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27 返回首頁    go 搜狐


馬雲力薦新版《贏在中國》君智谘詢董事長謝偉山解讀案例成功秘密

  過剩時代,麵臨競爭困境,企業紛紛陷入價格血戰。誰能“贏在中國”?

  10月17日,新版《贏在中國》發布會在京成功舉辦。新版《贏在中國》以王利芬深度采訪企業創始人、高管為主要形式,以企業運用競爭戰略製勝故事為主軸,通過競爭戰略第一人、君智谘詢董事長謝偉山等專家細致解讀,深度剖析了企業轉型升級,贏得了馬雲、柳傳誌、史玉柱、俞敏洪等商界領袖的強烈推薦。

  發布會現場亦雲集了來自商界、學術界、媒體圈等眾多領域大咖。新版《贏在中國》三大案例企業——飛貸金融科技、飛鶴乳業及簡一大理石瓷磚董事長分享了如何運用競爭戰略在行業中脫穎而出。不僅如此,他們的“總參謀長”——競爭戰略第一人、君智谘詢董事長謝偉山亦受邀出席並發表演講,解讀了案例成功秘密——競爭戰略。

  競爭戰略:定位基點在人心

  定位是戰略的起點。當前,隨著管理學知識的普及及科技高速發展,企業生產效率大大提升,大部分需求都能立刻被形形色色的產品和服務滿足,同質化現象頻現,產能嚴重過剩,商業社會已步入大競爭時代,企業的經營重心已轉移到顧客心智。戰略定位基點在顧客心智,“能否贏得顧客選擇”成為決定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

  對此,分眾傳媒董事長江南春表示:“時下,中國商戰核心要素已徹底改變,以往的生產端、渠道端隻是競爭門檻,而最重要的則是消費者心智端,如何讓品牌在顧客的心智階梯中占據最有利位置,讓品牌在顧客腦子裏相對競爭對手成首選,所以真正要打贏的是認知戰。”

  新版《贏在中國》三家“樣板”企業正是分別定位於顧客心智而碩果累累:飛鶴定位於“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順應中國“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認知,攻洋品牌之不可守,2016年躍居國產品牌第一,2017年1-6月高端增長200%;飛貸首創“隨借隨還的手機助貸APP”,解決金融信貸領域顧客申請難、獲批難、用款難、還款難、再借難等5大問題,成為唯一入選沃頓商學院的中國金融案例,超越3000同行,業績增長30倍,用戶增長76倍;簡一開創大理石瓷磚品類,奇襲高端,從產品驅動到品牌驅動,出口62國,高端用戶突破百萬。

  由於心智難以改變這一特點,就產生了一種心理學上稱之為“屏蔽效應”的現象,即所有一旦某個品牌占據一個特性,其他品牌即便做相同的事、提供相同的服務,也會被顧客心智屏蔽。品牌一旦在心智中建立起差異化,競爭對手很難抄襲和複製。

 競爭優勢=認知優勢+運營優勢

  競爭戰略的價值是幫助企業發現並占據競爭機會,建立可持續的競爭優勢。競爭優勢包含認知優勢及運營優勢,認知優勢是指在顧客心智中占據有利位置,而運營優勢是指在運營環節做得比競爭對手更好,兩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成,合力贏得顧客選擇。

  以新版《贏在中國》的首發案例飛貸來說,君智谘詢為飛貸製定了全方位戰略配稱包括:產品迭代升級、鎖定目標客戶、組織變革、大數據風控技術、公關造勢、多維傳播、甄選代言人與信任狀等。這些要素的有機結合為飛貸定位的落地保駕護航。飛貸手機助貸APP成為持牌金融機構與顧客之間的連接者,成為唯一入選美國沃頓商學院的中國金融案例,發揮了中國新銳金融科技的巨大力量。

  競爭戰略由君智谘詢專家團隊融匯貫通西方管理學思想、定位思想、戰略思想,以及東方傳統智慧所創。君智競爭戰略根植於中國文化背景,吸收著儒家文化的養分,加上《孫子兵法》的戰爭智慧指引,融合西方定位工具及戰略構想,古為今用,中西貫通,出奇獨創於上百個企業實踐。競爭戰略並非“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是基於商業環境的變化及競爭動態構建贏得競爭的戰略體係。一直以來,君智谘詢也在根據商業環境、競爭態勢來踐行動態調整所服務企業的競爭戰略,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競爭戰略知識是當下最稀缺的知識,誰率先使用“競爭戰略”這一致勝武器,就能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間”謝偉山如是說。期待新版《贏在中國》啟迪更多奔命於同質化競爭,深陷於價格血戰的企業找到贏得競爭之道;期待更多企業能入選新版《贏在中國》這個極具時代意義的紀錄節目;期待新版《贏在中國》激勵一大批中國企業家們一起砥礪奮進,助力中國經濟崛起,助力中國品牌走向世界。

最後更新:2017-10-18 15:22:04

  上一篇:go 影視劇中的備胎:白敬亭、林更新、胡歌,你最心疼哪個角色?
  下一篇:go 謝娜微博曬照,臉小手浮腫,網友卻在關注地板不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