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92 返回首頁    go 搜狐


國泰君安:未來十年如果不持有股票 你和別人的貧富差距會越來越大

回顧過去幾年,從國內到國外、從資本市場到實體經濟、從單一品類到大類資產,無一不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2014年股市、債市大漲;2015年股市遭遇股災;2016年樓市暴漲;2017年債市大幅調整,大類資產的輪番大幅漲跌,導致金融市場劇烈波動,為防止由此帶來的係統性風險,2017年各項金融監管措施密集出台,不論是靴子落地,還是監管長效機製的開啟,未來陸續出台的各項監管細則,都會對金融業以及資產配置產生深遠影響。

身處變局之中,投資者應如何配置大類資產?圍繞這些市場熱點問題,《華夏時報》記者獨家專訪了國泰君安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覃漢,為投資者帶來最實用的資產配置建議。

《華夏時報》:目前在大類資產中,您最為看好的是哪個品種?

覃漢:傳統意義上來說,大類資產分為債券、股票、現金、商品、地產五類。對於債券市場,中長期來說並不樂觀。原因在於經濟相對平穩的情況下,國家供給側改革持續推進,漲價的現象遲早會從上遊傳遞到中下遊。也就是說全行業的漲價遲早會出現。而債券市場對於通脹更加敏感,2016年的四季度至今,債券市場一直在跌,但是通脹相對都比較溫和。一方麵是因為經濟企穩的預期差在修正,另一方麵是金融去杠杆的持續推進。如果說明後年通脹再大幅上升,就會有新的利空出現。

房地產市場過去十年裏,任意一年買進去都能夠賺錢,但現在事情出現了變化。房地產既有金融屬性又有實物屬性,國家現在對房地產嚴加管控,去除掉房地產的金融屬性,隻保留了實物屬性,沒有金融屬性的房地產到底是漲還是跌?我想至少估值會下降。

今年來看,現金類資產表現並不比其他資產差,貨幣基金規模出現暴漲。平均有4%——5%的無風險收益已經很不錯了,但到了明後年的話,短端收益率可能會下降,雖然央行持續加息,但目前短端的政策利率其實比短端的市場利率要低很多。原因在於目前的短端利率其實是被商業銀行所發行的同業存單利率定價了。同業存單利率高的原因在於今年銀行為了維持負債的穩定,必須不斷滾動發行存單維持負債。但到明年,同業存單一旦納入MPA考核,整個同業存單的發行量就得到相應控製,同業存單利率也會趨於下行,短端利率也會跟著下降,即使央行還在加息,但是隻要幅度有限,現金資產的收益率肯定是要下降的。

商品市場2016、2017連續兩年出現大牛市,未來幾年可能仍然是牛市格局,但是波動會變大。特別是明年上半年,我覺得以黑色係為首的工業品可能會出現明顯下跌。這個時候,商品這一塊做多和做空的意義不會特別大,取舍不重要,交易更重要,對於實體經濟的節奏把握更重要。

股市是我最看好的中長期投資標的。過去十年你如果不買房,你和跟其他人的貧富差距越拉越大,但未來十年你不買股票的話,你跟其他人的貧富差距會進一步拉大。如果中國經濟一直穩定發展,那麼在中國整體GDP超過美國的未來若幹年內,中國股市一定會有很大的上漲空間。

《華夏時報》:目前來看,散戶對A股其實十分悲觀,但您說還是堅定看多,請您談談堅定看多的理由?

覃漢:散戶悲觀的一個原因在於他們買的股票一直在跌,但今年整個中國A股市場結構分化的格局非常明顯。比如上證50滬深300一直在漲,但創業板、中證1000一直在跌。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現在整個市場投資風格跟前幾年明顯不一樣,前幾年經濟基本麵不行,企業盈利都很差,央行不斷放水,這些熱錢為了尋找出路肯定要買股票,去買成長性高的、概念玩得最熘的、估值最性感的。雖然現在經濟基本麵並未出現大幅提升,但大家對經濟悲觀的預期已經逆轉,開始穩中求進,不追求玩概念,而是投身到價值投資。所以按照市場投資風格來切換的話,有業績支撐的公司明年還會漲,沒有業績支撐的公司明年還會跌。

《華夏時報》:但是滬深300和上證50裏麵的績優股已經漲了很多了,它還有可能繼續漲嗎?

覃漢:這就要看它的業績增長能不能跟上市值增長的節奏。如果一家公司的估值提升明顯透支了它未來幾年業績提升的空間,那麼今年漲得最好的這些公司明後年不見得還漲這麼好。近日上交所副總經理徐毅林表示,上交所打造新藍籌市場,就是要把代表新經濟的行業龍頭和代表性企業,吸引到上交所市場來,形成集聚效應,使得廣大投資者能夠分享新藍籌快速成長的發展的紅利。同時我們可以預見,交易所未來新藍籌企業還有很大提升的空間,其中可能會誕生類BAT企業或者獨角獸企業,從而使大家能夠在成長性的公司當中獲得收益。所以我認為明年二線藍籌上漲空間會很大。

《華夏時報》:您覺得下一輪牛市開啟的標誌應該是什麼。

覃漢:我覺得現在牛市已經開啟了,隻是它是一個結構性的行情。2013、2014、2015這三年,其實就是上一輪牛市的初始階段到過渡階段再到主成長階段。其實絕大部分的人並不承認2013年是一個牛市,因為當時大盤在跌,但是2013年確是一個結構性的牛市行情,創業板指數從600點不到一直在漲。現在回頭來看,其實2013年就是上一輪全麵大牛市的起點,創業板漲到一定程度之後行情擴散,就變成了全麵牛市,引爆上一輪牛市的核心因素其實就是無風險收益率下行,但下一輪牛市由什麼因素引爆,我覺得很難說,但是肯定會有一個擴散的過程出現。

《華夏時報》:您認為中國樓市有沒有泡沫?

覃漢:這要看你如何去定義這個泡沫。房地產周期很長,這個周期可能會長到一個人的一生隻經曆兩到三次房地產的漲跌周期,比如你是一個90年出生的人,從你開始記事開始,1997年中國房地產市場進入市場化運營機製,開始有商品房賣了,到現在房地產一直是漲的,但是這並不代表中國的房地產沒有周期性,隻是恰好你所成長這段時間,房地產處於上升期。

但是現在你可以很明顯感覺到,房地產泡沫已經大到引起國家充分的警惕了,國家采取的手段就是將一二線城市、泡沫最大的城市的銷量給強行壓製住,對於三四線城市銷量偏低的位置,政策還是比較友好的。

安德烈。科斯托蘭尼說過一句話,經濟和股市的關係就像主人與狗一樣,狗永遠跑在主人的前麵。但它離開主人有一定距離的時候,又會跑回來找它的主人。這放在房地產市場同樣適用,如果你用十年、二十年的維度去看的話,它依然是圍著主人在轉,但如果你用月度、季度這樣的周期去看,它也可能會大幅偏離。

所以我覺得未來房價應該是跟現在一樣,一線城市是緩慢陰跌的態勢;二線熱點城市有些價值窪地還要漲,但不會普漲;三四線城市經上漲趨勢持續。所以未來全國房地產城市,總體價格應該是震蕩、消化泡沫的過程。

《華夏時報》:不論股市還是樓市,對於監管都十分敏感,為什麼今年的監管出來以後,市場反應會這麼劇烈。

覃漢:因為它之前沒有被預期或者沒有被充分預期。就好像一個突然得了急性病的人,他可能會出現劇烈的並發症,比如咳嗽、發燒、嘔吐等,我認為監管會成為一個長期的利空,就相當於這個人的病已經從急性病演變為慢性病了。如果是慢性病,你是感覺不到它的並發症特別強烈的,但是你的體質肯定比正常人要差。對應到金融監管也是一樣,

開始你沒有預期,而現在你已經習慣在這樣的嚴監管下生存了。而且,影響市場價格的因素很多,比如說經濟、貨幣政策、市場的微觀結構、通脹等,監管隻是一個方麵而已。

監管在中國具有不可預測性,因為整個市場還並不成熟,監管層跟市場也沒有建立一個有效的溝通機製。所以監管政策出來,要不是突發的利好,要不就是突發的利空,市場會很慌亂,導致這個市場暴漲暴跌。但實際上未來隻要監管部門跟市場加強溝通,消除預期差的話,即使細則陸續出台,對市場也不會有特別大的衝擊。

(原標題:國泰君安固收首席:未來十年如果不持有股票 你和別人的貧富差距會越來越大)

最後更新:2017-12-16 17:04:48

  上一篇:go 環保部專項督查京津冀等地供暖:務必保障群眾溫暖過冬
  下一篇:go 煤改氣帶動壁爐銷量暴增2.6倍 產能質量等短板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