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04 返回首頁    go 搜狐


馬雲和王菲合唱《風清揚》,是買賣,還是情懷?

《風清揚》這首歌:炸了

馬雲作為最有錢的文青,不想再被賺錢耽誤

宣布全國同胞雙十一的花唄借唄都不用還了!

逐夢音樂圈和王菲女神合唱

上線24小時,《風清揚》播放量超千萬,登微博熱搜,搶知乎熱門話題,刷爆朋友圈,承包蝦米熱歌榜和新歌榜第1位。

馬雲於11月3日,微博轉發這首歌,自黑自己是“濃濃鄉土音”配“天後的天籟之音”,還轉發了網友的段子。

製作人兼作曲者高曉鬆,緊接著轉發,留下歌詞,“一個個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意味深長。

次日,每日人物的采訪稿《高曉鬆:我對馬雲說你別多想,王菲是老天爺賞口飯吃》,以矮大緊式通透的見解,撥開了這首歌的幕後情形。196萬點擊量,十分矚目。

這首歌,可謂是在今年的音樂界掀起了次元壁炸裂。而大佬唱歌早不是第一次了,有小米CEO雷軍《Are you ok》在B站一戰成名;有王健林在萬達年會獻聲,軍人魄力震懾觀眾,馬首富這次的獻歌怎麼就掀起巨浪了?

(點開歌曲,一起搖擺)

知著君隻想提出兩個疑問,和大家一同討論:

1.音樂好壞的標準應該是什麼?

2.這首歌,是誠意滿滿的情懷,還是打著情懷的買賣?

1

《風清揚》好聽不?

音樂,有雅有俗,不分國界,不懼語言,通過音符的流淌能賦予聽眾感動,就是好音樂。對於這首歌,網友的第一槽點,就是馬雲的演唱水平。“濃濃鄉土音”、“KTV大叔”都是對馬首富唱歌水平的標簽。

馬雲的聲線和王菲搭在一起,確實有點“尬”。但是,聲線和發音能否成為衡量音樂好壞的標準呢?筆者不置可否。鄭智化唱《水手》,伍佰唱《挪威的森林》,張洪量在和莫文蔚合唱之時也被吐槽:發音奇怪,但這並不妨礙好音樂擁有直擊靈魂的力量。

馬雲的咬字鄉音難改,紮實憨厚,音色平庸;王菲聲線空靈,穿透力極強,不僅是“老天爺賞飯”,而且是“賞了盛宴”的程度。

副歌處,兩人的聲音一對比,相形見絀,知名音樂博主耳帝在《王菲與馬雲的合唱體麵嗎?》中形象生動的評論:

但和天籟之音共同演唱,被比下去難道不是很正常嗎?僅僅因為唱歌的人是馬雲,這首歌的價值就被拉低了嗎?一首歌裏,歌手是誰,背景如何,是否重要?

王菲的歌在音樂界,是雅俗共賞的藝術,即便2015年3月起,其微博就再無更新,粉絲依舊高達2354多萬,秒殺一眾“歌手”。菲迷對於王菲也不是單純的崇拜,已經上升到了“神化女神”的心理。在部分菲迷心中,“王菲是女人裏,難得兼亡命天涯的勇敢和愛誰誰的灑脫的人。”就應該呆在神壇,唱“好”歌。

知乎問題:怎麼評價王菲?點讚最高的一條寫到:“她結結實實地影響了一代人。或許會越來越少人談論她,但終究有一些人會終生銘記她。”多少年來,卻再無王菲這樣的天籟之音。可見王菲在粉絲心中地位之高。

“王菲選擇唱廣告味兒濃的‘俗歌’,而不是更‘雅’的歌,就是對初心的背離!”和馬雲的合作,讓不少菲迷“失望”,豆瓣對《風清揚》的評分低至4.8分。

明星的光環是粉絲生態得以存在的土壤,粉絲把偶像捧到無限高,投射到自身心理深處,就像自己也放大了一樣。過度對偶像充滿期待,也意味著,偶像若做出不如粉絲所願的事情,心中的“神設”便會崩塌。

再說,《風清揚》背後的音樂班底還是很豪華的,高曉鬆作曲,尹約作詞(為何以笙簫默、大魚海棠等影視劇歌曲作詞),出品絕對不是“俗”物。音樂品味,本身就是眾口難調的問題,你喜歡聽鳳凰傳奇,我可以喜歡柴可夫斯基。唱首歌而已,沒那麼嚴重啦。

一首歌,除了從藝術的高度衡量,讓聽眾感到開心,轉換疲憊的心緒,也不失為衡量一首好歌的標準。王菲自己也說過:“音樂不是武器,用它去征服別人,不要將它崇高化,把它當成玩具。別太在意那些玩具的比賽,不然會忽略玩具的樂趣。”

作為一個藝術品鑒能力一般的同學,我認為這首歌,還是不錯的。我自己唱未必有馬雲歌手演繹的那麼有特點(真的不是水軍(*/ω\*))。

2

是情懷,還是買賣?

「你我本無緣,全靠我花錢」

「是貧窮限製了你追星」

「有錢,真的是可以為所欲為的」

馬雲本人平日對唱歌和武俠頗有情懷,電影宣傳前期也是主打“情懷牌”,但《風清揚》播出後,大批的音樂推廣讓人疑惑,這背後究竟是馬首富的買賣,還是馬文青的情懷?

在蝦米APP獨家首播當日,整個蝦米的界麵幾乎全被《風清揚》的推薦占滿,部分聽眾不得不“被動”聽歌。一首為公益電影打榜的歌,卻用了“鋪天蓋地”的宣傳策略,這究竟是為了“買賣”的更好實現,還是為了“情懷”?

首播當日,蝦米的多端用戶量突增3000萬,不少菲迷特地下載蝦米APP聽《風清揚》,這首歌背後帶來了多少讓蝦米“起死回生”一般的利益,我們不得而知。

與此同時,《風清揚》的歌詞,特意將“馬雲唱風清揚”暗藏於歌詞之中,個人覺得,有點尷尬,太過刻意。

但是,因為推廣手段的過於鋪張、馬雲個人形象過於凸顯,而將這首歌定性為“一場馬雲本人的玩票遊戲”,也並不準確。倘若說馬雲單純地想和偶像一起,向中國文化致敬,把文青的情懷做成歌曲,也並無不妥。為情懷砸錢推廣,也可理解為性情中人表達愛意的方式,況且馬雲為了約王菲唱歌,也經曆了不小的波折。

2015年天貓雙11狂歡夜,馬雲坦言,自己最大夢想就是想和王菲合唱一首歌,被王菲拒絕;2016年9月,王菲宣布舉行“幻樂一場”演唱會作為收官,馬雲豪擲1.6億打算包場,為王菲配備齊全最頂尖的製作、舞台和團隊,被王菲拒絕;2016年雙11,馬雲三顧“王廬”,再度邀請王菲合唱一曲,依舊被王菲拒絕。

直到2017年11月3日,馬雲終於實現和王菲女神合唱的願望,《風清揚》播出。

馬雲三次邀請,王菲終於答應,背後原因除了誠意,肯定也有“圈子”和“情義”。再說了,兩人都是在各自領域登頂的人,態度認真,出品也算的上誠意之作。

點擊播放 GIF/241K

矮大緊對此看的通透,在《高曉鬆:我對馬雲說你別多想,王菲是老天爺賞飯吃》中說:

“但老馬和王菲也有共通的地方。你聽他們唱,明顯有些地方兩人都唱得好。比如‘唱一曲出塞的歌謠,滄海一聲笑,萬籟俱寂’,這個‘萬籟俱寂’,就唱的不錯。那是因為,他們倆都到了‘會當淩絕頂’的位置,不管你怎麼滄海一聲笑,其實周圍就是萬籟俱寂。”

合唱一首《風清揚》,於王菲而言,是予人玫瑰,順水人情;於馬雲,是粉絲追星的心態,開心實現夢想,順便做個推廣。

於知著君而言,咳咳,先脫貧,先脫貧。

參考文獻:

李春雷 楊 瑩 | 風險社會中傳媒對“仇富心理”泛化的紓解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最後更新:2017-11-06 23:57:11

  上一篇:go 諸葛亮臨終前,留下三個大字,劉禪偏偏不聽,否則鄧艾過不了陰平
  下一篇:go 馬雲說:永遠不要把賺錢當作第一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