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
搜狐
廣州—東莞港組合港目標:打造世界級樞紐港
在今年5月牽手佛山中山共建南沙港後,廣州港與東莞港的整合也拉開帷幕。
近日廣州港與東莞港務集團在廣州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契機,共建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穗莞航運體係,科學規劃港口資源,推動廣州—東莞港組合港建設發展,打造世界級樞紐港。
資料顯示,東莞港主要發展糧食、煤炭等散雜貨運輸,物流倉儲,臨港工業和旅遊休閑的濱水商貿區等,而廣州港是國家綜合運輸體係的重要樞紐和廣東省能源物資和原材料的主要中轉港,也是珠三角油品、煤炭、糧食等重點物資的集散地。
協議提出,按照“優勢互補、共同發展、互利共贏”的原則,既要利用好廣州港的引領作用,又要發揮好東莞港的區位優勢,加快探索東莞港沙角港區、沙田港區、新沙港區等規劃港口資源的開發利用,形成布局合理、集約高效的港口發展格局,提升區域港口發展能力,共同促進區域港口建設、運營及服務能力上新水平。
廣東省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東莞港與廣州南沙新港基本連成一片,因此肯定涉及如何協調發展的問題。在基礎設施方麵,虎門第二大橋、佛山到東莞軌道交通等不斷推進,珠三角一體化也在不斷提速,因此進一步整合港口資源,可以避免惡性競爭,有利於整合港口資源並進一步做強做大,進而服務地方經濟的轉型升級。
彭澎說,這幾年廣州港通過加強與珠江沿線內河港的合作,通過在內陸地區打造無水港,拓展了港口服務的腹地。另一方麵,通過與其他城市一起投資建設南沙港,也能更好地和周邊城市的物流緊密銜接。
例如,今年5月底,廣州港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擬與佛山市公用事業控股有限公司、中山城市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合資公司,投資、建設經營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工程。
彭澎說,廣佛中三市聯合打造南沙港,也有利於整合資源,服務珠江西岸的製造業轉型升級發展。因為一些大型貨運,無論是成品出口還是原材料進口,走海運都比較劃算。而且,廣州與周邊城市佛山、中山的產業結合度很高,通過聯手打造港口,將促使這些地方的產業協作更加緊密。
今年9月29日,廣州和東莞簽署了《廣州市人民政府東莞市人民政府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廣州南沙新區東莞市濱海灣新區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廣州港務局東莞港管理委員會港口合作發展協議》,致力於加快港口資源整合。其中,兩市首度提出雙方將推進實施穗莞港口一體化,打造廣州—東莞港組合港,實現港口資源整合。
隨著我國經濟進入到新常態,經濟轉型升級,沿海港口資源整合不斷提速。《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係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加快區域港口功能的優化提升,形成以珠三角港口群為主體、粵東和粵西港口群為兩翼,分工合理的集群化港口發展格局,打造“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家門戶。加快推進珠三角港口群一體化發展,將廣州港、深圳港打造成為國際門戶樞紐港,帶動東莞港、珠海港等周邊港口發展,構建對接港澳、聯通西江、服務泛珠三角地區的世界級港口群。
彭澎說,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灣區的過程中,港口資源的整合十分重要。一方麵,在岸線、泊位,以及產業的選擇上,與地方工業製造業的接駁等方麵,要做一些合理的安排。另一方麵,在組織架構、股權方麵,在資本結構上麵要做一些融合重組,通過這種跨行政區域的整合,更好地做強做大,適應大灣區建設的要求。
最後更新:2017-12-19 19:5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