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
搜狐
iPhone8發布在即,但蘋果與高通、三星等的糾紛懸而未決
雖然iPhone新品發布在即,但是,蘋果公司手機業務鏈條上還有眾多糾紛尚未了結。
而在這些糾紛尚未了解的對象中,既包括競爭對手,比如三星;也包括供應鏈合作夥伴,比如高通;還有類似其他一些關鍵專利持有者,比如中國的西電捷通及美國的GPNE公司。
那麼,伴隨傳說中的iPhone8、iPhone8plus等蘋果公司新品手機發布,這些未決的糾紛中,原告會否增加或變更訴訟請求,將iPhone新品也拉入訴訟戰呢?
悲催:拖了快五年,GPNE與蘋果糾紛依舊未了結
2013年1月,美國GPNE公司將蘋果公司訴至深圳中級人民法院,訴稱蘋果公司和中國聯通銷售的iPhone係列7種型號的手機都侵犯了其持有的一項名為“尋唿方法及裝置”的專利。
起初,美國GPNE公司索賠金額為對iPhone手機專利侵權索賠9500萬元,對iPad平板電腦侵權索賠5000萬元。共計1.45億元。
2016年11月28日,在深圳中級人民法院第三次開庭時,GPNE公司增加訴求金額,對iPhone手機案在原索賠9500萬人民幣的基礎上追加索賠1億美元,對iPad平板電腦在原索賠5000萬人民幣的基礎上,追加索賠600萬美元。
如今,GPNE公司官網顯示的專利許可合作對象雖然包括微軟、華為、索尼、三星等,但是,蘋果公司依舊不在其列,這意味著雙方的專利訴訟及專利許可糾紛依舊尚未了結。
如果未來四個月內,雙方還不能了解,這起糾紛持續時間將屆滿五年。作為一家規模不大的公司,被蘋果公司利用各種規則拖延糾紛解決,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拖垮。
回吐:打了近十年,三星從蘋果口中挽回一些損失
2011年4月,三星2010年三星推出的Galaxy智能手機和2011年初推出的GalaxyTab10.1平板電腦,先後因涉嫌專利侵權,被蘋果公司起訴。
從2012年最初需向蘋果賠償9.3億美元,再到2015年12月,三星因判決執行期限屆滿,先行支付給蘋果5.48億美元的損害賠償,再到2016年10月11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就此案件召開了聽證會,就有關外觀設計侵權賠償部分,發回上訴法院針對此一部分進行重審。
在侵權索賠上,起初,蘋果提起的三件發明專利的索賠金額標準為2.02美元/台、3.01美元/台和2.02美元/台,而四件外觀設計專利的索賠金額標準為24美元,相當於6美元/台。
蘋果最大的索賠額度本身就集中在外觀設計之上,外觀設計專利固然重要,但是,其技術或產業價值就一定高過發明專利甚至基礎通信技術,這本身一直爭議不斷。
三星在與蘋果這輪世紀專利大戰中,持續的堅持和投入也讓局麵正在向有利於它的方向轉變。
反擊:開戰九個月,高通從單一防守到適度反擊
2017年1月20日,蘋果公司在美國向加州南區法院遞狀,指控高通公司壟斷無線設備芯片市場,並控告高通以不公平的專利授權行為讓該公司損失10億美元。
在與蘋果公司有未結糾紛的對象中,高通確實比較“糾結”的。一方麵,雙方在芯片業務上有合作,另一方麵,蘋果公司又拒付專利費。
這種“糾結”使得高通最初隻能采取防守策略——應訴,但這可能也讓蘋果公司認為是高通的軟肋。伴隨,蘋果公司進一步施壓代工商止付專利費後,高通終於坐不住了。
先是發起反訴,請求法院責令蘋果公司停止幹涉高通高通與為蘋果公司製造iPhone和iPad的廠商間的協議。隨後,進一步起訴蘋果手機涉嫌專利侵權,並投訴至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尋求禁售iPhone係列手機。
其中,據以起訴的專利技術涉及智能手機在實現高性能的同時延長了電池續航時間,如今,雙方開戰九個月尚未有了結跡象,那麼,iPhone新品發布之後,高通會否增加訴訟請求,將iPhone新品也納入禁售訴訟之列呢?
欠費:拖延近三年,西電捷通的專利費還沒收回來
早在2010年蘋果公司與西電捷通公司就WAPI標準相關標準必要專利簽署了一份有效期四年的專利許可協議。但2014年底,當西電捷通公司與蘋果公司協商續約及許可費用時,蘋果公司開始采取拖延策略,遲遲不與西電捷通公司達成新的許可合作。
如今,三年多時間快過去了,雙方的專利許可之爭依舊尚未了結。
其中,西電捷通公司在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起訴蘋果公司專利侵權,而蘋果公司則以發明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糾紛為由,將西電捷通公司訴至北京知識產權法院。
期間,圍繞訴訟管轄以及涉案專利,雙方展開了持續的攻防戰。目前,蘋果公司宣告涉案專利無效的請求,已被駁回。
而雙方之間所涉標準必要專利許可,基本是按照手機數量收取的,那麼,伴隨iPhone新品的發布,雙方之間的糾紛是會加速解決?還是繼續能拖就拖呢?
回顧2017年已經過去的八個月,與蘋果公司有專利糾紛的諸多公司中,隻有諾基亞與蘋果公司實現了“閃電”和解,而雙方和解的關鍵在於諾基亞在全球多個國家起訴蘋果公司,其中,部分案件不排除拿到“禁售令”,因此,迫使蘋果公司火速與諾基亞達成和解。
而這顯然值得那些與蘋果公司有未了結糾紛的公司予以借鑒和學習。
注:如果你剛剛打開本公眾號,可點擊以下鏈接關注“蘋果公司專利糾紛係列觀察”,留言參與探討。
《觀察二:詳解諾基亞和蘋果的兩次專利大戰:誰無賴,誰流氓,不言而喻》
《觀察三:被索賠9億元!但開庭三次拖了四年還未果,是蘋果公司“作梗”嗎?》
《觀察五:全麵被“孤立”?蘋果的2017年專利訴訟挑戰和困局多》
《觀察六:專利巨頭高通為何對蘋果提起反訴?》
《觀察七:詳解蘋果專利訴訟“套路”:欺小怕大,奉行利潤至上》
《觀察八:賠8050萬元,22款Galaxy手機遭禁售,三星慘敗給華為?》
《觀察九:判賠910多萬!索尼手機因專利侵權被國內公司扳倒,或隻是開始》
《觀察十:高通退黑莓8.15億美元許可費,但蘋果能從中獲益嗎?懸!》
《觀察十一:蘋果正麵纏鬥高通,三星英特爾側麵助攻,但症結到底是啥?》
《觀察十二:蘋果戰高通,英特爾搖旗,賠華為8050萬的三星坐享漁翁之利?》
《觀察十三:三星華為互掐,蘋果高通鏖戰,愛立信降價,巨頭亂戰為哪般?》
《觀察十四:八年間,兩輪對決,從無敗績!諾基亞憑啥劫殺蘋果公司?》
《觀察十五:同樣對決專利:蘋果與諾基亞閃電和解,但為何要死磕高通?》
《觀察十六:這家昔日韓國手機巨頭隕落,蘋果對其虎視眈眈,但看重的是這些》
《觀察十七:1元/部貴嗎?這件已扳倒索尼的專利,蘋果不願繳費還想廢掉它》
《觀察十八:霸道蘋果的兩麵派:自己的技術是創新,別人的專利都沒用?》
李俊慧,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長期關注互聯網、知識產權及電子商務等相關政策、法律及監管問題。作者係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作者。
曾參編高等院校法學專業教材《電子商務法》,並就著作權、商標、專利、域名等知識產權及電子商務監管相關問題接受過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北京電視台等電視及《人民日報》、《21世紀經濟報道》、《華夏時報》、《彭博新聞周刊》等報紙、雜誌的采訪。
在《法治周末》、百度百家、騰訊、新浪、搜狐、網易、鈦媒體、donews、今日頭條等媒體開設有個人專欄。
同時,還是“2015年度騰訊科技自媒體年度作者”、“搜狐科技精英自媒體排行榜上榜作者”、“2015年度鈦媒體十大作者”等。
1
我的“夢想讚助者”鳴謝
(排名不分先後):
夢想極客李定才、謝家耀、雲姐家務、shishi是四石、老油、victor、無法無天、瞧瞧善友善報、樹葉、花樣拔河01、家和美黃正茂、天意、宋毅、六香君、楊潔、張瑜、紫陽、沈軍安、徐如林、劉秋成、張宇海、耿晨、二師兄、汪煒、朱翊、汪智勇、錢燕、張月梅、木子、季正衛、李江遠、汪璿、carol晁、羅馬、H&M、宋鵬展、janet、兌兌澤、MEET、盧文哲、宋誌軒、大熊、陳文祥、張躍耀、王嘉晟、李海得、有翼飛翔的話語、你好~W先生、sishi是四石、六六(Linda)、王琪、譚華霖、Tina、尼納納、趙占領、一米陽光、北洋岸花地男、Daz_Chen、肖然、牛牛、丹朱、程祺
最後更新:2017-10-08 08: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