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44 返回首頁    go 搜狐


從硬件到係統 華為Mate9保時捷版與金立M2017為高端商務機樹立了標杆

隨著智能手機市場的人口紅利不斷消耗,千元以下的低端機市場拚殺愈加激烈。在這種大環境的驅使下,華為、小米、金立等國產手機品牌,先後發布高端機型,籌備進軍中高端手機市場。其中華為Mate9保時捷版與金立M2017瞄準的價格市場甚至更高於iPhone與三星……

對於國產手機廠商,2016~2017年是一個十年難遇的進軍高端市場的機會。

先是手機高端領域“兩座大山”的疲軟表現:三星“炸機門”後,年度高端機缺失;雖後有C9 Pro迅速跟進,但3000元以下的價位和配置,難以彌補5000元+純高端市場的空缺。由於iPhone 6之後長期缺乏創新,甚至引發蘋果首次銷量下滑;且市場覆蓋率過高導致撞機率提升,對高消費、精英人群來說,缺乏足夠辨識度和身份象征感。

其次是國內手機市場和消費觀念的不斷成熟。由於手機紅利的褪去,高性價比機型已經不再是消費者剛需,反而高體驗、高配置的高端旗艦機型,才是未來手機市場的主流。

於是,占盡內與外的天時地利後,國產手機廠商正式敲響進軍高端手機市場的戰鼓。其中,華為Mate9保時捷版與金立M2017甚至跳過了中端價位,直接向更高的價格錨點(千元、兩千元、五千元是當前較為固定的價格錨點),定位上已經超越了三星與iPhone。

目前看來,華為Mate9保時捷版與金立M2017全部麵向高端商務人群,那二者間的設計、配置與體驗,在高端手機市場的逐鹿中,誰更勝一籌呢?

l外觀方麵評測

1.材質

華為Mate9保時捷版采用金屬外殼,表麵附有拉絲拋光處理,隻有亮黑一種配色。

金立M2017則是采用鋁合金骨架,後蓋采用了全手工裁剪的頭層小牛皮,其皮革悉數選自美國15個月左右小牛背部的頭層小牛皮,在增加手機質感的同時,還能擁有較好強度與透氣性。

從材質上看,金屬與皮質是目前最具有質感的兩種選材。但是從成本上看,金立M2017的成本明顯更高一些。

2.整體感

華為Mate9保時捷版設計采用上下左右對稱的全對稱設計,玻璃觸板與金屬殼體實現雙曲麵無縫連接。美中不足,手機殼背部仍然具有“白帶”形狀的天線設計,但顏色可以替換成與手機整體更為接近的星空灰。不過這一點不應過於苛責,因為即便是iphone也始終不能徹底解決該問題。

同樣金立M2017也采用了全對稱設計,同時在機身背部攝像頭周圍采用了盾牌造型,並搭配鑲嵌8顆六角鉚釘,使皮質後殼也具備了立體的金屬質感。

3.屏幕大小

華為Mate9保時捷版屏幕大小為5.5英寸;而金立M2017稍大一些,為5.7英寸。從上手感來看,二者實際體驗並沒有相差太多。

4.曲麵屏

除了全對稱設計,華為Mate9保時捷版與金立M2017也一同選擇了曲麵屏,並且全部選取了目前價格最昂貴的AMOLED顯示屏。

從外觀設計來看,主打Porsche Design(保時捷設計)的華為Mate9保時捷版本,與貴族感極強的皮質金立M2017各有千秋。華為Mate9保時捷版在高貴的同時,還具備一絲跑車的狂野與不羈,適合年輕商務人士;而金立M2017在低調之外還有著一絲穩重,適合書卷氣重與性格沉穩的高端政商人群使用。

l配置方麵評測

在硬件配置方麵,華為Mate9保時捷版與金立M2017差異化明顯加劇。

1.CPU

在CPU的選擇上,華為Mate9保時捷版不出意外的選擇了華為製造的年度旗艦手機芯片:海思麒麟960。該芯片能夠在性能、續航、遊戲、拍照、通信、安全等方麵帶來極致體驗。

金立M2017采用的則是高通出品的驍龍653處理器,支持快充、雙攝等功能。並且驍龍653采用4個2.0GHz A73核心+4個1.4GHz A53核心的架構,使其性能大幅領先於上代產品。與此同時,驍龍653在能耗方麵也可圈可點,與上代產品相比,其能耗可有效降低10%以上。

從性能來講,金立M2017的驍龍653與華為Mate9保時捷版的麒麟960側重不同,但對於高內存的高端機來說,二者在體驗上的差別微乎其微。

2.內存

華為Mate9保時捷版隻有6GB RAM+256GB ROM一種搭配選擇,是目前市麵上最大的組合配置。

金立M2017提供了6GB RAM+128GB ROM以及6GB RAM+256GB ROM兩個可選容量,對於部分非深度內存使用者來講,128GB的內存已經完全能夠滿足日常需求。

3.分辨率

華為Mate9保時捷版與金立M2017全部采用了WQHD(2560*1440)分辨率,但由於金立M2017屏幕相對更大,因此能夠獲得更加清晰、良好的視覺體驗。

4.攝像采用硬件、技術及像素

在雙攝成為旗艦級標配的2016年,華為Mate9保時捷版與金立M2017為了保證最頂級的攝像質量,同時選擇了雙攝配置。

其實手機雙攝主要分為四個發展階段:1.模仿人類雙眼、模擬裸眼3D效果的3D雙攝;2.主副攝像頭分工主體和背景,後期再進行不同程度虛化的景深雙攝;3.黑白攝像頭負責采集目標灰度、彩色攝像頭負責記錄顏色的黑白彩色雙攝;4.利用焦距不同的兩個攝像頭實現的真2倍光學變焦。

華為Mate9保時捷版采用的是2、3技術的融合;而金立M2017選取的則是第四代2倍光學變焦。

華為Mate9保時捷版攝像配置為:後置2000萬像素+1200萬像素,F2.2大光圈;前置800萬像素。華為主要采用了黑白+彩色攝像技術,以此獲得高清晰+高色彩對比。

金立M2017攝像配置為:後置1200萬+1300萬像素、兩倍光學變焦、F1.7光圈、1.4μm大像素、前置800萬像素。用戶通過鏡頭焦距的改變來實現遠景拍攝,且不會影響成像效果。金立M2017還支持2PD的全像素雙核對焦技術,對焦速度快至0.03秒,並能實現暗光下的快速對焦。

值得一提的是,金立是國內首批,不依靠軟件實現兩倍光學變焦的雙攝手機。而在體驗過程中,二者的夜間成像都較為清晰。總體來看,相比之下金立M2017的對焦速度更快一籌,且色彩飽和度更高;而華為的表現同樣可圈可點,其鮮豔模式下也能獲得較高的色彩對比度。

5.電池容量及充電技術

對於高端商務人群來說,手機的續航時長也是一大痛點。因此續航和快充都是華為與金立重點開發的技術。

華為Mate9保時捷版電池容量為4000mAh,采用3.5V/5A快速充電技術。據官方介紹,其3G通話最長可達30小時;4G網頁瀏覽最長可達19小時;視頻播放最長可達19小時;待機時間最長可達 21天;充電時間約90分鍾。

金立M2017采用7000mAh高密度聚合物鋰電池,支持24W快充解決方案並采用雙充電芯片設計,及24W大功率快速充電技術。且具備過壓、欠壓、過流等十重保護措施,並擁有夜間省電模式、綠色後台、極致省電模式、CPU智能變頻、GPU動圖優化、高耗電應用提醒、應用凍結等功能。金立M2017可連續通話31.74小時,視頻可連續播放25.89小時,待機915.42小時(38天)。從續航方麵看,華為Mate9保時捷版與金立M2017同樣功能突出,其中金立M2017的續航能力相比更勝一籌,通話、觀看視頻以及待機時間更長。同時在體驗過程中,金立M2017的後台鎖應用等功能,不僅減小了電池消耗,還能有效為CPU減負,提高操作流暢度

6.指紋識別模塊及功能

智能手機也一直麵臨著指紋“前後”之爭,此次華為與金立不約而同的都選擇了指紋識別前置設計。

其中,華為Mate9保時捷版采用按壓式前置指紋傳感器,能夠360度指紋識別且支持熄屏解鎖。

而金立M2017采用活體指紋識別方案:集成指紋傳感器、紅外線檢測技術,能夠通過指紋、血液流動以及心率信號來驗證用戶的真實身份,識別並拒絕假指紋。相比於普通的指紋識別技術,該方式更加安全。

指紋識別模塊上,金立也稍稍領先於華為。畢竟金立M2017主打安全特性,在指紋識別上擁有更為複雜的技術也很正常。

對二者配置進行評測後我們發現,在CPU的選擇上,配置層麵華為小優於金立,體驗程度二者差別可忽略不計。而在攝像、內存、分辨率上,二者不相伯仲;在續航時長以及指紋安全性方麵,金立略勝於華為,但華為的配置也屬上乘。

l係統方麵評測

一款好的手機,軟硬皆不可缺。雖然係統體驗難以量化,但小編還是要基於個人喜好來強評一下華為Mate9保時捷版與金立M2017的係統優劣。

先說華為Mate9保時捷版:

華為Mate9保時捷版搭載了基於Android 7.0的全新UI:EMUI 5.0。EMUI 5.0主打“簡潔、簡單、有活力”,號稱連續使用18個月不卡頓。

眾所周知,長期使用後的卡頓,是安卓手機與iOS 10手機的最大差距。為了減少卡頓現象,EMUI 5.0搭載獨創的Machine Learning智能係統,具備智能行為預測、智能資源調度、自動內存回收、文件係統優化等功能,使後台保持簡潔。

在體驗過程中小編發現,後台運用10個程序時,手機仍能保持較高流暢度;但若繼續增加大量後台應用,則會間歇性出現卡頓感。此處值得一提的是,華為Mate9保時捷版遊戲能力十分出眾,操作大型單機或網遊時毫無卡頓感。

評測結果表明,雖然不知道18個月後是否依然能保持,但短期內的流暢度在國產手機中堪稱一流。

其次是金立M2017:

金立M2017則是基於Android 6.0的amigo3.5係統。“內置安全加密芯片”的金立,主打安全功能,因此其係統功能也是圍繞安全展開。

試用階段,小編發現金立M2017具備私密空間2.0功能,在私密空間中的聯係人、短信等數據,隻有小編一人能夠看到。同時,其專線通話功能可以防止通話語音或短信被惡意截獲,有效防竊聽。雖然該功能對小編沒什麼用,但對於商界大鱷來說,卻是尤為重要。另外在支付過程中,一些非信任APP不能啟動支付界麵。

除了安全,金立M2017的係統中還存在諸多為商務人士量身定做的功能。例如全球全網通漫遊、語音商務秘書,能夠保證在高鐵等環境下通話順暢的高鐵模式、能夠使語音更加清晰的降噪功能……

總之,金立M2017在商務和安全上的考量,無人能出其右。

至於流暢程度上,金立M2017也不愧為一代高端機型,後台多程序運行時也能保持極高運行速度。軟件加載速度和運行體驗都非常迅速,就連某寶這種卡頓感十分明顯的安卓克星,在金立M2017上也異常流暢。在不同APP間切換時,金立M2017也擁有極快的響應速度,體驗上無異於iphone。

二者在手機係統上的思路有所不同,華為依然是追求流暢程度的旗艦機思路,而金立則是為商務人士定製各項功能的商務機思路。難斷二者孰優孰劣,但對於商務人士來說,可能會更傾向於商務功能更完備的金立。

經過一係列評測後我們發現,不論是外觀、配置,或者係統功能,華為Mate9保時捷版與金立M2017都已跑在其它品牌旗艦機的前麵。而如果讓兩個產品相互比較,隻能說各有所長。雖然同樣自詡為商務機,但二者間最大的區別可能仍然在於定位:華為受眾群體更廣,而金立則深耕商務領域。

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選擇,但未必就不能同時達到美好的結果。

目前,由於人民幣貶值、專利大國美國趨向於封閉等原因,將導致手機成本價逐步提高,若繼續拚性價比策略,會將企業拖入虧損的深淵。這也是小米、華為、錘子等手機廠商,不斷提高手機價格的原因。

而金立和華為,並沒有選擇緩慢提高價格的溫水煮青蛙模式,而是直接殺入了一個更高的價格區間。對於兩個品牌來說,這冒險也是機遇。成,則將中國品牌推入高端市場;不成,則將消耗大量推廣、研發成本。

其實站在這個角度上,華為和金立並不是單純的競爭對手,二者也在共同改變用戶消費習慣,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產品的更迭、廣告的投放,為其輸入高端機理念。在未來,華為與金立甚至還可能成為殺入全球高端手機市場的兩把中國尖刀(中國聯盟),在互相競爭的同時,攜手攻進海外高端機市場。(出自速途網)

最後更新:2017-10-08 05:09:24

  上一篇:go 真厲害!vivo X9&vivoXPlay6獲2016年度多項超級大獎
  下一篇:go 華為P10,P10 Plus發布:配色驚豔,前置也徠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