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19 返回首頁    go 搜狐


棲霞人注意了!微信這5種操作會造成大損失!第一個你就常做!

危險操作一:亂領朋友圈流量

案例:

近日,雲南網警在巡查時發現,微信朋友圈出現了這樣一條消息:“活動:手機話費任性送,我搶到了xx元,大家快去搶。”但是點開話費禮包領取界麵後,並不會收到話費充值短信,而是跳出另一個寫有“活動提示:請務必分享到群後,即可領取,目前活動僅剩多少份”字樣的界麵,即使再換一個微信帳號登錄,按提示操作到這一步,界麵顯示的內容也不會改變。如果不死心,還繼續往下操作,把消息分享到微信群裏,那麼你就中計了。

這種騙局,通常都是以免費為噱頭,以送一些大家喜歡的東西。比如手機話費,誘使廣大網民來關注他的微信公眾號,發送個人信息。然後用於網絡詐騙、傳銷等不法行為。

雲南省公安廳網絡安全保衛總隊民警介紹,有的不法分子甚至會利用網民貪小便宜的心理,讓網民點擊帶有木馬病毒的鏈接,使個人的電腦、手機等上網終端中木馬病毒,以此來盜取綁定在上麵的銀行卡、通訊錄等信息。還有就是,可能截獲移動公司發送到手機上的短信。很多人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輕易泄漏了自己的重要個人信息。

在遇到需要你輸入你的個人信息的頁麵的時候,一定謹慎處理。能不輸入的就不要輸入,對於來源不明的一些鏈接,一定要謹慎點擊

危險操作二:看到微信紅包就想查收

網友程女士稱,自己曾在微信裏收到過一個“紅包”,其外觀與正常的微信紅包十分相似,點開後卻發現,這個“紅包”變成了一個頁麵,還要求填寫個人信息。她按照頁麵的要求填寫了個人信息,並輸入了微信錢包的支付密碼。接收完紅包後,程女士接到一條轉賬信息,提醒她微信錢包中的錢已被轉走。

我們有時會在陌生的微信群裏看到一些很像微信紅包的對話框,有的人一收到這種信息,就迫不及待的想點開查看。這些紅包沒準就是犯罪分子的伎倆,你的手機可能因此中了“紅包病毒”

這種紅包設計的頁麵跟微信錢包十分相像。一旦被點開,會要求用戶輸入手機號碼,你依次操作下來,不知不覺手機就被安裝了木馬程序。木馬會自動竊取你手機裏的通訊錄資料,並虛擬中毒手機號碼給對方發送“紅包病毒”短信,讓朋友中招。一旦對方輸入銀行卡信息,木馬程序就會轉走卡內資金。

麵對微信紅包,一定要分辨鏈接是不是第三方的,如果是第三方的“假紅包”一定謹慎!

危險操作三:輕信“免費清理僵屍粉”

案例:

白領郭女士在網上看到了清理微信僵屍粉的消息,由於自己的微信好友數量較多,便想清理一下自己的好友列表。於是按照之前好友給她發的二維碼添加了客服,委托其進行清粉。大約10分鍾,郭女士微信中刪除自己的好友已全被標記出來。

沒過幾分鍾,郭女士接到了自己好友的來電。對方表示,幾分鍾之前,郭女士剛剛在微信上讓他給自己轉錢、交話費。直到這時,她才發現自己遇到了網絡詐騙。

名為“清理微信僵屍粉”,實則在你提交信息之後很有可能會出現微信號被盜,好友信息被竊取,甚至手機會中病毒的情況。

如果你真的很想清除“僵屍粉”,可使用微信自帶的群發助手功能,自己群發消息。當然,這種方法的弊端是會打擾到好友。

危險操作四:隨意掃碼陌生二維碼

案例:

市民於先生在公司上班時接到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淘寶網店賣家”,詢問於先生前段時間是不是通過網店買過一雙休閑鞋,於先生表示確有此事。隨後,對方用很抱歉的口氣對於先生說,他們通過第三渠道發現這批鞋存在質量問題,現在想“雙倍退款”予以賠償。

他按照對方的提示添加對方為微信好友,然後掃描對方發來的二維碼。係統提示交易成功後,雙倍退款沒收到,自己銀行賬戶上卻少了1萬元,等他反應過來自己被騙時,已經被對方拉黑了。

據辦案民警分析,一是,於先生此前的網絡交易可能已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泄露出去,被詐騙分子掌握。二是,騙子發過來的二維碼是“釣魚碼”,是付款碼,但是,由於對方在此之前進行了語言鋪墊,使得於先生誤以為是收款碼,加之對微信單日交易沒有設置限額,使得他被騙1萬元。民警表示,與微信賬戶綁定的銀行賬戶存在轉款風險。

最後更新:2017-10-08 01:27:11

  上一篇:go 每日科技三分鍾 微信上線“挪車”功能
  下一篇:go 徹底顛覆!取款方式巨變!微信支付寶同時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