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01 返回首頁    go 搜狐


王健林不停“賣賣賣”,原來首富這麼缺錢

統計顯示,中國有3000萬家企業,但與銀行有借貸往來的,卻隻有800萬家,而且還主要是大型企業,有2000多萬家中小企業沒法獲得銀行貸款。錢去哪兒了?數據顯示,國有企業拿走了銀行貸款和社會融資的50%。民企老板“貸款難”呀。

民企老板“貸款難”

對於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缺錢”是永恒的痛。細數如今在榜單上名列前茅的知名企業家們,從王健林到馬雲、馬化騰、劉強東等等,在企業成長壯大的過程中,也無不遭遇過嚴重的“缺錢”難題,最窘迫的時候馬雲要借錢發工資,馬化騰甚至想甩賣QQ……這些經曆如今提起來,簡直字字血淚。

馬雲:公司賬麵上一度隻剩2000元

1999年2月21日,馬雲和“十八羅漢”湊夠50萬創辦了阿裏巴巴。他希望用這50萬元堅持10個月,期待10個月之後能吸引到投資。

然而,阿裏巴巴維持到七、八個月的時候,50萬元的啟動資金就已經花得一幹二淨了。馬雲隻好四處借錢給員工發工資,最為窘迫的時候阿裏巴巴賬麵上隻有2000元。為了緩解當下的窘境,馬雲四處奔走,受盡冷眼。

在後來阿裏上市紐約IPO路演會上,馬雲笑談了當年窘迫:“15年前我為融資200萬美元,我來紐約,失敗而歸,15年來我就沒放棄,這次來紐約就是想多要點錢回去”。

終於,在1999年8月,馬雲在蔡崇信的幫助下拿到了阿裏巴巴的第一筆“天使基金”,引入高盛公司500萬美元風險投資。就是這筆得來不易的資金,才成就了後來的阿裏巴巴帝國。

馬雲後來提醒企業家們:對那些今天盈利情況很好的企業,你們要記住,你一定要在你很賺錢的時候去融資,在你不需要錢的時候去融資,要在陽光燦爛的日子修理屋頂,而不是等到需要錢的時候再去融資,那你就麻煩了。

王健林:首富也需要“賣賣賣”

2017年7月下旬,“首富”王健林在外界猝不及防中開啟了一係列連續的“賣賣賣”行為——先是出售萬達文化旅遊城、酒店物業,其後全國各地多處萬達廣場也變動頗多,要麼直接“業主變更”,要麼就大幅減資。

如此大幅度的“賣賣賣”,王健林是有多缺錢呢?

數據顯示,萬達商業地產公司目前在國內有350億元公司債、520億元中票未到期。而目前存量債券規模超過100億元的房企數量已達36家,萬達以超過800億規模位居第一。

在王健林對外交底的萬達商業負債狀況中可以看到,萬達商業的貸款加債券約2000億元,賬麵現金1000億元,而與融創、富力交易後,萬達再收680億元現金,賬麵現金達到1700億元,現金流將大幅改善,萬達將清償大部分債務。

盡管王健林一直強調,“賣賣賣”的深層原因是要進行轉型,未來要全力發展創新型的輕資產業務。但他也承認,急於拿到錢的目的是為了大幅減債,計劃三年左右清償集團層麵金融機構債務。

對於整個房地產業而言,“房企償債壓力越來越大”早已是公認的事實,就連早已走到行業頂端的萬達,也不得不不通過變賣資產的方式獲取資金,支撐萬達的轉型升級:於企業而言,“缺錢”就意味著寸步難行。

馬化騰:為了公司發展,多次套現減持

據悉,有人做過一份統計,從騰訊2004年上市以來,馬化騰減持騰訊股票1.7億股,累計套現金額210億元人民幣。如此多的資金,馬化騰都用來做什麼了?

或許在外界看來,資本市場的作用之一就是讓創始人等股東股份變現,所以互聯網創始人減持也自然變成了他們的生財之道。

馬化騰

然而,作為一家市值為上千億美元上市公司的控股主席,會隨意地拿公司股權套福利麼?如果真是那樣,騰訊怎麼可能成長得如此壯大,而且其他股東會同意麼?

被稱為“套現王”的馬化騰,他的錢都花在了刀刃上:一部分用來做慈善;另一部分,則用來投資,擴張騰訊的地盤。

在馬化騰的投資史上,第一個項目,他投了京東,第二個項目,他投資了滴滴打車,在金山走下坡路的時候,他入股了金山,給了雷軍很大的支持。另外一些項目,雖然所占的股份不多,但是回報率卻很高,比如有大眾點評,同程旅遊等等。

高管減持,隻為個人紅利,這樣的說法過於武斷了。很多時候,作為一個大公司的控股人,套現也隻為獲取資金,而拿到資金要幹嘛,自然是為了公司,為了避險,為了擴張。

做好企業三要素——認知、模式和資本

創享智庫創始人兼CEO梁濤認為,做好企業三要素——認知、模式和資本。企業隻有適應時代的變化,才能掌握變化的規律,從而找到顛覆過去、創新未來的原點;在這個升級轉型的過程中,商業模式的更新優化以及資本的助力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無論騰訊也好,阿裏也好,無一不是有著獨特的商業模式,善於利用資本,長袖善舞。

創享智庫創始人梁濤與創享公社社友零距離,對商業模式九大係統一對一輔導

香港知名的家族基金管理人、創享智庫海外上市副總裁李樂東也認為,現在的中國,已經進入了更高層次的“資本經濟”時代。對於新經濟時代的企業家而言,必須學會資本思維,讓企業更賺錢的同時更值錢,這才是企業永續經營、財富傳承的資本思維。

創享智庫副總裁、首席資本運營官沈海濤則強調,資本並不隻是指錢,同時也包括資源。所以投資除了投錢以外,更多是資本方會把更多更好的,在這個企業發展中需要的資源對接給這個企業,所以它會發展得更加強大,更加的優秀。

結語:

對於一個企業而言,從初創到發展壯大、業務擴張、升級轉型、走上資本市場,其中的每一個環節,需要戰略、需要資源、需要強有力的班底,然而,最最離不開的,卻是資本。

一個沒有資本的企業,注定是一個寸步難行的企業。在當下,民營企業麵臨著極大的焦慮和不確定性,如何將機遇與挑戰轉化為生存和發展的動力呢?作為企業家,一定會發現,當下的局勢早已變了,市場經濟邁向了資本經濟,而對企業而言,隻有轉向資本經營才是彎道超車的最有效途經。

創享智庫,一個與IDG資本、真格基金、中科招商、隆領投資、鼎暉投資等眾多資本建立了緊密聯係的機構,為你聯接最優質的錢脈和人脈,從商業模式到資本思維、乃至上市之路,讓你的企業更賺錢,也更值錢。

最後更新:2017-10-08 12:24:14

  上一篇:go 諸葛亮死後,蜀國官員居然是這樣評價:若他不死,早晚會圖謀不軌
  下一篇:go 楊冪旗下七朵金花,有人紅得發紫,有人被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