,恒大人壽目前進入股東榜的A股公司共有十家,除了粵宏遠A、金科股份外,還有智光電氣、中航動控、寶鷹股份、金螳螂、世紀遊輪、騰達建設、京運通、平高電氣等。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許家印將萬科A的股權,以虧損逾70億的價格打折出售給深圳地鐵,為迎擊“野蠻人”,結束“寶萬之爭”,“理直氣壯地做大做強國企”立下了汗馬功勞。

而萬達與恒大的投資卻截然不同。

在國內“輕資產”的同時 ,萬達在海外的投資不斷加大。在今年1月份的冬季達沃斯論壇上,王健林曾表示,萬達每年固定有50—100億美元的對外投資,投資側重在娛樂和體育產業,並且表示投資的首選是美國,其次是歐洲。

據澎湃報道,自2012年萬達在海外的第一筆收購——26億美元收購全美第二大院線AMC開始,截至目前,萬達在海外的投資總額已高達2451億元。

萬達等一些民企大舉投資海外的動作引起了監管層的關注。今年 4 月,新華社曾撰文說部分境內企業“打著‘對外投資’的幌子非法轉移資金的案件”,在境內債務比率很高的情況下,還要融資進行海外並購。

今年 6 月有消息稱,銀行收緊對萬達的貸款,讓投資人懷疑萬達的債務償還能力和現金流是否還能保持正常運轉。消息一出,萬達便遭遇了“股債雙殺”。

這或許是王健林和許家印在財富上一漲一縮的主要原因之一。不過,許家印在中國首富上能坐多久尚是未知數。畢竟,阿裏和騰訊的發展勢頭並不弱於恒大。一旦這兩家企業的股票再度上揚,未來中國首富將再度換人。

過去一年富豪“財富大爆炸”

可以看到,過去一年中國富豪群體可謂是“財富大爆炸”,有1184位企業家財富增長,其中348位新上榜。上榜企業家平均財富較去年上漲12.5%達到81億元,前100名平均漲幅更是高達6成。

胡潤表示:“今年我們全球富豪榜前100名門檻是830億,前十名這些人都能上全球富豪榜前100名”。

此外,中國億萬富豪群體越來越大。今年共有2130位企業家財富達到20億元及以上,比去年增加74位,總上榜人數比五年前翻了一倍,是十年前的近3倍。

胡潤稱:“今年我們找到2100多人財富達到20億及以上,如果加上隱形富豪,中國應該有6000多人財富在20億及以上。”

行業分布:富豪最多的是製造業

行業分布上,製造業,包括智能製造、機械製造、日用品、家具、塑料製品、家電、工業電器產品等,仍然是最多上榜企業家從事的行業,從去年的26.2%上升到27.9%,但財富比較分散。

其中,先進製造方麵,以美的和藍思科技為主,上升很多。前50名門檻65億,平均財富156億。很多企業開始將高新技術融入傳統製造業從而往智能製造轉型。

胡潤表示:“製造業絕對是中國企業家的第一大行業,有3成都靠這個上榜,其次是房地產,隻有製造業的一半。”

房地產人數占比持續下降,從去年的15.4%下降到14.6%,但仍排第二,房地產行業財富總額是上漲的,房地產前50名門檻120億,平均財富已達313億。受限購政策影響,目前房地產市場熱度減少。

IT和金融投資行業略有上升,IT人數占比從11.8%上升至11.9%,排名第三,金融投資人數占比從10.8%上升至10.9%,排名第四。很多新興產業,獨角獸公司都來自於IT相關行業。IT前50名平均財富274億。

醫藥行業也略有上升,從6.6%上升至6.7%。榜單上醫藥行業財富都有普遍較高漲幅。李革創辦的藥明生物在香港成功上市,藥明康德也計劃在A股上市。

社會服務行業今年上升最快,從2.4%上升到3.3%。目前很多受資本熱捧的企業主營都是這一行業,譬如新美大(原美團大眾點評)、餓了麼,今年新上榜的摩拜和ofo。

其他表現較好的還有教育、新零售、汽車和食品行業。新能源表現不佳,從2.1%減少到1.3%。傳統零售表現不佳,使得整個零售行業人數占比從4.7%下降到2.9%。一些老牌零售企業、超市因經營不善倒閉,例如深圳新一佳超市債台高築宣布破產。

文化娛樂行業上榜人數占比略有下降,從3.2%到3%,但相對來說比較穩定。

地區分布:粵港澳大灣區為財富聚集地

地區分布上,粵港澳大灣區成為財富聚集地,共467位企業家上榜。北京仍然是最多企業家偏好居住的城市,300位上榜企業家居住在北京,雖然比去年減少22位;深圳進一步拉大與上海的距離,以223位排名第二,比去年增加28位。上海保持第三,173位,比去年增加11位。杭州保持第四,153位,比去年增加30位。今年人數增加最多的就是杭州,其次是深圳。

從企業家出生地來看,粵商今年第一次超越浙商排名第一,比去年增加52人到284人;浙商有263人,比去年增加15人。排名第三的是蘇商,有133人,比去年增加12人。

此外,廣東仍然是最多上榜企業家設立企業總部的地區,有457位,又比去年增加51位;北京仍為第二,有312位,但比去年減少30位;浙江保持第三,有306位,比去年增加28位;排名上升最快的是貴州和寧夏,其次是天津和新疆。

年齡分布:6位“90後”上榜

年齡分布上,上榜富豪的平均年齡為54歲,比去年大1歲。胡潤表示:“中國企業家平均創業了24年,從29歲開始,44歲上市,50歲上榜。”

有100位“80後”上榜,較去年增加32位。其中有39位為白手起家,比去年多18位,基本都從事IT行業。北大校友、新“教育大王”、好未來37歲的張邦鑫以400億財富首次成為“80後”白手起家首富;其次是大疆37歲的汪滔,財富360億元。

36位“85後”上榜,比去年增加18位。其中有6位是白手起家的,比去年多3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世紀華通32歲的邵恒成為“85後”白手起家首富,財富55億元。

6位“90後”上榜,比去年增加3位。ofo 26歲的戴威以35億財富成為第一個上榜的白手起家“90後”。

青年富豪方麵,今年有148位年齡小於40歲的少壯派上榜,比去年減少33人。其中71人是白手起家的,比去年增加7人。

浙江旭升股份徐旭東之女徐若桐和浙江閏土股份張愛娟之女阮靖浙是最年輕的上榜者,僅20歲。其次是中海達廖定海之子廖文,24歲。去年最年輕的是19歲。

曆年對比:十年前的贏家如今隻剩許家印與楊惠妍

與往年比較,人數方麵,今年總上榜人數較五年前翻了一倍,是十年前的3倍左右,是15年前的20多倍。

平均財富上,今年較五年前上漲50%,是十年前的近2倍,是15年前的5倍多。前十名上榜門檻是五年前的3倍多,是十年前的3倍,是15年前的近37倍。

今年前十名中涉足IT行業的最多,有4位,涉足地產行業的減少到3位;五年前,前十名中來自地產行業的最多,占到一半,其次是飲料和IT行業各有2位;十年前,前十名中來自地產行業的占到6成。15年前來自地產行業的占到7成。

富豪變動方麵,五年前財富增長最大的贏家基本都在今年前十名中,同時十年前位列榜單前十的富豪中,如今隻有許家印和楊惠妍繼續躋身前十。

財富縮水最多的,則包括三一梁穩根、日照鋼鐵杜雙華、雨潤祝義財、美特斯邦威周成建以及中信泰富榮智健等。

其他精彩看點

財富最大漲幅:今日頭條張一鳴

今日頭條張一鳴今年身價暴漲1350%達到290億元。今日頭條去年營收增長5倍,超過60億元。今年4月完成D輪融資10億美元後在年中又融資一筆,估值220億美元,投資方包括紅杉資本、建銀資本等。張一鳴出生於1983年,與滴滴的程維同齡。

財富最大降幅:賈躍亭

賈躍亭財富縮水95%到20億元。從去年11月開始,樂視就頻被暴出資金出現問題,直到今年7月,賈躍亭夫婦和樂視體係的三家公司的12.7億資產被司法凍結。此時,賈躍亭已經將樂視控股持有的幾乎全部樂視影業股權質押給孫宏斌旗下的融創,據證實賈躍亭持有的99%的樂視網股份159億市值被司法凍結。之後關於賈何時回國,如何履行債務責任成為大眾討論的焦點。

共享經濟“開花”

滴滴程維(財富165億元)、ofo戴威(財富35億元)和優客工場毛大慶(財富20億元)成為共享經濟代表企業家。今年7月,ofo小黃車宣布完成由阿裏巴巴領投的超過47億元的E輪融資。李斌所投資的摩拜也在今年6月完成了由騰訊領投的超過41億元的E輪融資。目前共享單車企業在各平台入口跑馬圈地,繼摩拜全麵接入微信後,ofo在引入滴滴的產業投資後也在雙方平台全線打通,更引入了阿裏係的投資,在支付、信用等方麵全麵合作。今年9月,滴滴13億元投資二手車平台人人車。

離婚“掉級”

2017年1月,湖南夢潔家紡創始人薑天武與其妻子伍靜離婚,將1.27億股公司股票分割至伍靜名下,當時股份市值約10.24億元。財產分割後今年不夠上榜門檻。

員工最多的公司

從上榜人數來看,阿裏係仍然是上榜人數最多的公司,有43位股東上榜(其中4位女性),比去年新增25人;其次是沙鋼和今年新增4人的日照鋼鐵,分別有9位股東上榜;“養雞大王”溫氏和今年新增的順豐,分別有8位股東上榜。海航和中融新大也是今年新增的,分別有6位股東上榜。

在上榜企業家的公司中,擁有員工超過10萬人的包括泰康、比亞迪、華為、萬達、美的、順豐和恒大。其中泰康內勤2.7萬人,外勤65萬人。

孫宏斌財富增長625億

孫宏斌今年財富增長625億。融創中國自去年以來,對外發起的收購案將近20個,總金額超過1300億元。今年1月,花150億收購樂視網、樂視影業、樂視致新部分股權,並於7月在賈躍亭辭任樂視網董事長後由孫宏斌出任樂視網新任董事長;同月斥資438億接盤萬達13個文旅項目。今年融創還以26億元入股鏈家,獲得鏈家6.25%的股權。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榜單呈現的不是中國富豪的全部,有些企業家將企業做到了很大,但因為複雜的股份結構而未能上榜。

此外,由於管理層中的股東隱身在職工持股會之後,他們所持有的股份依然無法評估,比如海爾的張瑞敏、平安保險的馬明哲的財富、華為的孫亞芳等等。

一些公司由於沒有確切的公開資料,比如騰訊這樣的公司,應該有很多員工上榜,但是從公開渠道無法知曉;還有一些比較大的獨角獸公司,因為在國外注冊,所以股份情況很難查到。

最後更新:2017-10-13 20:01:56

  上一篇:go 韓雪究竟有多厲害?明星不敢發聲的她全說了,維護大眾權益隻服她
  下一篇:go 陳小春日常坑娃模式開啟,怪不得小小春想參加《媽媽去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