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48 返回首頁    go 搜狐


北京互金協會否認現金貸監管一刀切 息費合計不超36%

要求成員單位舉手示意、“報備”是否從事現金貸;利息+費率不超過年化36%,調整期截至年底

11月25日,北京互金協會(下簡稱為“協會”)針對現金貸召開成員會議。新京報記者11月27日向當天的參會人士和協會相關負責人確認,當日在會議中,協會有讓成員單位舉手示意、“報備”其是否從事現金貸;並提出從事現金貸的P2P平台,利息和費率加起來不能超過年化36%的要求。並給成員單位的調整時間截至2017年12月31日。

同時,協會否認了自媒體關於“一刀切”的說法,稱協會並未要求“沒有(現金貸)放貸牌照或者P2P平台,從事現金貸的一律取締”,也沒有提出對現金貸業務監管“一刀切”的要求。

據悉,協會當天會議的一項核心議題是,要求目前有現金貸業務的金融科技成員公司,絕對不允許存在暴力催收現象,“隻要北京地區因此出現任何人身傷害事件,無論平台是上市公司或國企出資方背景,協會一旦發現均給予相應的取締處理。”這位參會人士如是說。

報備現金貸業務是平台合規信披的一部分

據參會人士和協會相關負責人確認,11月25日的會議為正常的北京市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2017年第三季度會員大會。在會議中,協會確有讓成員單位舉手示意、“報備”其是否從事現金貸。

該參會人士稱,在此次會議前,協會就有要求成員提交報告是否有現金貸業務,但在會上並未要求進行嚴格意義上的報備。

據其介紹,“某位領導當時現場問我們,你們誰從事現金貸,請舉個手,跟協會說一聲。如果往這個思路上靠,簡單向協會報備一下,這個情況是存在的,但並非像某些自媒體說的‘P2P平台從事現金貸的必須向北京互金協會報備’。”

其告訴記者,“目前對會後(報備)沒有什麼要求。”

對於向協會報備是否有現金貸業務,某位協會成員單位的市場總監告訴記者,向協會告知目前的業務與未來的計劃,是合規平台信息披露的一部分。

據某互金平台工作人員向記者回憶,11月24日下午其參加了一次行業閉門會議,當天參會的互金平台僅有幾家,另外還有相關研究院院長、中國互金協會相關人員。

據其介紹,會議的主要目的是探討現金貸和互聯網小貸的監管辦法,以及怎麼定義。另外針對平台門檻、人群定位、借貸周期、借款金額、資金流向、征信體係、可持續監管這幾項進行了探討。整個會議持續了約3個小時,即使到會議結束,也沒有探討出實質的監管措施。參會公司的態度則是“什麼時候監管有個邊界,他們就按邊界整改執行,擁抱監管”。

12月31日前將利息加費率調整至36%以內

北京互金協會在此次會議上還率先落地現金貸有關借款利率的要求,即“2017年12月31日前將平台的借款利息和費率加起來,調整至年化36%以內”。

會後不久,掌眾金融率先發文,稱“掌眾金服下調小額現金產品費息至年化36%以下”,緊跟監管步伐。

某位接近監管的人士向新京報透露,現金貸資金來源比較複雜,趣店在招股書中披露,小貸公司自有資金與銀行、消費金融公司、信托等機構合作方資金,構成了其資金來源的主體。

“這就是目前現金貸借款利率比較高的主要原因,現金貸平台收取了管理費或服務費,然後作為小額貸款公司它又收取了息差,而這兩個加起來就超過了36%紅線。”

對此,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鄧建鵬認為,“監管機構目前對現金貸的主要要求,以及社會輿論對現金貸的批評,均圍繞於現金貸的高利率問題。所以如果監管方近期出台相關要求,非常有可能在年化借款利率方麵做出‘不能高於36%’的要求。而協會方麵對成員的情況進行摸底,要求有相關業務的成員調整借款年化利率,這種態度與監管方是一致的。”

對於協會此次會議的相關內容,是否可以理解成是監管方針對現金貸即將出台政策的參照?鄧建鵬這樣解釋,“協會屬於自律性的民間組織,它出台的文件隻能是一個建議。”

■ 觀察

現金貸

閃電借款等平台下調費息

現金貸監管逐步逼近,一些現金貸平台也加快費息調整的步伐。上周,一位網絡小貸清理整頓工作會議的參會人士透露,目前監管層要求36%的利率“紅線”不能逾越,網絡小貸不能成為高利貸的重災區。除了公開宣布降費息的頭部平台“閃電借款”,新京報記者11月27日從多個現金貸平台獲悉,降息工作已經悄悄開展。

11月26日,掌眾金服公開對外宣布,旗下小額現金貸款產品“閃電借款”的綜合息費均降至年化36%以下。掌眾金服方麵表示,閃電借款主要從兩個方麵調整綜合息費,其中產品周期從原有的21天延長為50天、60天等,同時,50天、60天服務對應的綜合息費分別為4.93%和5.91%,日費率不到0.1%。

記者了解到,閃電借款是現金貸行業的頭部平台之一。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10月末,掌眾金服旗下的產品累計撮合筆數超過3000萬筆,交易額超過了600億元,注冊用戶和累計借款用戶分別達2000萬人和400萬人左右。

“作為一個大型的平台,行業監管大家能預見,早晚都是要來的。對行業來說,息費和共債、隱私等問題,有需要規範的地方,但對行業長遠發展來說,我們希望有監管。”一位現金貸平台的高管告訴記者,在可能的36%利率規範要求下,該平台也在一步步調整思路和結構,整體的想法是降低整體業務中現金貸的比例,同時向一些持牌機構做導流業務。

“我們的創始人來自大型互聯網機構,平台的核心優勢是風控、運營和獲客,以及輸出一些互聯網科技能力。做導流平台,主要是和持牌的機構,比如消費金融機構、銀行在合作。”上述高管說。據記者此前了解,在4月份銀監會喊話清理整頓現金貸的時候,該平台已經調整了此前的“砍頭息”收費模式。

另一位業內人士稱,自己供職的現金貸平台也在陸續降費息,同時也涉及業務調整,不然難以控製虧損。“比如我們推出時間更長、利率更低的產品,也針對類似感恩節這種節日進行降息。看看綜合發展利潤率怎麼樣,能不能可持續運營。我們希望做平穩過渡,一次性降息對存量客戶、待收款比較不利。”

P2P

部分P2P轉型時與小額分散的現金貸合作

不久前,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的一份報告引發關注。報告顯示,目前有592家P2P網絡借貸網站開展現金貸業務,約占全部P2P平台總數的15.8%。

一位現金貸平台的高管透露,除了通過助貸模式向現金貸平台提供借貸資金,也有一些P2P本身有過現金貸業務。“很多P2P平台都不賺錢,想靠現金貸賺點錢”,該平台高管稱,在目前的合作中,有一些P2P平台會提供資金,現在還在正常合作中,沒有進行調整。

“我們沒有自營現金貸。但是,有這塊的小額信貸業務資產的合作。某網貸平台負責人張雲(化名),當初選擇這類資產合作,主要是源於針對網貸平台的8·24文件,平台求合規,需要快速轉型。”這類資產周期短、金額小、風險分散、規模化。所以,很多P2P平台都轉型選擇了這類資產進行合作或者自營。

其坦言,這次關於現金貸話題引發的熱議,對整個行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聯動性負麵效應。而其實整個行業內,更加擔心的是借款人變成老賴,不還錢的情況下,和現金貸合作的風險就比較高了。

“目前合作的供應商是否符合監管要求,我們還在確認中。如果不符合監管要求,一定會終止合作關係的。”該網貸平台負責人稱,合規的平台,一定是會堅決按照政府監管的要求,找尋更佳合規穩健的資產,如果現金貸不能做,基本上都不會再碰觸。

事件進展>>>

11月26日 現金貸“生死劫”即將上演:牌照有價無市 要麼等死要麼轉型

11月25監管風暴直擊現金貸要害 2700家平台麵臨“生死大限”

11月24日 互金協會提示網絡小額現金貸款業務風險:應理性借貸、合理消費

11月23互聯網小貸管理辦法下周發布 現金貸不會“一刀切”

11月22消息稱銀監會將一刀切清理整頓現金貸平台 隻保留兩類持牌機構

(原標題:北京互金協會否認現金貸監管“一刀切”)

最後更新:2017-11-28 07:49:00

  上一篇:go 基金預期調整空間有限
  下一篇:go IPO申請排隊企業數量6月底以來減少11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