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42 返回首頁    go 搜狐


證監會:強化對上市公司年末突擊進行利潤調節行為的監管

證監會發言人表示,上市公司突擊性財務重組等創造利潤,通過人為方式改變利潤等方式不利於市場健康發展,需要從嚴監管。交易所將聚焦上市公司年末調整財務數據行為,證監會將加強監管,發現違法違規行為將從嚴處理。在此證監會重申,上市公司要充分認識披露準確真實財務信息的重要性,健全財務報告內部控製製度。

【延伸閱讀】

A股年終考將至:上市公司利潤調節花招漸多 監管緊盯嚴防風險

年考將至,如何增厚利潤以交出一份滿意的全年“成績單”成為不少公司操心的大事,通過出售資產、利用會計手段等方式進行利潤調節的上市公司數量明顯增多。分析人士指出,上市公司年底突擊調節利潤或為規避退市風險,或為穩定股價,並不都是壞事。不過,隨著利潤調節事件的增多,其中可能伴藏的虛增利潤、業績造假等風險值得警惕。監管部門已注意到這一情況,並從多方麵封堵漏洞以防範潛在風險。

出售資產救急

出售股權、廠房、土地、使用權等資產是上市公司增厚業績的常見手段,尤以一些連年虧損的“披星戴帽”公司為甚。四季度常常是上市公司進行上述動作的高峰期。

*ST沈機日前發布公告稱,擬以1元的價格,將所持子公司中捷機床100%股權、沈陽機床進出口100%股權、沈陽機床加拿大公司100%股權等全部資產、負債出售給控股股東沈陽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通過此次交易,*ST沈機預計在處置年末合並報表層麵確認處置損益合計為9.14億元。*ST沈機前三季度虧損7.82億元。由於2015年和2016年連續虧損,如果*ST沈機今年再度虧損,公司將麵臨被暫停上市的風險,此次資產處置無疑增加了公司今年扭虧為盈的勝算。

*ST萬裏日前發布公告稱,以1.3元/股的價格將持有重慶德能再生資源股份有限公司3500萬股股份轉讓給公司關聯方巨江電源科技有限公司,轉讓金額4550萬元,預計可實現收益約1481萬元。*ST萬裏前三季度實現淨利潤296.5萬元。取得這筆股權轉讓收益後,公司全年實現盈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除ST公司外,另有不少公司在年底也通過出售資產來調節利潤。“上市公司通過出售資產來調節利潤並不鮮見,尤以四季度最多。”深圳某上市公司董秘辦人士表示,通過出售一些虧損、前景不佳的資產,可以改善公司財務狀況,有利於減虧扭虧,對上市公司以及中小股東也不是壞事。不過,這種方式不具備可持續性,公司經營的關鍵還是找到盈利增長點。“通過出售資產來盈利不宜多次使用,會有損上市公司在投資者心中的形象。”

借助會計手段

除資產出售外,通過會計手段實現利潤增厚的情況也不少。例如,國美通訊10月30日發布公告稱,自2017年10月1日起對投資性房地產的後續計量模式進行變更,由成本計量模式變更為公允價值計量模式。變更後,國美通訊前三季度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將增加617萬元。

此外,有的上市公司采用調整計提產品質量保證金、調整計提壞賬準備比例等方式來增厚利潤。深圳某私募人士介紹,資產減值損失既可以用來增厚利潤,也可以用來減少甚至隱藏利潤。一些預計當年無法實現盈利的企業,幹脆大額計提資產減值,為來年實現良好業績做鋪墊。

“對於會計手段,企業選擇的自主性較大,並且可以做到合法、合規。”上海某大型會計師事務所負責人表示,此前通過這種方式進行利潤調節的大多是重資產型上市公司,但現在“用戶群體”有所擴大。“這種調節利潤的方式也不能常用,往往隻是解一時之需。”

監管料進一步加強

“每年都會出現上市公司年底突擊調節利潤的情況,有的是為了規避退市風險,有的是為了穩定股價。”上述私募人士表示,要客觀看待上市公司調節利潤。很多情況下,調節利潤的操作合法、合規,它是上市公司根據自身需要采取的一種策略,對投資者來說也不都是壞事。不過,一些公司通過調節利潤進行業績造假、虛增利潤。投資者對這種情況應擦亮雙眼,進行理性判斷。

對於上市公司調節利潤的不合法、不合規的情況,監管部門保持高度警覺並采取相應措施。以今年被暫停上市的ST烯碳為例,去年12月,公司籌劃轉讓所持全資子公司30%的股權,預計可獲得2.23億元轉讓收益。然而,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母公司在不喪失控製權的情況下部分處置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的,相關差額應當計入所有者權益,而非確認為投資收益。對於公司擬披露明顯不符合會計準則的年報、試圖規避暫停上市的行為,深交所及時采取一係列監管措施,包括連續發出關注函進行問詢,要求中介機構進行說明,並向證監會上報公司重大風險情況。

今年以來,交易所加大了對上市公司業績的審查力度,特別關注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真實性和會計審計情況,嚴防企業年底突擊交易造利潤,防止企業會計差錯對投資者決策造成影響。業內人士表示,相關部門未來將嚴格監管,尤其是關注利用財務造假、利潤操縱來扭虧“摘帽”、規避“戴帽”、規避暫停上市及退市等行為。監管部門將進一步加大對上市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關注和問詢力度,強化風險提示、督促勤勉盡責、保證審計質量。(來源:中國證券報)

最後更新:2017-11-10 16:33:45

  上一篇:go 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官方收盤價報6.6400
  下一篇:go 證監會對博元投資李曉明處以60萬罰款 並終身市場禁入