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9
搜狐
未來五年能源消費總量將持續小幅增長
1月13日,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舉行2018年度“能源經濟預測與展望研究報告發布會”。根據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的預測,2018-2022年間,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將持續小幅增長,能源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態勢還會持續,清潔能源占比在未來五年會有明顯增長。
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將持續小幅增長
《新時代能源經濟預測與展望》報告執筆人郝宇稱,2018年到2022年,我國煤炭消費占比將會大幅下降,石油消費占比基本穩定,天然氣與其他能源在未來五年預計得到較大發展。在基準情境下,2018-2022年能源消費總量預計維持小幅增長態勢,非化石能源占比在2022年預計達到16.2%以上。
郝宇表示,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產業升級較早,在經曆了幾年的經濟轉型後,未來幾年發展態勢向好,經濟增長動力比較強勁。而京津冀地區特別是河北省因重化工業比重較高,在結構轉型和重視環保的背景下增速可能有所放緩。
《新時代能源經濟預測與展望》報告預計,東、中地區的經濟發展增速較為穩定,未來五年各省能源消費占區域總消費的比重與目前相差不大。東北地區資源型產業和重化工業比重較高,“去產能”政策的不斷深化可能促使地區能源消費進一步降低。西部地區如重慶、貴州等省份經濟發展較快,對能源消費的需求將有較大幅度提高。
2017年12月19日,首先納入發電行業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體係正式啟動,1萬噸標煤的準入門檻使全國碳市場幾乎涵蓋了所有主要火電企業。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國七個試點碳市場累計完成配額交易量逾1.35億噸,達成交易額逾20億元,為全國碳市場的建立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我國碳市場預測與展望》報告認為,全國碳市場短期內雖不會對發電行業產生明顯影響,但長期看將通過倒逼發電行業優化結構、提升效率,促進其低碳發展。
2018年中外油企業績繼續向好可期
2018年,隨著發達國家經濟形勢逐步好轉,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放緩,全球原油需求將不斷上升,石油庫存持續下跌。同時,OPEC與俄羅斯等產油國的限產協議還會繼續,美國產油量預計減幅不大,全球原油供需將處於平衡狀態。
《2018年國際原油價格分析與趨勢預測》報告執筆人趙魯濤認為,2018年國際原油價格保持逐步回升的狀態,預計Br ent、WTI原油均價分別為54-64美元/桶、52-62美元/桶。
趙魯濤表示,非基本麵影響因素的不確定性增加,突發事件將會對油價形成衝擊,短期投資風險加大。受全球經濟的好轉及限產協定的持續,原油市場預期看多,先弱後強,市場趨於樂觀。隨著“特朗普”稅改的實施使得美元走強,對油價形成一定程度的打壓。大國博弈、地緣政治衝突將加大油價的波動風險,重大突發性地緣政治風險出現,則將會在短時間對石油價格形成衝擊,促成油價上漲。
受益於2017年國際油價繼續回暖的影響,石化行業整體業績向好,大部分油企業績超預期增長,國際巨頭埃克森美孚運營表現更為搶眼,股價大幅反彈,已接近2014年國際油價大跌前水平。《2018年石化產業前景預測與展望》報告執筆人呂鑫指出,我國油企未來除穩定業績,提升盈利水平外,在維護股價穩定方麵仍需向國際巨頭看齊,作出更多努力。
呂鑫認為,2018年中外油企業績繼續向好可期,而我國大型油企混改,地方民營煉廠、加油站等眾多中小企業加速整合,進一步提升我國石化行業競爭力更值得期待。
最後更新:2018-01-16 14:4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