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
搜狐
部分股權質押告急 機構“排雷”在路上
近期,隨著市場調整,一些個股出現大股東股權質押觸及平倉線的情況。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現,不少公司股東股權質押“高負荷”運轉。特別是中小創等個股,在年終麵臨業績兌現、解禁大潮等情況,恐有陷入高比例股權質押“負反饋”困境的風險。
市場人士認為,上市公司大股東股權質押在合法合規的同時也要合理,一旦股價快速下跌,上市公司大股東的高比例質押,就容易傷害到上市公司,比如停牌等風險。因此,上市公司及投資者應該密切關注大股東的股權質押行為。目前,不論是監管部門還是股權質押的融出、融入方,都已經開始引導或自發促使股權質押運行在合理、安全的區域內。
股權質押再度告急
經曆了近期調整後,A股不少上市公司尤其是中小市值公司的股價創下階段性新低。在此背景下,部分上市公司股東的股權質押告急。
11月16日,大東南公告,因控股股東浙江大東南集團有限公司部分質押的公司股票已觸及平倉線。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等相關規定,經向深圳證券交易所申請,公司股票自11月16日上午開市起停牌。此前,銀河生物因控股股東銀河天成集團有限公司部分質押的公司股票已觸及平倉線而停牌。
此外,近幾個交易日,多家上市公司股東補充質押,以規避股價逼近警戒線導致所質押股份遭遇平倉的風險。僅在11月20日晚間,南風股份、紅宇新材、威龍股份、九鼎投資、凱美特氣、真視通、麗鵬股份、廣電電氣、能科股份等10家上市公司公告稱,公司股東進行補充質押操作。財匯金融大數據終端顯示,11月以來,已經有超過50家上市公司發布了股東補充質押的公告。
一般而言,警戒線和平倉線的算法基於如下比例:質押證券市值/(融資額+利息+其他費用)。一般來說,業內的操作慣例是,將警戒線和平倉線分別設為160%和140%(或150%和130%)。而當一家上市公司股價連續下跌接近預警線時,質權人會要求相關股東補倉,以避免股價繼續下跌觸及平倉線。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披露股東補充質押的公司中,還有多家上市公司近期連續出現股東補充質押的情況。如九鼎投資從2017年10月10日至今,中江集團在一個多月內5次補充質押。而在今年5月與7月,中江集團分別出現了一次補充質押九鼎投資股份的情形。截至11月20日,中江集團累計質押的股份數量為29163萬股,占其持股總數的比例為92.95%、占九鼎投資總股本比例為67.27%。與此同時,財信發展、麥捷科技、實達集團等公司近期也出現了股東多次補充質押的情況。
在諸多中小市值股票跌跌不休的情況中,為了維護股價,大股東“自救”方式花樣迭出。日前古鼇科技實際控製人祭出了“兜底式增持”大旗,以對衝重要股東擬6個月內“清倉式減持”帶來的股價下行壓力,以及由此帶來的可能的股權質押風險。不過,公司最新公告稱,公司對實際控製人進行了資信情況及股份質押情況等方麵的風險排查,其目前自身資信狀況良好,具備資金償還能力,目前暫未發現其股份質押到期無法償還資金的風險,亦暫未發現可能引發平倉或被強製平倉的風險。
部分個股風險突出
從上述上市公司股東的股權質押情況可以看出,多家上市公司質押比例超出50%。雖然當前A股上市公司整體股權質押風險不大,已成為業內普遍共識,但大股東股權質押背後潛在的股價下跌,引發平倉風險以及質押引起的高杠杆風險等仍需提防,尤其是一些質押市值比例較高的個股,這方麵的風險尤為突出。
財匯金融大數據終端顯示,截至11月17日,參與股權質押的上市公司總數為3387家,占A股總數的98.5%,其中質押股權比例占總股本比例超出50%的公司共計120家。
分析這部分高比例股權質押的上市公司可以發現,中小創個股雖然並不占據絕大多數,但是其中不少中小板公司的整體股權質押比例在70%以上。再結合這部分個股近期的市場走勢,以及麵臨的業績兌現壓力、股份解禁壓力等情況,這部分個股的大股東的股權質押風險較大。
此外,一些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大股東的股份超高比例甚至悉數處於質押狀態,讓人不得不擔心其中的風險。以中路股份為例,三季報資料顯示,公司第一大股東上海中路(集團)有限公司所持的131530734股(占比達40.92%)股份中,131510734股處於質押狀態,質押比例高達99.98%。以樂視網為例,有資料顯示,2013年以來,賈躍亭共辦理34筆股權質押,19筆尚無解除質押信息,涉及13家金融機構及1家“神秘”質權方。據悉,這些融資的質押率普遍在2-4折,若以目前機構給出的調整後價格的估值計算,提供質押的機構或麵臨數十億風險敞口。
業內人士表示,股權質押存在一定風險,特別是大股東高比例進行股權質押,風險更需警惕。在股市下挫行情中,高比例進行股權質押的大股東,可能麵臨爆倉風險,可能影響到上市公司的穩健經營,甚至造成公司控製權易主。事實上,此前已經出現過上市公司大股東股權質押爆倉,引發上市公司控製權震蕩的情況。
上市公司大股東的股權質押風險,容易演化為捆綁全體股東利益的危機。“大股東進行股權質押,是大股東自身的行為。但是,一旦股價快速下跌,上市公司大股東的高比例質押,容易傷害到上市公司,比如停牌、易主等等風險,那此時的股權質押就不僅僅是大股東自己的事情,而是關係到上市公司及全體股東。因此,上市公司及投資者應該密切關注大股東的股權質押行為。”國金證券分析人士表示。
風險防控在路上
為進一步防控股票質押回購業務風險,服務實體經濟定位,規範業務運作,9月8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證券公司參與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風險管理指引(征求意見稿)》,同時滬深交易所對《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及登記結算業務辦法(試行)》進行了修訂,並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興業證券分析師王德倫認為,上述新規引導資金脫虛向實,整體風險可控。其中,限製質押資金用途,強實抑虛。新規引導股票質押資金流向實體經濟,避免融資資金進入二級市場進行股票操作,進而變相加杠杆進入股市的行為。新規對質押率標準基本無影響,根據兩大交易所披露的數據,股份質押率均值明顯低於新規中60%的上限,預期個股的質押受質押率上限的影響較小。同時,新規為股價下跌可能觸及警戒線的股票提供更多補充擔保渠道。
在政策規定之外,不論是股權質押的融出方還是融入方,都在有意為可能出現的風險做準備。中國證券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已經有多家上市公司表示正在建立股東股權質押情況的跟蹤機製,特別是將可能的爆倉風險等作為公司管控風險的重要方向。
而券商等機構也正在管控股權質押業務的可能風險,特別是在今年以來的市場行情下,部分中小盤個股、外延並購式公司,正在麵臨市場自身的篩選。有券商人士表示,公司在上市公司股權質押業務上的風控,今年以來已經加強不少,對於標的的選擇、質押率的控製、平倉線的設置等等,都朝著合法合規並充分管控自身風險的方向發展。
“部門近期也接到了公司關於股權質押業務的新要求,精選標的、控製比率等是其中的關鍵,部分業績堪憂、經營存在風險的公司的股權質押單子將直接被風控管理部門卡死。另外,此前一些上市公司股東在股權質押獲得融資後,多用於二級市場投資和炒作等等,公司近期在客戶的融資意圖調查方麵的要求越來越高,以防止上市公司及其股東的風險擴散。”該券商人士介紹。
(原標題:部分股權質押告急 機構“排雷”在路上)
最後更新:2017-11-22 04: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