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72 返回首頁    go 搜狐


上海推進養老與幼兒托管領域“公建民營” 2018年擴大試點

10月20日上午,上海市民政局印發了《本市公辦養老機構改革試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將率先在上海兩個區進行養老機構“公建民營”試點。

與此同時,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上海目前也正在幼兒托管領域積極嚐試“公建民營”試點工作,2017年年內,上海將建設並運營26家社區幼兒托管點。

“公建民營”式養老:明年將推廣

上海是我國最早進入老齡化的地區,也是我國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據上海統計局統計數據,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上海戶籍人口1449.98萬人,其中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299.03萬人,占總人口的20.6%。

為了探索城市養老服務的機製創新。今天上午,上海市民政局發布了《本市公辦養老機構改革試點工作方案》,養老服務領域“公建民營”改革試點工作拉開序幕。

《方案》指出,2017年上海在全市選擇兩個區進行養老服務“公建民營”的先行試點。在試點的基礎上,上海市將出台共建養老服務設施委托社會運營的指導意見,明確政府建設方和社會運營方的權責關係。

為了對此項改革進行監督,《方案》中還提出到2020年全市政府運營的養老床位數占養老床位總數的比例不低於50%。2018年將擴大養老服務“公建民營”的試點範圍,將“選擇更多的區開展試點”。

上海市老年學會有關人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養老服務采用“公建民營”的方式,利用社會資金參與養老服務是促進解決社會養老問題的一個很好的渠道。

收費標準成關注重點

養老服務采用“公建民營”的方式,未來收費標準成為關注的重點。

今天上午,上海市民政局還發布了《關於本市公建養老服務設施委托社會力量運營的指導意見(試行)》,從實施範圍、基本要求、運營方確定、權責要求與監督管理等方麵對上海公建養老服務設施委托社會力量運營提出要求。

其中,在社會比較關注的服務收費方麵,《指導意見》指出具體的收費標準可由政府建設方和社會營運方以扣除政府投入、社會捐贈後的實際服務成本為依據,按照非營利原則合理設定。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養老服務采用“公建民營”的方式目前還存在著一些“瓶頸”需要解決,需要後續的相關政策細則來進行規範。

業內人士表示,企業參與“公建民營”養老服務項目後能否在後期具有貸款的權利,這與企業能否持續提供養老服務緊密相關;其次企業參與其中的利潤占比問題,養老服務具有一定的社會公益性質,但同時企業經營需要利潤,而養老服務的收費標準高了很多老年人就不願意去了。

上海正試點2處幼兒托管點

除了在養老服務方麵嚐試“公建民營”的模式外,近期上海也在幼兒托管領域積極嚐試進行這種改革試點。

近期,上海閔行區寧虹路的新虹街道幼兒托管點嶄新亮相,這是閔行區的兩處試點托管點之一。由新虹街道提供場地、硬件設施,引入了上海萬科旗下的德英樂教育進行日常運營管理,匹配相應的師資、學習內容,以此來實現“政企合作”的模式。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作為2017年上海市政府的實事項目,今年全市將總共建成26家社區幼兒托管點,而閔行區的兩處托管點正是以“公建民營、政企合作”的方式進行試點的。

對於企業來說,參與政府“公建民營”的模式能夠讓企業輸出自身的優秀資源、品牌,與當地政府建立長效合作的機製。上海萬科副總經理,德英樂教育總經理許青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國家二胎政策下,幼兒托管點的設立是對民生需求的及時回應,關乎社會、家庭福祉。德英樂教育將積極地配合政府,持續參與包括幼兒托管點在內的公辦教育建設運營,也是企業反哺社會、承擔社會責任的體現。

最後更新:2017-10-20 19:18:23

  上一篇:go 證監會:10月24日、25日將審核11家公司首發
  下一篇:go 安徽出台進境指定口岸建設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