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搜狐
年關將至保牌大戰又打響 55家*ST公司誰能涅槃重生
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已經結束,其中不少公司也披露了全年業績預告:有的公司業績翻倍,有的公司業績預虧,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而業績預虧對於*ST公司而言,就更是雪上加霜。
距離2017年結束,僅剩50天。年關將至,目前A股市場中的55隻*ST類股票(不含6家已經暫停上市公司)前路如何?
六成盈利四成虧
2017年三季報顯示,在55隻*ST類股票之中,有33隻個股的前三季度淨利潤為盈利,其中11隻個股前三季度淨利潤超過1億元。
作為*ST群體的“盈利一哥”,*ST華菱(000932)前三季度實現淨利潤25.72億元。*ST華菱的前三季度業績之所以如此亮眼,主要是得益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鋼鐵行業經營形勢持續好轉。
除了*ST華菱之外,*ST鄭煤、*ST智慧、*ST大有和*ST三泰的前三季度淨利潤分別是6.15億元、4.46億元、4.14億元和3.99億元。
此外,包括*ST普林、*ST準油、*ST三泰、*ST墨龍、*ST德力、*ST鄭煤、*ST大有、*ST愛富、*ST重鋼等9隻個股2017年業績預告將扭虧為盈。如果不出意外,上述股票有望成功保殼。
而在33隻個股前三季度獲得盈利的同時,尚有22隻*ST股的2017年前三季度出現虧損,尤其是那些三季報業績虧損額度較大的*ST股票保殼壓力不容小覷。
具體來看,有包括*ST海潤、*ST重鋼、*ST沈機和*ST中絨等在內的11隻*ST股票的前三季度淨利潤虧損金額超過億元。其中,*ST海潤前三季報虧損金額達8.84億元。
2016年,*ST海潤主要產品銷售毛利受到行業政策等因素的影響,出現大幅下滑,導致*ST海潤2016年虧損11.8億元。進入2017年之後,*ST海潤的虧損額度呈現出逐季擴大之勢,且預計2017年業績將現虧損。
除*ST海潤之外、還有*ST眾和、*ST東數、*ST滬科、*ST雲網、*ST三維和*ST聖萊等6隻*ST股預計2017年業績將出現虧損,2017年年報公布之後或將暫停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ST重鋼的2017年三季報業績虧損高達8.82億元,但是*ST重鋼預計全年累計淨利潤可能為盈利。
誰能涅槃重生
除了55隻仍在正常交易的*ST股之外,還有包括*ST吉恩、*ST烯碳、*ST昆機、*ST川化、*ST釩鈦和*ST建峰在內的6隻已經處於暫停上市狀態。2017年的經營狀況,將直接影響到這些股票恢複上市的進程。
6隻暫停上市的個股當中,*ST川化、*ST釩鈦和*ST建峰在今年前三季度分別盈利1.72億元、6.7億元和9.15億元;而*ST吉恩、*ST烯碳和*ST昆機則在今年前三季度分別虧損9.46億元、1.26億元和2.01億元。
另外,*ST建峰預計,因發生重大資產重組,預期將對淨利潤產生重大影響,公司2017年業績將會實現扭虧為盈,令*ST建峰恢複上市之路最為光明。
實際上,不論是*ST建峰,還是*ST川化、*ST釩鈦,今年前三季度業績之所以能夠扭虧為盈,均是得益於重大資產重組的完成。從理論上看,這3隻股票有望率先恢複上市。
*ST吉恩今年前三季度虧損9.46億元,且根據*ST吉恩披露的數據,截至2017年10月13日,金融機構逾期債務本息合計金額已經超過78億元。因為債務糾紛,*ST吉恩及其子公司已涉多起訴訟。這很有可能會加大*ST吉恩重整的難度,並影響到其恢複上市的進程。
*ST烯碳和*ST昆機的虧損程度相對較小,但尚未看到兩家公司有太多實質性的恢複上市措施。*ST昆機的第一大股東是沈機集團,沈機集團同時還是*ST沈機的控股股東。*ST沈機今年前三季度也虧損7.82億元,麵臨著較大的保殼壓力。在沈機集團自身狀況不樂觀的情況下,或許還無暇顧及*ST昆機。
保殼之路前途未卜
證券時報記者發現,對於那些三季報業績微虧或是微利的*ST股而言,全年的經營業績仍然充滿諸多不確定性,而這也讓它們的保殼之路前途未卜。
具體而言,*ST東海A和S*ST前鋒在今年前三季度分別盈利24.11萬元和36.89萬元。這兩隻股票均較去年同期實現了扭虧為盈,但是由於盈利的額度實在是太小,從理論上來講,一旦第四季度經營業績發生的虧損額度超過前三季度的盈利,那麼全年業績將出現虧損,或將被暫停上市。
除了*ST東海A和S*ST前鋒,*ST青鬆、*ST萬裏、*ST新億和*ST運盛的前三季度盈利分別是242.94萬元、296.51萬元、379.50萬元和420.66萬元,均低於500萬元,但是仍有可能就會加入到暫停上市的隊伍當中。
再看那些三季報業績微虧的*ST股,有4隻股票今年前三季度的淨利潤虧損額度低於1000萬元,分別是*ST河化、*ST宏盛、*ST普林和*ST坊展,虧損金額分別是29.81萬元、109.85萬元、204.77萬元和542.98萬元。其中,*ST普林已經預計2017年度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扭虧為盈。*ST河化和*ST坊展雖然未對全年業績進行預告,但是不能說沒有翻盤的可能。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ST宏盛。如果*ST宏盛2017年度經審計的營業收入仍低於1000萬元,其可能麵臨暫停上市風險。今年前三季度,*ST宏盛實現營業收入465萬元,公司本年最後一個季度營業收入情況就顯得尤其關鍵。
重組是保殼“利器”
除*ST建峰、*ST釩鈦和*ST川化等3隻暫停上市股因為資產重組而令三季報淨利潤實現盈利外,在正常交易的*ST品種當中,*ST三泰(002312)的2017年三季報盈利3.99億元,同樣得益於重大資產重組交割完成。
這也充分顯示出,資產重組依然是保殼或是恢複上市的最好“利器”。據記者了解,包括*ST三維、*ST紫學、*ST河化、*ST愛富、*ST眾和、*ST中絨和*ST東數在內的多隻*ST股,目前都在籌劃進行資產重組。
不過,*ST中絨、*ST三維、*ST河化、*ST眾和及*ST東數的2017年三季報均出現虧損,留給這些公司通過資產重組來進行保殼的時間已然不多。
例如,*ST中絨擬作價9.19億元向控股股東中絨集團出售除羊絨、羊毛、亞麻及其混紡類紡織品貿易業務以外的資產、負債。該重大資產重組尚未實施交割。由於*ST中絨2017年三季報虧損3.85億元,因此本次交易能否不晚於2017年12月31日實現順利交割就顯得非常重要。
另外,*ST東數的重組仍未取得實際性進展,加上*ST東數相關債權人已向法院申請對公司進行破產重整,令公司的保殼形式十分嚴峻。
需要指出的是,在監管不斷趨嚴的背景下,即便*ST股為了保殼而要進行資產重組,也未必一定會成功。據統計,今年年初至今,已經有10餘家*ST股宣布終止重組。
押寶遊戲還能玩嗎?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ST公司保殼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在每年年底賣資產、賣地皮、裁員工、地方政府進行財政補貼等,也有為數眾多的上市公司將資產重組視為是保殼的重要途徑。因為這種現象已經存在較長時間,更是被很多機構投資者和中小投資者所接受,所以很多投資者有恃無恐地去和退市製度、*ST股進行“對賭”。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券商人士也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很多投資者之所以喜歡投資ST類股票,肯定是與預期潛在收益有關,因為一旦重組成功,收出10個漲停板都有可能。但潛在風險是*ST股重組失敗的概率也很大。尤其在當前監管機構對上市公司重組的監管力度不斷提升的情況下,即使是談判已經基本確定,但是不到公告最後一刻,雙方借殼談判都可能出現變數。
對於有些上市公司通過進行重大交易或會計處理調整,以規避連續虧損戴帽、暫停上市以至退市的行為,已經引起了監管層的高度關注。11月10日,在證監會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證監會新聞發言人明確表示,證監會將強化對上市公司年末突擊進行利潤調節行為的監管力度。交易所將聚焦上市公司年末突擊進行利潤調節行為,加大“刨根問底”式問詢力度,強化與二級市場交易核查的監管聯動。證監局將視情況開展現場檢查,發現違法違規情況,依規采取行政監管措施,達到立案標準的,堅決啟動立案稽查程序。此外,交易所正在研究完善退市財務類指標,優化退市製度,促進上市公司聚焦主業,充分發揮好資本市場的功能。
“隨著監管不斷趨嚴,盲目跟風炒作*ST股風險不容小覷,需要三思而後行。”上述券商人士說。
(原標題:年關將至保牌大戰又打響 55家*ST公司誰能涅槃重生)
最後更新:2017-11-15 06: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